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医学而言,创新必然是医疗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的关键。近一两年,大量促进创新转化的政策出台,加速医疗行业创新进程。
今年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再度为医疗领域和核心驱动力定下基调。在指明“数字化”及“高质量”这一发展方向的同时,屡次提及推动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包括推出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高质量医疗装备、推动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产品进入临床试验,进一步实现智能医疗服务、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等。
可以明显感知到,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而人工智能亦或是数字健康领域则正在迎来新的增量市常不过要想在其中拔得头筹,必然需要以创新为驱动力,持续创新。要如何维持这种创新?并在创新过程中保持竞争力?则是当下人工智能企业必须回答的两大问题。
“数字化”发展方向明晰,
多项政策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医疗人工智能作为我国极具创新实力的产业,不乏政策扶持与业界关注。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通过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带动产业界逐步突破前沿基础理论和算法,研发专用芯片,构建深度学习框架等开源算法平台,以进一步补足我国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中的不足和短板。今年2022年度第三批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北京市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接连揭榜,以筛选出一批具有创新研发实力的企业,推动前沿科技落地。
但要获得国家所给予的专项支持并非易事。企业需通过经济效益、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多方面评估,并满足长期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中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等条件。
在人工智能赛道,数坤科技入选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入选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入选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且进入“科创中国”创新基地,是唯一一家医疗AI企业。此外,数坤科技还成功获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评选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入围单位”,成为名单中唯一一家在智能辅助诊断方向入围两个项目的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和行业对数坤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水平的认可。
在审批获证方面,数坤科技也于今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年一个月内斩获肺结节AI、头颈AI两张三类证。截至目前,数坤科技已经获得4项NMPA三类证、11项NMPA二类证及4项欧盟MDR CE认证,是全球唯一一家在心、脑、胸三个关键治疗领域同时拥有NMPA三类证+CE认证的医疗AI企业。
同时,数坤科技建立了『数字人体』原创技术平台,并基于“数字人体”打造了覆盖人体各部位重大常见疾病辅助诊疗产品组合数字医生,持续对产品进行创新迭代,落地超2000家医院。可见,企业在创新研发、审评获批,以及产品落地上均取得了一定成绩。
此次动脉网与数坤科技CTO郑超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数坤科技为案例,尝试解答在“数字化”发展方向愈为明晰趋势之下,企业如何持续创新,并在创新过程中选对方向两大问题。
(一)以原创AI为『引擎』,深入理解临床场景需求,以平台化布局创造闭环价值
有效且持续创新需要具备两点必备条件:
其一,自主原创的技术内核;
其二,与临床实际需求结合的落地产品及模式。
以数坤科技为例。在自主原创技术内核上,数坤科技建立了专有的、高度融合医学知识和人工智能能力的『数字人体』技术平台,以应对场景复杂、专业性强、精度要求高的医疗场景。并将『数字人体』作为医疗健康『智造』大脑及引擎,取得百余项发明专利。
但技术发力的关键在于是否满足临床需求。医疗AI的发展只有以需求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同时参照临床实际需求进行业务创新拓展,才具有价值与意义。也正是因此,在此之前,企业则必须回答如何真正消除前沿技术与临床需求之间的壁垒,实现二者的真正融合,这一困扰大部分从业者的难题。
郑超认为,在产品创新迭代过程中,与临床结合一直都是医疗AI创新迭代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于企业而言,创新需以能够真正满足中国公共卫生需求为方向,以与临床相结合的形式,打造能够为特定场景提供闭环价值的平台化产品体系。再通过提升技术研发实力、不断打磨产品、合作等形式,实现创新目标,使创新技术能够真正满足临床需求,同时融入到医生筛、诊、治全流程中。
