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商汤为什么要“死磕”AI 技术?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2-07-04 18:29:12   浏览:11397次  

导读:商汤上海总部(来源:钛媒体App拍摄) 这两天,人工智能(AI)第一股商汤有点火,主要原因是233亿股迎来巨量解禁。 6月30日,商汤科技(商汤-W,0020.HK)迎来首个解禁日。但早上港股开盘前,商汤科技却发布公告称,管理层自愿延长B类股份禁售期至12月29日,...

商汤为什么要“死磕”AI 技术?

商汤上海总部(来源:钛媒体App拍摄)

这两天,“人工智能(AI)第一股”商汤有点火,主要原因是233亿股迎来巨量解禁。

6月30日,商汤科技(商汤-W,0020.HK)迎来首个解禁日。但早上港股开盘前,商汤科技却发布公告称,管理层自愿延长B类股份禁售期至12月29日,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98%,展示管理层对公司长期价值及前景的信心。

“徐立、王晓刚、徐冰及本集团若干管理层成员以本公司为受益人自愿承诺于2022年12月29日前,不会出售本公司于2016年11月1日采纳的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位所涉及的B类股份,及本公司于2016年11月1日采纳的首次公开发售前雇员激励计划(已修订)下已归属的期权获行使所涉及的B类股份。”公告称,商汤创始人汤晓鸥将继续持有A类股份,相当于公司已经发行股份数的20.61%,以及68.2%的投票权。

尽管解禁日第一天(30日)存在波动情况,但从业务来看,AI 技术有长期价值潜力。而四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80亿元的商汤,具备长期竞争优势。

2021年受外部环境影响,科技企业股价表现均有明显波动明显。相对整体而言,商汤上市时股价逆市上涨,已表现出一定韧性。多家投行给予其“跑赢行业”评级或“增持评级”。

商汤早期投资者鼎晖投资董事长吴尚志先生表示:“AI 的发展是全球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人工智能的万亿级赛道正在加速整合与洗牌,将来势必会出现千亿美元市值的龙头企业。商汤作为人工智能的龙头企业,在人才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原创研发、规模化应用等方面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在这场角逐中已然占据先机,有望成为智慧中国智能制造基础设施的核心资产。”

6月20日,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了《2021年中国 AI 软件及应用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下半年,商汤科技在中国计算机视觉领域蝉联排行榜第一,以压倒式的优势超越了一众厂商。商汤科技的市场份额也由2020年下半年的18.4%增值至2021年下半年的22.2%。

此外,商汤SenseCore输出的AI算力规模全球领先;而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2022年中国数字人市场观测报告-里程碑》显示,商汤在数字人领域已成为了中国企业中的领导者,整体竞争力第一。

相较于阿里、腾讯、百度这些流量红利模式的互联网企业,商汤作为一家具备“硬科技”属性的中国公司,砸钱死磕 AI 技术,通过技术投入把业务做深做厚,抵御短期风险,成为中国 AI 领域不可忽视的增长力量。

“AI 第一股”的增长空间在哪儿?

今年以来,在疫情、通胀等承压下,全球 AI 公司的估值普遍回调。

据科技新闻,多位专业投资人士表示,商汤的暴涨暴跌主要归因在流动性因素,而不是基本面因素。早期的股价暴涨,主要是因为流动性过小,机构股东可以控盘,股价很容易被短线交易者影响。

解禁日第一天约有近70%的股份解禁,但预计较多是商汤的早期投资者,他们进入的成本价较低,且可能面临到期或者业绩考核压力。其实早期投资者获利离场是一个正常、短暂的市场行为,也有利于新投资人进场后构建新的底部。

换句话说,商汤长期基本面的向好趋势,并不会因为解禁限售这类事件而改变。

那么,从 AI 技术发展来看,作为“AI 第一股”,商汤的增长空间到底在哪儿?

首先是技术落地的营收增长。

财报显示,2018年-2020年,商汤集团年营收分别达18.53亿元、30.27亿元、34.46亿元,业绩持续稳增。仅2021年,公司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36.4%,毛利率为69.7%;净现金为214.5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4.2亿元。

商汤为什么要“死磕”AI 技术?

商汤SenseCore的商业化模式为客户规模化生产AI模型的商业价值,已开始在服务大型智慧城市及大型车企的案例中得到验证。

以“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福田康明斯发动机生产工厂为例,一辆汽车上的零部件多达上万种,哪怕是同种零部件都有多种型号,且不同的生产工艺会产生不同的缺陷,要想针对每种缺陷检测都实现足够高的精准度,对AI质检方案要求极高。

面对复杂的质检需求,基于商汤AI大装置SenseCore打造的光机电软算一体化的深泉平台,发挥出其丰富模型积累的优势,通过针对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提供多种产品形态,并结合商汤自研AI芯片发挥软硬一体的高效推理优势,实现了整体产线效率的优化。目前,该平台已经在多个工位落地。

商汤的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城市、商业、汽车、生活),均是在SenseCore的支撑下,提供面向各个行业的产品及服务。

从2021年报来看,商汤的智慧城市板块,累计城市数量从2020年末的94个增至140个,包括上海、深圳等,同比增长48.9%;智慧商业板块中,商汤企业方舟平台服务了超900家企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同比增长10.3%,单客户平均收入提高21.3%,典型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京沪高铁、中国电信、软银集团、阿里云等行业龙头;商汤推出的SenseAuto绝影智能汽车平台,2021年底已服务超过40家车企,其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产品累计前装定点数量达2300万台,数量位居行业第一,覆盖未来五年内量产的60多款车型;智慧生活板块,去年搭载商汤AI SDK的手机已累计出货15亿台,累计内嵌于超过200个移动应用程序及手机游戏,为60+商尝博物馆和机场提供虚实融合交互技术。

今年2月,商汤已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综合指数;此前,中金曾发研报称,商汤由于是同股不同权公司,在上市后满6个月和20个交易日后且还满足港股通的纳入标准,则或可获准纳入,预计其纳入时间在今年8月左右。这都说明商汤硬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受认可,将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增量资金流入。

其次是长期的技术投入、人才搭建等资源。

在研发规模上,商汤可以称之为“优等生”,过去四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80亿元,远超同行。

仅2021年,扣除股权激励,商汤研发投入为30.6亿元,占收入比为65.1%。相比互联网巨头6%-20%的研发支出也毫不逊色,占收入比超过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商汤为什么要“死磕”AI 技术?

