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林姿辰 每经编辑:杨夏
今日(5月11日)上午,创新工场医疗科技趋势分享会在线上举行。会上,作为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发表了自己对AI+Science(AI+科学交叉)在医疗领域的展望。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博士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业内公认,AI技术的三大基石是算法、算力和数据,李开复认为数据尤其重要,其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等方面取得的应用成果,已经证明了大量数据带给行业发展的巨大机会。
从AI发展的角度看,10多年前,第一批AI创业公司中的旷视科技在视觉方面寻到落地场景,科大讯飞则是用语音语言来寻找AI技术落地场景。
第二波的AI创业公司多在某一个商业应用里创造价值,例如很多无人驾驶公司针对交通、制造领域来应用AI技术,并逐渐成为行业的独角兽。
展望未来,李开复认为用AI+科学交叉(AI+Science)将是该技术运用的第三波大浪潮。
过去10年,在以医疗领域为代表的科学领域,收集海量脱敏数据已经“遍地开花”,而无论是可穿戴设备,病理科、放射科,还是PCR到NGS等基因检测新技术,都在产生海量新数据。
而在新药发明领域,无论临床试验结果失败或成功,都在产生巨大的数据。
因此,不同于4年前AI尚未在科学研究中大规模应用,AI+Science的“天时、地利、人和”已经成熟。李开复认为,在科技交叉越来越频繁的当下,在AI和自动化等“数字基建”技术的赋能下,医疗科技赛道将进入一个“医疗+X”的时代,“这是一件必然的事情,而且其加速非常快。
以创新工场投资的项目举例,在制药方面,医疗技术公司Insilico Medicine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发现了7个临床前候选新药,其中进展最快的管线已经进入临床实验,用于治疗肺部纤维化。
而在大分子制药领域,其研发空间比小分子制药更加广阔。AI可以借助海量数据验证各种不同的理论,为研发提供实践基矗
“对于以后的生物科学家、化学科学家、制药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可能就更像是一个AI scientist(AI科学家),他可以用一套软件写一些代码控制机器人,然后科学家就可以把他的时间全部花在想新的点子,而机器人是辅助科学家们加速研发新药物的进程。”李开复说。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