基于这套逻辑,数坤科技打造了一套覆盖疾病筛查、诊断、治疗选择与规划的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组合。将“数字心”、“数字脑”、“数字胸”、“数字腹”、“数字肌骨”等各部位数字医生进行整合,实现影像AI的平台化构想。从患者的人体机能出发,在以整体化的视角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便捷的智慧医疗服务同时,进一步使医院能够在不同医院科室使用人工智能产品,以打破单一科室、单一模态的限制。
“单一的产品是突破口,但产品线必须做宽,打破‘单一’限制。随着未来产品的深度场景化,人工智能企业发力点就在于在特定场景内为使用者提供‘闭环价值’。”郑超补充到。
数坤科技如今更进一步,打造了从『筛查诊断治疗』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心』临床新模式,建立起具有高壁垒的心脑血管疾病解决方案,以覆盖从疾病筛查(钙化积分)、诊断(冠脉CT影像及冠脉MR影像智能诊断),到治疗选择与规划(基于CT影像及DSA的FFR智能评估、斑块分析及冠周脂肪分析)的过程。
与以往需要患者进行多重影像检查不同,以AI为基础的『数字心』模式,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医学影像数据。就心脏而言,通过一次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提供四份评估报告,包括冠脉狭窄、脂肪衰减指数(FAI)、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值及血管斑块评估。这在以往临床上难以实现,因此也是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临床领域带来的最大价值之一。
如今数坤科技继续以院级影像智能化平台为基础,持续占据重大急慢性疾病诊断的入口。同时通过平台化产品,创造健康管理的“闭环价值”。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效率,真正实现个性化、精准化诊断。
此外,在临床验证及科研方面,基于数字人体技术平台的科研平台,则有效提升了医疗科研能力。
郑超对此谈到:“包括结构化表格、半结构化文本、非结构化影像在内的院内医学影像总体量级庞大,占院内整体数据量的 80%。基于全景数字人体视图,可以通过我们的科研平台实现快速结构化数据分析和自动化建模,赋能科研数字化。”
据悉,此前宣武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山肿瘤等医院均与数坤科技开展科研合作,并将成果发表于Nature子刊、欧洲呼吸杂志以及ISMRM磁共振顶刊。
透过数坤科技的战略思路,不难发现对于头部企业而言,必须首先以满足中国公共卫生需求的产品创新研发为导向,深入理解临床需求。在保持单一产品竞争力的同时,通过平台化产品体系,为使用者提供“闭环价值”,开拓下一个蓝海市常
(二)政策指引,智能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8月15日,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称,将围绕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生态,首批支持建设十个示范应用场景。其中智能诊疗场景,将针对常见并慢性并多发病等诊疗需求,基于医疗领域数据库知识库的规模化构建、大规模医疗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智能医疗基础设施,运用人工智能可循证诊疗决策医疗关键技术,建立人工智能赋能医疗服务新模式。重点面向县级医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这一信息传递出两个关键点。一方面,AI已作为基础设施,于各个领域落地,人工智能赛道或将迎来新的增量市常另一方面,解决常见并慢性并多发病等诊疗需求,以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则是人工智能企业锚定创新方向关键。
政策指明了中国医疗卫生需求与医疗AI的发展方向,脱胎于三级医院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需向基层医疗市场开拓,而企业则要在实践中探路。
今年以来,数坤科技不仅应用于云阳县人民医院,赋能医院实现了『千县工程』升级;应用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助力中医诊疗走向精准化;助力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建立肺癌早筛合作基地,打造区域肺癌早筛中心;还与重庆医科大学、联通等校企开展战略合作,拉通产业上下游,建立医疗健康智能生态圈。
目前,数坤科技的人工智能数字医生产品已经在全国超2000家公立医院和近千家体检机构使用,并探索在多场景、多地域,以及特定应用场景下的价值。以其低成本、高成效的方式,提升资源稀缺地区的医疗水平,加强基层医疗诊断效率,进而提升基层医疗诊疗能力与可信度,最终促进分级诊疗发展。
写在最后
在如今“数字化”发展方向已如此明晰的趋势下,人工智能企业必须回答如何持续创新,并在创新过程中选对方向两大问题。毕竟AI医疗赛道最大痛点就在于产品同质化严重。而赛道头部效应的显现,三甲医院等AI影像诊断产品主要应用场景或将在未来快速趋于饱和。届时,AI医疗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将更为艰巨。
因此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应以满足中国公共卫生需求的产品创新研发为导向,避开红海市场,尽快研制出“拳头”产品,打通市常同时开拓覆盖率低,但具有高临床价值的影像诊断产品。
而对于头部企业而言,则需要建立完整生态,筑起“价值闭环”。以平台化产品形式占据重大急慢性疾病诊断入口,为医院场景提供增量价值。同时使企业自身能够盘活现有客户,并在创新产品基础上迅速扩大客户基础,产生经常性收入。此外,还需以政策为导向,探索AI在基层、中医等更多场景的价值。
*封面图片来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