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执行220千伏方孟I、II线的无人机巡视,无人机自检已完成,准备起飞。”6月6日,在国网山东莱芜供电公司输电智能监控中心内,运维人员在无人机自主巡检平台中一键按下无人机巡检按钮,远程操纵位于数十公里外220千伏方孟I、II线无人机执行对该站及周边线路保供电特巡。
在巡检人员的远程操纵下,部署在方下供电所内的无人机机场的舱门缓缓打开,随后无人机从机场舱内自动起飞,按照运维人员事先规划好的航线,对以方下供电所为中心4公里范围内变电站设备、周边线路及走廊通道进行自主巡视。二十几分钟后,无人机完成了首架次飞行巡检任务后,精准返回机舱。这也标志着莱芜公司无人机巡检已经从最初的人工携行、手动控制、输电为主的“无人机1.0时代”和“人工携行、自主飞行、运检融合的2.0时代”,发展到现在“定点部署、自主飞行、行业拓展”的一键放飞的“无人机3.0时代”。
自2022年以来,莱芜公司输电专业细化落实省公司设备管理体系工作要求,不断深化无人机在电力巡检领域应用,着力提升无人机智能化巡检作业智效,力争实现输、变、配网格化、一体化、精细化、智能化巡检。截至目前,莱芜公司已完成21处无人机机场选址,无人机机场以4公里为覆盖半径,将覆盖莱芜境内500 千伏变电站覆盖率为100%;220千伏变电站覆盖率为90%。覆盖500 千伏及以上物理杆塔 75%,覆盖220 千伏物理杆塔67%。覆盖110千伏物理杆塔80%。覆盖35千伏物理杆塔 34%。覆盖10千伏配电线路56%。
此次应用的无人机巡检系统,为国网山东电力自主研发,旨在进一步提升无人机智能化巡检质效,减少无人机巡检对飞手的需求和降低无人机自主巡检成本。该系统包括无人机、机场本体和后台管控系统,通过三者配合实现网格内设备自主巡检。该设备可完成电力设备红外、可见光图像采集。在常规白天巡检作业基础上,也可进行夜间红外图像自主巡检采集作业。
据线路运维人员介绍,无人机机场的投运可以大大提高巡视效率,以无人机机场为中心半径4公里的巡检范围为例,原本作业人员为巡视该片区从车间赶到现场来回需要花费1个多小时的时间,使用无人机机场以后实现了远程异地的实时作业,原本人工无人机巡视周期可长达1-3个月,使用无人机机场后,巡视周期缩短为1-7天,且无人机机场结合RTK和视觉精降完美支撑了无人机夜间红外巡视和降落需求,真正实现了7×24小时全时空巡视。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左丰岐 通讯员 刘文华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