AI 人才方面,商汤科技也堪称豪华。

自2014年10月以来,商汤一路收编深度学习领域的精兵强将。过去一年,商汤更是大举扩充团队,研发人员数从2020年的2803人增至2021年的4274人,占员工总数的70%。

持续的研发投入,大量的高精人才,进一步升级SenseCore AI大装置研发出了全球参数量最大的计算机视觉模型。

2021年,商汤累计生产并实现商用的AI模型数达34000个,同比增长152%,平均每个研发人员年均生产的商用AI模型数同比增长72%,研发人效显著提高。截至2021年底全球专利资产累计超过11,000件,相较于2020年底增长96%,其中发明专利占比78%。

最后是基于商汤AIDC所释放的场景应用与产业化。

2022年1月,商汤构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简称商汤AIDC)启动运营。

据悉,商汤AIDC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是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的重要算力基座,也是亚洲最大的 AI 计算中心峰值算力高达3740 Petaflops(1 Petaflop等于每秒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同时还是华东地区首个落地运营的超大型 AI 计算中心从而支持该公司在超大规模集群并行训练、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蛋白质折叠研究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实际上,算力、算法、大数据一直是 AI 技术的“三驾马车”,随着IoT设备不断增多,每天执行着上万亿次AI推理操作,那么建立一套 AI 计算中心势在必行,从而让 AI 技术更能够规模化应用以及商业落地。

以医疗健康领域为例,由于智能技术的赋能,大量生命信息的数字化,新药研发的速度将大大加快,过去研发新药需要10至15年,现在很可能变成两三年就能完成一个新药研发周期。

2021年8月,基于商汤智算中心,商汤科技SenseTime公布了以原创AI技术赋能新药研发和精准医学的多项最新重磅研究成,包括深入发掘化合物、蛋白、细胞系和临床大数据中的潜在规律,相关研究进展涉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癌症药物反应、基于病理图像的基因突变预测、和药物重定向等四个方向,实现了 AI 技术的又一革新。

此外,“元宇宙”概念需要强大的基础建设能力,而商汤将成为重要驱动者。6月下旬举行的世界智能大会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立表示,元宇宙带来了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模式以及供给侧的爆发。通过数字链进行元宇宙要素的确权,激发了人们的生产欲望,进而推动整体生产力的大规模爆发。

IDC中国研究总监卢言霞告诉钛媒体App,未来建立包括数据交易市尝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开源数据集在内的数据共享机制,开源以扩展数据量、通过开源社区建设大模型的繁荣生态,以及不断降低训练与推理的成本,并针对针对具体领域的小数据集训练更精细的模型等,均是 AI 技术未来发展路径。

因此,我们看到无论是商汤,还是阿里巴巴、腾讯,都非常重视 AI 技术投入,寻求新的增长空间,帮助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让企业长期保持技术能力。

坚持技术投入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

每一个新技术都有自己的成长周期,如今这纷繁复杂、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下,长期主义更需要战略定力,忽略短期的噪音。

2022年世界智能大会上,徐立展示了一张Gartner 2021年新兴技术成熟曲线(Hype Cycle),显示 AI 软件工程未来2-5年将会大爆发。此外,NFT、数字人、生成式AI等已成为热门技术。

商汤为什么要“死磕”AI 技术?

而商汤早已准备就绪。

卢言霞接受钛媒体App采访时表示,商汤等企业是早期的市场进入者,在过去5-10年里积累了技术优势和市场资源,对产品、市场需求有深刻的理解。

这就是商汤科技在中国计算机视觉领域持续蝉联份额第一的核心原因。

“从业务上看的话,商汤论收入规模确实算 Al 公司里面最大的,这几年的成就也比较突出,在Al行业的地位毋庸置疑。”卢言霞表示。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从要素驱动,转向智能创新驱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到,“2030年中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再次明确,将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强调深化内地与港澳经贸、科创合作关系,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商汤恰逢其时。当中国大力发展 AI 技术的重要时机下,商汤大量投入技术研发,不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化升级,符合科技创新下的时代特征,等待 AI 软件未来规模化生产之时开花结果,成为行业极稀缺的“头雁”。

去年12月28日上市当天,徐立在演讲中表示:“持续的大规模技术投入带来创新,再有商业模式发展,这是一条罕有人走的路。艰难之处在于商业的不确定性。但当我们看到 AI 在诸多行业突破了‘工业红线’的时候,让我们更加坚信技术突破能带来的普惠价值。”

实际上,只有持续性的投入原创性技术研发,才是一家企业的真正长期主义,也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

短短8年时间,商汤成长为亚洲 AI 的领军企业,一次次用技术突破去重新定义场景和模式,去刷新行业、刷新大众对于 AI 的认知。正如徐立所说,商汤始终坚信 AI 技术变革带来增量价值,必将推动普惠和公平的智能时代到来。

商汤科技已经用实践证明,坚持技术投入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商汤 为什么 死磕 技术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5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