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布局十年 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2-10-21 14:25:02   浏览:22708次  

导读:上海,自1843年开埠,这枚璀璨的东方之珠,便始终站在全球聚光灯下。 它的魅力来自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这是上海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澎湃活力,千溪万河,汇至穿城而过的黄浦江,最终奔赴大海。 它的魅力来自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

上海,自1843年开埠,这枚璀璨的东方之珠,便始终站在全球聚光灯下。

它的魅力来自“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这是上海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澎湃活力,千溪万河,汇至穿城而过的黄浦江,最终奔赴大海。

它的魅力来自“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这是上海站位的高瞻远瞩和力量源泉,胸怀全局,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它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力量。

《IT时报》推出特别报道《非凡十年上海方案》,探寻十年来始终追求卓越的上海,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故事”。

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元宇宙、绿色低碳……当科技敲开新时代的大门时,上海正从东方走向世界的中心。

布局十年 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图源东方IC

+

布局十年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2015年,交大学子顾捷回上海创立傅利叶,一家智能机器人公司,当时人工智能的概念还未兴起。7年间,傅利叶搬过好几次家,但都没有离开上海张江。7年,O2O、大数据、云计算……不断有新的创业赛道涌出,但顾捷一直认准康复机器人没有动遥

这一年,正值O2O创业汹涌之际,担忧上海再失去一波浪潮的声音不绝于耳。在此之前,很多人将上海没有诞生BAT的原因归咎于上海人保守,不适合喝一杯创业咖啡。

上海不适合创业,但可以创新。创业是解决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创新则是开辟新的疆域。”当时,知名科技评论人魏武挥就对《IT时报》记者分析,上海的“大政府”作风恰好适合做前瞻性的基础研究。

2015年,上海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开始在创新上寻觅新的疆域。

人工智能,是上海坚持的新方向。2022年,上海厚积薄发,出台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部省级地方法规《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简称《条例》),提出把上海市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上海的创新不是BAT的模样,而是用5至7年的实践,形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方案”。

2017年2018年

拿着锤子找钉子,场景孕育AI独角兽

2017年,谷歌Alpha Go继与李世石一战封神后,再次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柯洁,一场人机大战,掀起一波人工智能创业浪潮。

资金热情高涨自不用说,但政府的反应速度是惊人的,201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这是上海人工智能领域首个政策文件。

彼时,一只AI独角兽正在孕育中,商汤科技于2017年落沪。

商汤的崛起是上海AI人才汇聚的缩影。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演那场经典人机对战的1990年,一位名叫汤晓鸥的年轻人,来到当时计算机视觉的最高殿堂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归国后,他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一度被学生们戏称为被人工智能耽误的优秀HR,因为他善于发现人才。在商汤成立之前,他在港中文成立的多媒体实验室MMLab就已经成为中国计算机视觉的“黄埔军校”。

MMLab也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分支,时常被拿来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进行比较。

“场景是人工智能的第四要素,与数据、算力、算法同等重要。”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沈灏认为,应用场景丰富,是上海能够站上人工智能高地的主要原因。

拿着技术找场景,还是拿着场景找技术?这个锤子和钉子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家AI大厂。从近5年的实践来看,沈灏认为,拿着场景找技术是更为稳健的,否则就很难避开资金短缺的风险。

商汤的成长路径,便明显是拿着场景找技术。

2019年,商汤加速布局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汽车四大板块,而且它当时已逐渐靠近C端,例如至今累计17亿台手机预装了商汤的各类AI算法,覆盖主流头部手机厂商。此后,商汤的投资更多倾向于基础设施,如斥资56亿建设亚洲最大的AI基础设施“大装置”,在上海临港建成亚洲最大的AI计算中心之一AIDC。

布局十年 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商汤AIDC

商汤的发展路径,几乎和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路径同频共振。

2018年,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这一年被大多数创业者认为是上海人工智能元年。因为向来务实的上海做了几件大事:引入20个重点人工智能项目,“人工智能22条”筑巢引凤,开放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TB级公共数据库,建立千亿级的产业基金。

布局十年 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然而,上海还做了一件最被忽视的事,就是开放场景,当时预期在未来形成60个深度应用场景。别小看这个数字,由政府牵头去敲门,医院、学校等重点场景的大门才能被敲开。

2017年,初代康复机器人已经成型,对顾捷来说,只差落地场景这临门一脚。就在这时,傅利叶拿到了上海市科委的项目。“绝大多数企业不会追求政府给到一笔资金度过难关,这些立项对我们最大的帮助是进得去应用场景。”对顾捷来说,敲开医院大门,让自家康复机器人落地比拿融资难多了。

布局十年 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傅利叶康复机器人

2018年2020年

以“才”谋人,全国三分之一AI人才收入麾下

2020年,顾磊磊从中国香港博士后毕业,回到上海交大任教,如今已是多个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中坚力量上海交大清源研究院长聘教轨副教授、仿生智能感知实验室负责人、上海浦江实验室双聘青年研究员。

顾磊磊回到上海,离不开伯乐汤晓鸥的指引。汤晓鸥因为一篇论文结识了顾磊磊,当时,范智勇团队在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 “A biomimetic eye with a hemispherical perovskite nanowire array retina” 的论文中,提出了一种 “新型纳米线球形仿生眼” 的概念,这一研究成果被评述为 “过去几十年来仿生眼开发的重要突破”,而论文的第一作者便是顾磊磊。

布局十年 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顾磊磊在实验室中

回上海的决定,不单出于汤晓鸥的引荐,更在于上海是顾磊磊的人生转折点,他出生在不足300人的小山村,在一座小庙改成的小学里上课,三个年级共用一间教室,教室旁就是一个戏台,每年村里唱大戏,他们就会被迫停课。从小山村走到上海,顾磊磊在复旦度过了本科到研究生七年求学生涯。

