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万众瞩目下,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科创板敲钟上市。作为我国大型无人机的领军企业,中航无人机的上市运作,必将深刻影响国内无人机行业运作模式,促进军机民用的井喷式发展。它也无疑会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人们甚至可以期待,它是否成长为一个千亿市值的行业巨头,创造出新的财富神话呢?
铸剑为犁,大型无人机走进民用领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国无人机首次应用到抢险救灾领域,如今凭借响应速度快、空间限制孝救援能力强等优势,无人机在抗击地震、内涝、台风等灾害过程中,已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7月河南暴雨后,翼龙-2大型无人机长途奔袭1200公里,为受灾严重的米河镇,提供了长达8个小时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开创了世界先例。
相比于有人机,无人机上没有驾驶员,无须配备生命保障系统,简化了系统,降低了成本,更适合执行危险性高的任务。大型无人机还可以携带救灾物资执行空投任务。
随着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无人机技术有了质的飞跃,除了在军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方面应用于民用。国内外众多军用无人机制造商开始寻求无人机与各行各业的结合之路。大型无人机在军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在民用领域可发挥无可比拟的优势,呈现出巨大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
在非军事领域方面,无人机在美国被广泛地用于土地管理和野生动物监测等领域。美国的GA-ASI的“捕食者”系列无人机凭借稳定、可靠的近百万飞行小时的表现,与NASA、美国国家林业局、联邦航空管理局进行科研应用合作,至今已有近50万飞行小时的应用飞行。NASA在这一方面走在前列,他们将军方原本用于战场的大型高空无人机改造,用来进行对飓风和热带风暴的监视和研究工作。“捕食者B”通过加装NASA提供的红外传感器等设备吊舱,能够为消防部门提供加州森林火灾大范围、长时间的实时火场信息。“捕食者”系列无人机还北美国国土安全部应用在陆地边防、海上搜救与巡逻以及灾难救援等方面。
此外,美国GA-ASI早在2017年就与日本工业协会、政府、学术团体签署无人系统合作协议,同时推动中长航时无人机在非隔离民用空域运营审批进程。提供在基础设施、基地运维、数据处理等服务。
当前,随着无人机的使用渗透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中小型无人机因尺寸、载荷、航程和留空时间等原因存在着巨大的使用限制,未来对大尺寸、大载重量、航程远、留空时间长的无人机需求日益迫切。
翼龙是中航无人机的核心产品,在军用领域,它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
近年来,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翼龙”-2在应急管理方面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翼龙”-2无人机平台性能先进,系统成熟可靠,挂载能力大、扩展能力好。随着它在应急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的顺利实施,现已能在森林火险隐患巡查、火情侦测及防控、应急通信联通、现场救援指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无人机行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和高回报的产业。此番上市后,中航无人机必将借力资本市场,通过军用无人机改进、改型,探索大型民用无人飞行器应用,从而开启大型民用无人飞机的全新时代。
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拓宽,预计未来十年民用市场的增速将快于军用市场,其中的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超过消费级无人机。
民企抢滩,无人机运营呈现全新模式
随着大型无人机在民用市场的广泛应用,大型无人机的运营维护需求与日俱增。大型无人机运维业务将由航空工业自身保障逐步向一流的具有大型无人机运维资质的民营企业过渡。
天信通航是中航无人机授权的首家可以使用大型军用无人机系统开展非军事商业运营活动的单位,是无人航空产业的新生力量,是时代参与者和标准践行者,也代表重要的军民融合方向。当前,公司以翼龙系列大型无人机运维服务市场占有率也逐年攀升。
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天信通航与中航无人机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我国大型无人机商业化运营发展,参与国家多个部委对大型无人系统的应用筹备工作,在无人机领域积极进行产业合作和技术储备。
2021年9月30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天信通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了《共同建设大型无人机运维平台项目深度合作协议》,标志着翼龙-2无人机系统在民用领域从科研探索迈向商业运营实现重大突破。
央企、国有金融机构、民企三方强强联手,从合作机制、金融机制进行创新,在科研、应急、气象等各个领域共同创造高价值的应用场景,特别是科研院所和相关单位科研挂载试验挂飞商业化定制方面,以全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创新并带动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未来必将迎来广阔前景。
就在登陆资本市场敲钟上市当天下午,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天信通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完成了首架翼龙2民用型飞机下线交付仪式,也标志着我国大型无人机运维开启了全新的商业模式,昭示着大型无人机商业运维的大航海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