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市场规模变化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2-04-01 09:22:26   浏览:12282次  

导读:2016年3月,AlphaGo以4:1战胜韩国围棋手李世石,一举震惊了世界,人工智能一下就引爆了整个世界。如今,从智能医院和智慧城市到无人商店和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6年AlphaGo战胜韩国围棋手李世石 那么,当我们谈论...

2016年3月,AlphaGo以4:1战胜韩国围棋手李世石,一举震惊了世界,人工智能一下就引爆了整个世界。如今,从智能医院和智慧城市到无人商店和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市场规模变化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

▲2016年AlphaGo战胜韩国围棋手李世石

那么,当我们谈论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呢?

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市场规模变化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工智能(AI)是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产业加速发展抢占战略高地。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格局之下,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改革正在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并列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国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关键支撑。政策助推下,产业有望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市场规模变化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

▲人工智能成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从技术角度出发,AI处于关键突破阶段。以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经历了萌芽期和期望膨胀期后,已逐步渡过了泡沫破裂的低谷期,伴随GPT-3等超大训练模型的出世,AI技术带来的红利远未见顶,未来十年将是“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阶段,AI赛道具备典型的大空间、长赛道特点,有望持续受益。

一、产业简介

1. AI产业深度融合 行业迎来新机遇

当前中国AI产业进入融合发展阶段,2017至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均提及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20年,人工智能更是与5G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一起被列入新基建范围。2021年,中国AI产业进入深度融合发展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市场规模变化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

2. AI与各类技术融合应用 成为数字经济底座

当前我国正处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过渡阶段。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核心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我国在AI芯片、知识图谱、脑机接口等领域开始逐步突破。

伴随AI的场景应用不断丰富深化,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复杂场景下的智能化需求,AI开始向横向和纵向延伸,以开放平台为载体,与5G、物联网、区块链、边缘计算等技术集成融合,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产品和服务(即AIaaS)。

人工智能与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并列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国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关键支撑,赋能传统行业完成智能化转型。

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市场规模变化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

3. 后疫情时代 AI产业加速落地铺开

当前我国近80%的人工智能企业分布在应用层,其中泛安防、企业服务和机器人最为热门。

人工智能在抗疫关键战役中起到巨大作用,AI测温、AI排查、疫情监控平台、医院消毒机器人等在各地加速普及;后疫情时代,AI亦有效助力复工,居民对人工智能的乐观态度从疫情前的70%水平提升至90%水平,汽车、大健康、教育等应用场景的渗透率大幅提升。

总体来讲,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上游寻求突破,中游龙头企业试水,下游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

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市场规模变化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

二、中美竞争格局

中美两国领跑人工智能行业,中国的发展和政府策略指标世界排名第一。海外专业调研机构Tortoise Intelligence发布AI指数,对世界各国人工智能进行排名,衡量指标包括研究、编程平台、投资和政府支出等150个指标。AI综合排名前十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新加坡、韩国、日本和爱尔兰。

中国有两项指标位居首位,分别为发展指标和政府策略指标。发展指标方面,2019年每十项AI专利就有7项在中国申请。政府策略指标方面,中国在人工智能行业投入的公共资金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1.5倍。

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市场规模变化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

1. 基础层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基础层存在短板,但近期曙光初现。受限于创新难度大、技术和资金壁垒高的特点,我国基础层的发展时间较短,在底层技术和基础理论领域积累不足,尚缺乏标志性研究成果,长期以来受制于欧美日韩等AI国际巨头。

美国人工智能大型厂商综合布局AI产业链,芯片、传感器、云计算等均有对应领域的绝对龙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布局侧重应用层和技术层,基础层企业占比最少,仅占人工智能企业的2.8%,且多为传统互联网巨头。

近年来,伴随华为海思、地平线、寒武纪等“国产之光”出现,我国在基础层已有初步突破,呈现快速追赶的良好发展态势。

云计算领域,中国企业入局云计算数据中心,国外科技巨头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云计算不仅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计算平台,也是人工智能集成到众多应用中的便捷途径。中国企业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纷纷布局了云计算数据中心,但服务器化、SDN、开发语言等核心技术仍掌握在亚马逊、微软等国外科技巨头中。

从竞争格局来看,国外科技巨头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亚马逊、微软、谷歌组成的CR3占比达到60%,此外,以阿里云为代表的国产云计算厂商开始崛起,份额稳步扩张。

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市场规模变化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

2. 技术层

技术层为整体产业链提供通用AI技术能力,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上限的核心。

技术层包括底层算法理论(主要基于机器学习)、开发平台(开源框架)和应用技术(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相比较绝大多数上游和下游企业聚焦于某一细分领域,技术层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展较为容易,也吸引了大批核心玩家纷纷布局。当前国内开源算法框架等技术和生态链尚不成熟,但在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等应用技术领域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综合来看,中美技术层的差距不如基础层明显。

在应用技术的部分领域,中国实力与欧美比肩。

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是三大主要技术方向,也是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三大商业化技术领域。

受益于互联网产业发达,积累大量用户数据,国内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领先全球。自然语言处理当前市场竞争尚未成型,虽然中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中文存在大量一词多义、同音异义、笔画复杂的情况,但百度的能力已后来居上,被认为超越谷歌和微软。

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市场规模变化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

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市场规模变化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

3. AI与各类技术融合应用 成为数字经济底座

中国侧重应用层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潜力大。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产业商业落地期较早,以谷歌、亚马逊等企业为首的科技巨头注重打造于从芯片、操作系统到应用技术研发再到细分场景运用的垂直生态,市场整体发展相对成熟;而应用层是我国人工智能市场最为活跃的领域,其市场规模和企业数量也在国内AI分布层级占比最大。

据统计,2019年国内77%的人工智能企业分布在应用层。得益于广阔市场空间以及大规模的用户基础,中国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且在产业化应用上已有部分企业居于世界前列。例如,中国AI+安防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引领全球产业发展,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分别占据全球智能安防企业的第一名和第四名。

三、人工智能产业链

根据撼地研究院梳理,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链包含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大环节。基础层是AI产业的根基,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及算力支撑;技术层是AI产业的核心,以模拟人的智能相关特征为出发点,构建技术路径;应用层是AI产业的延伸,面向特定场景需求形成软硬件产品或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市场规模变化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

四、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中国“芯”快速导入。近年来,为解决芯片“卡脖子”问题,国家相继颁布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带动国内人工智能芯片迅猛发展。

在技术取得突破后,国产芯片正式步入爆发期,根据艾媒数据,预计2021年我国AI芯片市场规模实现翻倍,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2018-2023年预计CAGR超过80%.

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市场规模变化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