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8日开启的Win-Win 华为创新周上,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继两年前首次提出5.5G概念之后,正式提出了“全面迈向5.5G时代”的理念。
同样是在本次活动中,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杨超斌发布了5.5G网络能力关键特征万兆体验、千亿连接、以及内生智能。
毫无疑问,5G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基座,使能千行百业的发展。面向未来持续演进,5.5G必然是国民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治理数智化转型的关键。
汪涛指出:“面向2025,我们看到未来多样化、极致化的需求,以及其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和机会。因此我们倡议,与运营商、行业伙伴一起,共同探讨全面迈向5.5G时代,持续产业创新,携手探索发展。”
巧合的是,其后一天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工信部发言人也介绍了今年上半年5G融合应用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
显然,包括政府、产业、客户等在内的各方,都在期待5G的进一步嬗变。从这个角度而言,5.5G来得正是时候。
在5G的落地上,我国虽然不是最早,不过在规模上绝对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存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已建成的5G基站超过了161.5万个,总量占到全球的60%以上。
雄厚的基础,为5G的业务应用插上了炽天之翼,更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充分发展提供了优裕的先决条件。国家“十四五”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到10%。
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与大背景下,5G技术的持续进步与优化,就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刚需。
我们知道,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迈入深水区,AI、机器人等技术也开始全面进入到企业的生产流程……不断喷涌而出的应用需求,对ICT基础设施也提出了鲜明的要求。
汪涛指出,全面迈向5.5G时代,六大特征能力将为数字生活、数字发展创造新价值。
第一,用户体验达到10Gbps。通过引入更为高阶的下一代技术,帮助5.5G、F5.5G实现10Gbps的无处不在,为人类“天涯若比邻”和“身临其境”的需求提供保障。
第二,业务边界超越联接。5.5G时代,从5G时代的联接延展到感知,带来超越传统的新场景和新应用,这也会使得更多此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业务场景成为现实。
第三,多样性计算,使能多样性应用。5.5G时代计算架构需要重新定义,推动多样性计算架构发展,结合芯片工程、全对等互联模式的突破,实现10倍有效算力提升。
第四,以数据为中心,突破存储架构。未来存储立足以数据为中心的软硬件架构,结合多样化数据应用加速引擎,实现10倍存储性能提升。
第五,全栈AI原生,ADN达到L4高度自治。
第六,绿色发展,系统创新提升能效。
汪涛表示,“全面迈向5.5G时代,需要全行业携手前行、通力合作,促标准成熟、助产业繁荣。”
本次活动中,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杨超斌发表了题为“迈向5.5G持续创新,开启5G产业新征程”的主题演讲。
他表示,无论是toC领域亦或是toB方面,它们对网络联接的需求都在快速增加,要求下行速率达到10Gbps的同时,上行速率也要达到1Gbps。
数字社会,网络是关键。如果说5G开启数智社会,那么5.5G就是深化数智转型。在5G加持、5.5G增强的数智社会里,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传输交互成为现实,千亿联接的能力使得千行百业的智能化成为可能。
长期以来,华为和产业伙伴一起在超大带宽、上行频谱重构、ELAA-MM、绿色空口、内生智能等方向持续探索,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万兆体验和千亿联接能力,持续深化数智社会转型。
杨超斌指出,超大带宽+ELAA-MM是实现10Gbps的关键。随着高频段使用中面临的覆盖挑战,ELAA-MM(超大规模天线阵列M-MIMO)成为必选,让用户享受无处不在的10Gbps成为可能。
据悉,当前使用ELAA技术的MetaAAU(3.5GHz/2.6GHz)已经在30+城市规模商用,实现了与C-Band的共覆盖,而毫米波也借助ELAA解决穿透损耗大的挑战,在实现10Gbps峰值体验的同时,在5公里的距离仍可实现Gbps以上的体验。
与通常的应用不同,行业数字化对上行速率的需求远大于下行。对于超大上行需求来说,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存量FDD频谱,另一方面可以定义SUL全上行频谱,通过上下行解耦技术实现多频融合,提供Gbps上行速率。
目前,上下行解耦已经广泛商用部署于煤矿、钢铁等多个场景,满足百路高清回传、全景远控、远程实时质检等1Gbps上行速率需求,而诸如此类的行业应用场景,仍在不断涌现出来。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指出,建设泛在智能的网络连接设施,实现网络、应用、终端向下一代的平滑演进升级。显然,高速、可靠和稳定的网络连接已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石。
杨超斌相信,在未来十年里,以5G为核心的三类技术,即RedCap、NB-IoT、无源物联将支撑超过千亿的联接。
对于以上三类技术,华为早就开始了预研和验证,证实它们完全具备商用能力。以RedCap为例,相比eMBB终端模组,它具备低功耗、低成本等特性,更易形成规模应用。
正如前文所言,无线网络的能力正在从联接扩展到感知,通过提供通信感知一体化的能力,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快进键”。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无线网络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以前不同,无线网络在智能化阶段需要承载更多的智能设备,这就要求它更多地引入智能,从而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业务数据的高速实时传输。
杨超斌表示,内生智能的无线网络将具备实时感知、建模预测、多维决策的能力,以网络智优实现资源按需配置,达到体验与容量最优,以运维智简实现站点自规划自开通自排障,以智能绿色实现性能节能双优,持续深化无线网络智能化转型。
华为在内生智能方面的杀手锏是IntelligentRAN。通过将人工智能的预测能力、数据关联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引入无线网络,IntelligentRAN在多个技术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真正把智能带入到无线的每一个联接。
“未来十年,为了满足千行百业的多样化需求,除了5G现有能力的不断增强,无线网络还需要新增高精度感知、无源物联、智能化等革命性能力。我们希望与全球的产业伙伴携手共进,在保护运营商现有投资的基础上促进5G技术的持续创新,迈向5.5G新时代。”杨超斌在发言的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