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这名上海党代表曾参与神舟、天宫13次发射,为何最难忘的是这次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2-06-26 19:26:23   浏览:8623次  

导读:采访党代表查学雷,加他的微信,一看昵称是 牛死他 ,透着满满的自信;再一看备注是 new star ,原来是向浩瀚星空致意的浪漫。 这份浪漫与傲娇,身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的查学雷受得起。 投身航天事业近30年,他一路问天:从...

这名上海党代表曾参与神舟、天宫13次发射,为何最难忘的是这次

采访党代表查学雷,加他的微信,一看昵称是“牛死他”,透着满满的自信;再一看备注是“new star”,原来是向浩瀚星空致意的浪漫。

这份浪漫与傲娇,身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的查学雷受得起。

投身航天事业近30年,他一路“问天”: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他参与了11艘神舟飞船推进舱的设计;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到天舟一号的项目设计;2016年又转到探月工程,是上海团队的技术总负责人。

疫情期间,查学雷在上海闵行的办公室里搭起一张行军床,与他的航天同事们闭环攻关,投入到嫦娥六号、嫦娥七号的探月工程准备中,工作进度一点儿也没有耽搁。

党代会会场里,查学雷最关心的也是跟科技创新相关的议题,和其他党代表聊着“问天”攻关那些事儿。他说,时常想起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胡杨树,“不死、不倒、不朽”的胡杨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赓续传承、接力奋斗,也引领着他和他的团队在浩瀚宇宙中不懈探索,叩问苍穹。

这名上海党代表曾参与神舟、天宫13次发射,为何最难忘的是这次

查学雷

与中国航天共成长

查学雷从小在阳澄湖畔长大,苏州人。1994年从中科大毕业后,他想在上海找一个跟科研相关的工作,没想到与上海航天八院结了缘,一头扎进与星空为伴的航天事业。

“我很幸运,赶上了中国航天这一轮高速发展,在航天这个岗位做了点事。”查学雷说得轻描淡写,背后却是中国航天发展波澜壮阔的30年。从1992年我国正式宣布开启载人航天工程,到1999年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2003年神舟五号将杨利伟送上太空,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再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成功发射......上海载人航天团队在中国载人航天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查学雷是亲历者和见证者。

这一路摘星揽月,好不壮观。而回过头看,寂寞清苦,亦时有诱惑。查学雷刚工作那几年,载人航天工程项目处于严格保密状态,航天技术人员待遇不高。彼时外企云集,广招人才,航天人正是猎头招纳的重点。优厚开价下,很多人走了,但是查学雷的团队耐住了寂寞,一个都没走。“这就是事业留人。”查学雷感叹。

这名上海党代表曾参与神舟、天宫13次发射,为何最难忘的是这次

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这些“问天”工程,在世人看来神秘又高深,航天专家自带光环。查学雷却卸下“光环”:“我要解释一下,载人航天是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它绝不是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的功劳,而是众人智慧的集成。你看到的任何一个航天工程,是齿轮咬合般的团结协作,背后凝聚着几百家单位,几万人、几十万人的心血与努力。”

他说,在上海航天团队中,无论是指挥、总师还是设计、质量、工艺等各岗位人员,都是这项国家重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平时每个人各司其职,攻坚克难时紧密协作,为同一个目标携手并进,共筑飞天梦想。

质量问题“零容忍”

神舟飞船的发射场在酒泉基地,也是查学雷航天梦启航的地方。每次他在酒泉一待就是3个月。“我数了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加上天宫一号、天宫二号,13次发射我都在现场,累计在酒泉度过900多天,感情很深。

每次到酒泉,查学雷总会去东风烈士陵园凭吊,“那里是酒泉的精神和魂,老一辈从荒凉的戈壁深处开发建设成这样一个现代化东风小城,将载人航天精神和宝贵经验一代代传承下来”。

查学雷是接棒者,亦是传承人,“我的师傅已经退休,如今我站在了队伍的前头,我们这支团队奉守一个目标,那就是追求极致,不留一丝隐患”。

神舟九号即将发射前,推进舱的一个单机发现异常。按规程,应将发生故障的设备运回上海厂房检修,费时可能要4个多月。“发射的时间都是算好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耽搁不起,但要迅速排除这个故障难度很大,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彼时,查学雷已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货运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作为上海航天在现场的技术负责人,查学雷组织开展问题归零,最终决定在酒泉检修、测试,然后飞到北京,转战到上海,再返回酒泉更换关键部件。经三方联动、三天三夜连续工作,最终排除故障,确保了神舟九号飞船在预定的窗口期成功发射。

这名上海党代表曾参与神舟、天宫13次发射,为何最难忘的是这次

“航天事业就是这样,上天产品都是不可维修的,这是‘一锤子买卖’。”查学雷说,载人航天工程的质量管控、产品保证工作非常严苛,只要有一点数据偏差,都要认真分析。一旦出现问题,积累的10年心血、亿万资金就可能泡汤。“所以,我们必须保证质量,坚持零容忍,不容任何差错,不留一丝隐患,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任务圆满成功。”

心中有神圣的使命,肩头有万钧的压力。就是这种对待质量问题的“零容忍”,推动中国航天30年高速发展。从参与神舟一号推进舱的设计开始,一直到神舟十一号,每一艘飞船推进舱的机体和舱内,都倾注了查学雷的心血和智慧,而推进舱每一次结构的变化和每一项技术的改进,他都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而他经受住了考验。

“太空邮差”的领军人

2016年11月,查学雷接到新的任命,调任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这意味着他从载人航天转岗到探月工程。

上海航天也被压了重担,负责嫦娥五号轨道器的设计研制。由他们研制的轨道器,被人们誉为“太空邮差”。它在探月之旅中,架设起一条特殊的太空物流通道,既承担嫦娥五号航天器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往返的运输任务,又负责在太空中精准完成货品的“接收”“装箱”,还要将着陆器挖来的2千克月壤运回地球。

查学雷就是“太空邮差”团队的领军人物,围绕对接的难题,团队做了600多次地面仿真试验;围绕转移难题,进行了700多次地面试验。“因为上天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万无一失。”查学雷说。

2020年9月,嫦娥五号发射前一个多月,发现一个小故障,“这个隐患可能会影响到‘太空邮差’的运转,时间很紧,最后我们下定决心,排除故障,确保万无一失。”查学雷说,时间只剩下一个月功夫,上海团队对这个产品做了加固处理,并在发射场做实验,把这个隐患排除掉了。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在文昌成功发射;三周之后,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查学雷团队的“太空邮差”使命也大功告成。

“很多人问他:经历了那么多次航天发射,最难忘的是哪一次?”查学雷总是这样回答:“第一次!”

这名上海党代表曾参与神舟、天宫13次发射,为何最难忘的是这次

神舟一号发射

那一年他28岁,风华正茂。他清楚地记得,他的师傅带领着他和他的同事,亲手画图纸、亲手组装设备、亲手修器械,最终实现从0到1的突破,神舟一号成功发射。那个“一飞冲天”的发射场景总在他的梦里出现,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如今步入五旬的他,依然和当年一样,从未停止过对浩瀚宇宙的向往与探索,把每一次“问天探月”,都当作“第一次”。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