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个多月时间,踏着旧年历的尾巴,2021年12月30日,商汤科技IPO的靴子终于落了地。
成功挂牌香港联交所,代码为00020.HK的商汤科技,也让“AI第一股”实至名归。同时被热议的,还有其股价走势,不但直接击穿了“上市即破发”的预言,商汤科技上市首日盘中股价最高涨幅达22.08%,当天以7.27%的涨幅收盘。
待到港股2021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商汤科技更是连涨,又以33.17%的涨幅,报5.55港元/股收盘,总市值高超1830亿港元。
北京时间2022年1月4日,港股开盘后,商汤科技曾一度涨幅超20%。
要知道,港股新股市场数月里走势低迷,而商汤科技这只新股能在“破发潮”中成功突围,还成为一众科技股中“高歌猛进”的那个,如此的风向标,不仅表明了资本市场对商汤科技的肯定态度,更为当下整个AI行业带去了信心,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会有更多硬科技企业,在国内科创板A股或港股上市。
“一条罕有人走的路”
一只靴子落地,还待临门一脚时,商汤科技公布定价日当天遭到美国新一轮“黑名单”打压。
突遭波折下,商汤科技面对科技霸权没有退后,反倒是在这股制裁中证明了自身的技术价值,吸引到了更多内地及香港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的青睐,顺利完成了IPO。
能够打赢这场政治风险下的硬仗,与商汤科技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里的特征属性脱不开关系。商汤是生于中国香港、长于内地,面向全球化发展的超级AI独角兽,选择进入香港这一国际资本市场,也无形中影响着香港金融主权和科技主权的争夺。
实际上,之于商汤科技而言,不只是冲刺上市的过程波折,这家从“实验室”诞生,如今已然是一只AI巨兽的企业,走过的却是“一条罕有人走的路”。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立在“云敲钟”仪式上,如此回溯发展之路,“先有持续的大规模技术投入带来创新,再有商业模式发展。”谈及这条路行得艰难,徐立认为最关键在于“商业的不确定性”。
这是外界对包括商汤科技在内的AI产业一致的担忧。
不过,现在商汤科技正在靠自己的努力扭转着外界的认知。从2018年到2020年,商汤分别实现营收18.5亿元、30.3亿元、34.5亿元,逐年稳步增长;2021年上半年,商汤营收为16.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1.8%。营收增加的情况下,净亏损在不断收窄。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显示,此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60%将用于投入研发。
技术突破至赋能千行百业
“在研发上的长期重投入,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算力平台的布局和我们的使命是密切相关的。”徐立一句话道出了,商汤科技在技术创新方向上所秉承的长期主义。
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汤晓鸥于2014年创立商汤科技,至今不仅让徐立等技术人与之共进,更吸引及培养着更多人工智能人才。
商汤的行业领先地位、前沿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以及对从事最先进人工智能研究的长期承诺,使商汤能够吸引及培养顶级的人工智能人才,旗下拥有40名教授,5000多名员工,其中约三分之二为科学家及工程师,包括250余名博士及博士候选人。
人才聚集,为的便是投入原创,这从商汤科技所取得的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成果中能窥见一二。除却商汤开发出了面向商业、城市、生活、汽车等多场景的智慧开放平台,它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更使人工智能模型的工业级量产成为可能。
招股书显示,在SenseCore赋能人工智能模型生产的全流程中,相较于行业需耗时数周,商汤的研发及工程团队可以将开发时长缩短至数小时。这也被视为商汤科技未来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矗
据悉,目前商汤正在建设的上海临港人工智能智算中心(AIDC),这一超算中心将于2022年初完成建设,将成为亚洲最大的超算中心之一,算力将达到每秒3.74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不只是深度学习平台、超算中心,作为硬科技的代表,商汤还在AI芯片方面展开创新,推出了人工智能专用芯片STPU,在与商汤的人工智能模型适配下,可以进一步加快推理运算并降低部署成本。
长期思维下,商汤科技在硬科技方向上的持续投入、不断创新,引领中国的原始创新技术形成突破,树立护城河的同时,“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在诸多行业突破了’工业红线’的时候,让我们更加坚信技术突破能带来的普惠价值。”徐立如是说到。
历经7年沉淀,商汤科技能成长为亚洲人工智能的领军企业,得益于它用技术突破去重新定义了场景和模式。
截至2021年6月30日,商汤打造的方舟城市开放平台已经服务了119个城市,连接了超过100个物联网设备。
“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徐立在敲钟仪式上如是阐释出,商汤科技的AI能力在演进过程中,将推动着人工智能技术走向规模化,深入助力产业融合,赋能千行百业,通过重塑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让每个人真实感受到AI的普惠价值。
行业需求一剂“强心针”
身处中国的人工智能赛道中,商汤科技从饱含学术研究及技术创新基因的团队,到业务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了商业、城市、生活及汽车四大板块,正如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商汤科技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供应商,以11%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视觉软件提供商,加之上文提及的其在基础设施、大型算力等研发投入及研发效率,综合来看,商汤科技的增长性不言而喻。
尤其是自2021年开始,硬科技属性的商汤科技,和其所代表的技术先行者,不但打造着AI智慧化的技术基座,还在积极赋能百业,实现数字化升级。综观整个人工智能产业市场,对于后续其他AI企业而言,商汤科技的IPO过程无疑是一本历史教科书。
一位人工智能产业观察人士看到,除了依图科技主动申请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旷视科技转战科创板冲刺IPO,云从科技也在努力冲线上市。
商汤科技率先成功上市,在前述产业观察人士看来,一定程度上提振了香港市场的投资氛围。另外,未来包括人工智能企业等硬科技公司会将港股、科创板、北交所变成主战常
换句话理解,商汤科技赴港上市,也是一个持续教育市场的过程,让市场认知其所代表的中国硬科技企业,不仅肩负着技术创新的突围,又要在产融发展的大潮中凸显价值,更得符合国家当前的战略大方向。
即便在突发状况后重启招股,商汤科技吸引的基石投资规模较早前,直接提升至5.1亿美元,且投资者阵容不容小觑,9名基石投资者分别为中国诚通旗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徐汇资本、国盛集团、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上汽集团、国泰君安、香港科技园、希玛眼科、泰州文旅。
投资人的压码支持,充分显示出深耕技术原创多年,聚集多方技术人才的商汤科技,其被当下时代与产业发展所赋予的价值更高。
相较于上一波过往10年至20年的互联网企业来说,2021年仿佛如一个分水岭,分水岭之下便是硬科技和新生产力的又一关键期。这一阶段,数字技术跟实体经济的融合趋势会更为显著。
作为一家针对硬科技、潜心做原创技术和AI基础设施的企业,商汤科技不单单是为变革中的资本市场所需的优质上市项目,在国家提升科技竞争实力方面,它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商汤科技为代表AI企业,要去解决的是,一个真正关乎国家未来5年或10年发展的硬科技实力的问题,即又一个“卡脖子”的关键问题。
在这一远景目标下,IPO不过是商汤科技接触市场的第一步,在其扎实的平台化打法下,未来有更多可能值得憧憬。在上市致辞中,徐立不时表达着对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信心。“今天人工智能已作为一种通用技术,成为时代的基础设施。”他强调,借助AI算力大装置和大数据技术突破,人工智能正加速拓展人类对广袤世界的认知边界。
文/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