汤晓鸥重视人才的战略眼光从商汤在各地的选址可见一斑,原则是紧贴高校,商汤前后与上海交大、清华、浙大、港中文都共建实验室。

“人是第一位”。当一隅作为“高地”成为共识时,背后的发展力度和速度是关键,而发展的核心是留住人才。

上海善用政策来“谋人”,创业者们明显感受到上海近年来落户政策的逐渐放宽。2015年,上海发布了“科创22条”,2018年,上海又发布了“人工智能22条”。近年来,上海五大新城又对各类高精尖人才张开臂膀。

布局十年 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坐落于“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

“科创22条”首次提出,获得一定规模投资的创业团队核心人才可直接落户的优惠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人工智能22条”则更聚焦个人,将人工智能人才和核心团队纳入上海市“人才高峰工程”,并以“一人一策”的方式,为人工智能人才在上海的创新创业、工作生活等提供保障措施。

公开数据显示,上海AI人才从2018年10万人增长到2020年18万人,约占全国三分之一。上海头部高校云集,据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观察,每年上海都会输出1至2万的信息化、智能化人才。“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有时甚至一半都是华人面孔。”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王资凯提到。

从谷歌的AlphaGo到蛋白质预测,似乎每一次人工智能浪潮,都开启于基础性研究的颠覆式冲击。

据AIRankings数据显示,以2012年至2022年这10年为长度看人工智能研究所和出版物作者排名,中国排全球第2,上海在全球城市排名中位列第12位。可以看出,不论是中国还是上海,都已在人工智能基础性研究上位列全球第一梯队,不过,还需要补课攀爬。

布局十年 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简单的都做了,剩下的都是难的。”顾磊磊坦言,基础性研发的攀爬需要政府和企业长期投入,虽然自己在仿生眼的研发上已近10年,但要真正落地,可能还需要3年左右。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2018年脱胎于上海交通大学,是由交大、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临港集团、商汤科技共同投资发起的研发机构,它在研发机构、政府、企业间搭起了从关键技术攻坚到成果转化的桥梁。

“只有把算法、算力、芯片、生物制药等都握在自己手里才安全,那就需要放眼5至10年做前沿技术攻关。”王资凯和沈灏都强调,上海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作为三大先导产业,也是为了握住中国长期发展的命脉。

2020年2022年

人工智能“上海方案”,以十几亿撬动几千亿

天上飞着无人机,地上跑着无人零售车,道路两旁的路灯可供充电,随处可见的垃圾桶会自动分类......这番景象在上海浦东张江人工智能岛上真实存在着。

布局十年 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张江人工智能岛

与人工智能岛比邻而居的,还有规划明确的产业园。六年前刘洋创业做骨科术中AR导航,如今他的公司霖晏医疗坐落在张江医疗器械园,七年前创立的傅利叶是它的邻居,坐落在张江机器人谷。

张江是全国的科技高地,上海是全球的科创高地。刘洋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从艺术到医学,从文化到科学,转了一圈回到上海,回到张江,对他而言,最大的吸引力来自于上海的人才和产业链优势。

“我们需要有懂骨科的医生,需要懂AI的技术人员,也需要法务、营销等各类人才,上海汇聚了各类人才。”刘洋团队所做的骨科术中AR导航主要是帮骨科医生降低手术偏移率,目标是降低至千分之一,在经过150例临床实验后,他们已经十分接近这个目标。而传统纯靠医生个人技术在病人脊柱上打钉时,地方医生的误差率在35%,甚至大专家都有10%的误差。

布局十年 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刘洋团队所做的骨科术中AR导航

6年,刘洋团队陆续拿到6个科研项目。这几年,受大环境影响,大多风投项目搁浅,但他们仍旧拿到了地方国资、各类产业资源方近亿元投资,从而可以继续坚持做长期研发。

“做机器人烧钱,没个七八年研发投入出不了好产品。”在2015年至2016年最艰难的初创阶段,傅利叶拿到了张江集团和IDG资本几百万人民币的投资,从而使顾捷能带领团队潜心产品研发,而不必耗费大量时间找资金、办公场所等。

若以2018年为元年,5年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约17亿元,但通过子基金撬动带动了社会资本近500亿元,整个基金体系累计投资企业超过550家。像刘洋、顾捷等创业者,都受益于上海在产业扶持上的大手笔。

5年间,上海的产业链优势也在集聚,在智能芯片领域,上海拥有全国数量最多、技术水平最高的智能芯片创新企业;在算法层面,基本形成了AI算法的全栈技术产业链;在终端领域,通过集聚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代表性产业,形成了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一条从软件到硬件、从底层到应用、从消费端到产业端的AI产业链越来越显露出生机与韧性。

5年间,上海在人工智能治理上担得起“高地”的称号,拿下多个“第一”:出台人工智能领域首部省级地方法规,编制国内首个地方人工智能五年规划,建设国内首个地方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实施国内首个算法创新行动计划等。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介绍《条例》相关情况时表示,近年来,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2018年1340亿元提升到3056亿元,产业人才从2018年10万提升到23万,实现双倍增。《条例》作为国内第一部省级地方性人工智能法规,将为上海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为我国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上海方案”。

以17亿元撬动了3000多亿元的产业规模,人工智能界的“上海方案”是速度和智慧的结晶,这座曾经的“冒险家乐园”,打破了“纽约没有硅谷,上海没有创业精神”的魔咒。

作者/IT时报记者 孙妍

编辑/ 郝俊慧挨踢妹

排版/ 季嘉颖

图片/东方ICAIRankings MMLab 浦东发布 采访对象等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