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系投稿,作者为“重庆人在北京”,是一位教育行业从业者。在2022年服贸会期间,本文作者记录下关于本届服贸会的技术亮点以及将之应用于教育场景的可能性,供读者参考。
2022年服贸会上,教育参展企业更多的是展示进校业务中智慧教育的部分。其他展区的新科技、新产品、新方向,或许能为教育行业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01
关于识别
文字识别、图片识别是教育企业运用较多的技术,但对于姿势识别、手势识别、情绪识别,则运用尚少。
京东方展示了一款体感交互屏幕。通过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定位用户的动作和手势。用户在空中做的动作,可在屏幕上进行显示。如在空中画圈,屏幕中可显示。如果说电子白板还需要老师用手触控,那未来的课堂上,老师若能在空中勾画圈点,则更有趣。
宝狮视讯科技展示了一套社会风险情绪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面部表情的识别,来判断对象的情绪情况,可用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管理。如果用在少管所,可更容易识别并预防潜在的冲突。
科大讯飞推出一套智慧体育产品和方案,通过对人的运动姿态、运动过程进行识别,分析其动作规范程度,并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对其动作修正进行建议。应用于体育教育中,在优秀师资缺乏的情况下,可通过此技术,给学生做初步的建议,避免运动损伤。
还有部分体育康复机构、抑郁症筛查机构,通过对人体姿态、表情,配合常规心率、血压等检查,提供诊断建议,虽更偏向医疗领域,但着眼于“让人更幸福”的层面,和教育也是殊途同归。
识别是数据获取的基础,文字识别,图片识别后,对应到数据库,再调取数据库中的内容,展示在用户面前。扫描查词、拍照搜题等教育应用如此。在识别领域,教育企业是否会超越“对静态”“对二维”“对物体”的识别,关注到“对动态”“对三维”“对用户”的观察中来呢?其实,部分技术已经应用在相应产品中,比如部分学习平板提供的“坐姿提醒功能”孩子距离屏幕太近提醒等等。虽然技术难度算不上太高,但确实可解决常见问题。
02
关于空间
移动互联网发展,推进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以拓展教室边界作为亮点,也催生了一些在线教育机构。线上线下融合(OMO)曾是教育领域的热点,但其中互动的缺乏、参与感不及线下一直是未解的难题。
北京润尼尔展示了“虚拟现实功能教室”,在早期VR看电影和玩游戏的基础上,实验仪器做进VR内容中,学生穿戴好VR头盔后,进入虚拟实验室,通过手柄的移动,选择仪器与仪器之间的组装,比如连接电源、电阻、电流测量表。比起nobook,其操作更加直观。
booka乐读展示了其投影绘本产品,将绘本投影到地面或桌面,用户可在投影上点击图标,实现互动。就像小朋友点击有声绘本图标可发出声音一样,在地面的投影上,若触碰到对应图标,可实现发音和动画效果。
东方时尚驾校展示了VR智能驾驶培训模拟器,学员戴上VR眼镜便可进行驾驶实操的模拟训练。
人类文明发展,体现在自身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张,从陆地到天空,从地球到太空。把线上的内容做得更真实,或者直接投射到现实,肉体虽受到物理空间限制,五感和思维却可以借由技术得到延展。
03
关于显示
从720P到4K,清晰度是显示领域不断追求的核心指标。但在教育领域,关注用户比单纯提高科技指标更为重要。
京东方展示了其类纸护眼技术,用于其学习机产品。通过扩大视角显示亮度、对面板进行雾化处理、采用低蓝光硬件等方式,实现护眼。
此外,京东方还展示了其裸眼3D技术,用户站在屏幕特定距离处,可实现裸眼3D效果。
听语灵AR眼镜是一款可实现语音实时转换成文字的眼镜,对于听障人士而言,外部的言语可实时变成文字,显示在眼镜上,达到信息传达的作用。
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到AR/VR,其能承载的信息量大幅提升。人们通过显示的载体获取信息,从目前趋势来看,屏幕将无处不在。而90%的外界信息是由眼睛获取,未来眼睛的负担也将更为沉重。
04
一些思考:教育行业的下一步,或许并不一定来自教育企业
教育是传统的行业,师与生是最关键的角色。科技对于教育,锦上添花大于雪中送炭。服贸会上关于教育领域可能的科技应用,并未流行。一方面是成本高企(如虚拟现实功能实验教室造价近100万),一方面技术尚未成熟(如VR头显仍旧存在眩晕问题)。更核心的是,这些技术的教育应用对教学效果的改善难以与其投入相匹配。大型科技公司,将已有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便开辟一块业务;小而美的教育科技企业,依靠投资或政府支持勉强营生。
教育企业科技创新的原始动力不足,那教育行业的科技未来,最终来自谁呢?总的来说,教育是一个科技应用的行业,而不是一个科技创造的行业。需要的是成型的技术+可靠的应用场景+可行的UE模型。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好的教育,马修老师并非大名鼎鼎,并非才华横溢,他只是拥有一颗为孩子的心,以及遵循了几条基本原则。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科技的参与。
(本文系投稿,作者为“重庆人在北京”。多知网发布此文仅出于传递资讯之目的,不代表同意或否认文章观点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