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深圳:迈向全球科技产业创新高地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2-10-15 12:13:31   浏览:4113次  

导读:潮平海天阔,奋进正当时。 深圳,从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农业县,用了40多年跃升成中国经济中心和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创新,让这座城市不断向上生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

深圳:迈向全球科技产业创新高地

潮平海天阔,奋进正当时。

深圳,从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农业县,用了40多年跃升成中国经济中心和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创新,让这座城市不断向上生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建立并不断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深圳科技创新实现大跨越、取得新突破。

十年来,深圳科技投入力度、强度双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更加显著。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作为47条经验举措之首向全国推广。

今天,深圳正从应用技术创新加速向基础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从跟随模仿式创新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跃升,向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迈进。

不断突破源头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

今年7月,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崖山数据库系统荣获数字中国峰会“十大硬核科技”奖项。

数据库是组织、储存、管理和分析数据的系统,被誉为基础软件“皇冠上的明珠”,也是中国长期以来被严重“卡脖子”的关键技术。

“崖山从核心理论到关键技术均为独立研发,是自主可控的全新数据库系统,功能、性能、环境对标国际数据库领先系统。”深算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经第三方机构开源扫描认证,内核代码自研率为100%。目前已在能源、交通、互联网等多个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以“崖山”为名,意在致敬抵御外敌的先辈,以全自研的技术和系统,破解数据库系统领域“卡脖子”问题,改变世界大数据的发展格局。

以深算院为代表的深圳基础研究机构,正在不断突破源头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肩负起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和责任。

“深圳打造全球标杆创新城市必须要有一流的基础研究能力支撑。”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表示。

深圳已进入加强提升基础研究能力的发展阶段,找准方向,聚焦问题,精准施策,坚定不移加强基础研究。

近年来,深圳不断探索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强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和前瞻布局,率先全国以立法形式固定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并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投入,为基础研究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源头活水。

目前,深圳已建设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2家。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各级各类创新载体超过3140家,5年创新载体数量翻了近两番。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马当先”

近日,比亚迪进军欧洲市场捷报频传比亚迪三款车宣布齐发欧洲;欧洲最大租车公司Sixt宣布订购10万台比亚迪,将首先在德国、法国、英国和荷兰投入使用。

今年上半年,新车销售方面,比亚迪凭借新能源站到了世界舞台的销量榜第14位。即便是增长迅猛的特斯拉也与之落下了8万台的差距,位列第17名。

与豪华品牌硬碰硬的竞争,比亚迪凭的是什么?答案是技术创新。

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20强企业榜单发布,比亚迪以9426项专利位列榜首,比第二、三名的专利数总和还要高,还是其他19强平均专利数的7倍,其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e平台3.0、dmi超级混动技术等,彰显技术创新硬实力。

比亚迪新能源车快速“出圈”海外市场,中国汽车首次真正进入欧洲汽车强国,高价值产品出口占比在快速提升,这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深圳制造强劲竞争力的最新例证。

在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林立,行业龙头众多,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迈瑞等一批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优势,已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已成为新兴技术在全球范围最重要的创新源头之一。而深圳,就是中国高新技术领域的龙头城市。”空中客车(中国)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罗岗说,这是空客把创新中心放在深圳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深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作用,加快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2021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3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加值1.06万亿元,同比增长9%。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045家,约占全国的6%、全省的35%,仅低于北京。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打造“人才特区”集聚国际高端人才

“深圳围绕全面激发创新活力,专注问题、需求、目标导向,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架构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精准化组合型创新政策供给。”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深圳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人才引进、创新资助等方面陆续出台政策。持续向用人主体放权,通过制定高精尖缺人才目录清单、全球悬赏揭榜寻聘、设立人才伯乐奖等方式,营造了便利高效的市场化人才环境。

“我们4个之前都不是深圳人,但都不约而同相聚在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说,他和李泽湘、高文、沈向洋早年就熟识,现在都到深圳发展。最吸引他们的是城市的开放包容、激情有活力、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及国际化,在科研领域也是如此,这是深圳永远的号召力。

这些年,深圳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孕育了众多创新载体,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系统重构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形成了新的人才聚集高峰期。仅2021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4500人,新当选的两院院士4人,新增全职院士20人,目前全职院士总数达到77人;31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达34.6万人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目前,深圳积极建设“国际人才特区”,实施“人才蓄水池”工程,开展靶向清单式引才计划,面向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医疗器械、生物育种等领域实施重大技术攻关团队项目,以“尖兵突围”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今年上半年,全市专利授权量14.48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7120件,均居全国首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4.90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6倍。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闻坤)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