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智加科技刘立: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不会一蹴而就|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12-26 18:12:24   浏览:7304次  

导读:2021年12月10日,由雷峰网 新智驾主办的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在深圳正式召开。 这一次,雷峰网新智驾以「智能驾驶鏖战时刻 」为主题,将话筒递给业内 19 家标杆企业,辐射 13 大技术/场景,覆盖智能驾驶算法、芯片、感知、落地等多个维度,每个领域只...

2021年12月10日,由雷峰网& 新智驾主办的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在深圳正式召开。

这一次,雷峰网新智驾以「智能驾驶鏖战时刻 」为主题,将话筒递给业内 19 家标杆企业,辐射 13 大技术/场景,覆盖智能驾驶算法、芯片、感知、落地等多个维度,每个领域只筛选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企业。

遵循“基础理论技术创新”和“行业解决方案落地”两项黄金标准,演讲嘉宾向行业分享他们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回顾、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以及行之有效的模式的分享。

峰会之上,智加科技商务副总裁刘立博士带来了题为《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智加路径”》的精彩演讲。

作为主攻干线物流场景的智能驾驶企业,智加认为,全自动无人驾驶将会为物流运输带来颠覆性的革命,借助无人驾驶技术,企业能提高自身的资产利用率、降低车队运营成本、节能减排以及提升驾驶安全,智能驾驶在干线物流行业的商业化前景潜力和社会效益都是巨大的。

但无人驾驶商业化的落地不会一蹴而就,而是渐进的过程,这一方面需要几十亿里程数据积累的迭代优化来不断完善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量产的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的商业化应用中,为终端客户带来价值。

那干线物流自动驾驶车辆的商业化落地还有多远?刘立认为,这一进程已经开始。截至目前,智加科技已实现自动驾驶系统PlusDrive的量产,搭载系统的一汽解放智能重卡也已经在实际道路上开始进行商业化运营。

根据介绍,2021年底,由智加科技携手挚途科技,助力一汽解放打造的智能重卡J7超级卡车已经小批量量产,智加科技已经完成了包括从苏州到敦煌往返自动驾驶长途测试的车辆验证,另外,智加科技还完成了全球首次高速公路上满载重卡纯无人驾驶展示。

“从技术角度讲,我们预计在2024年后,智加科技就可以实现L4级无人驾驶车辆在限定条件下的干线物流领域的应用。”刘立表示。

以下是刘立演讲全文,雷峰网新智驾做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自动驾驶在干线物流的应用,以及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智加路径”。

智加科技2016年创立于美国硅谷,目前在硅谷、上海、北京、苏州都有研发中心。公司的愿景是让交通更安全,让运输更便利。自研基于L4的全栈自动驾驶系统PlusDrive,我们致力于干线物流的自动驾驶,并让长途卡车运输更安全、更经济、更环保。关键词有两个:自动驾驶、干线物流,这是我们的专注。

汽车已经差不多有140年的历史,整个发展过程有几个革命性的变革。

如今,我们正在迈进智能革命时代,对汽车来说主要体现在自动驾驶上,机器将使人类的掌控能力进一步延伸,更大大地扩展了人类的智能,甚至把人类解放出来。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技术和相关产业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并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链的不断成熟和快速发展,客观上也大大地推动了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

智能驾驶的金三角是硬件、数据和软件,硬件本身成本的降低、性能的不断增强、计算单元更高算力的提升,无疑对自动驾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化落地有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基于AI的软件算法及海量里程数据的不断迭代优化让车辆更安全更可靠。

我们考虑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时,有几个要素需要考量:第一市场规模;第二技术的成熟度;第三政府法规的约束。同时也要看给终端客户带来哪些价值或能帮助解决哪些痛点。

从市场的规模上来看,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公路运输市场规模是巨大的。在国内,我们现在的重卡保有量大概800万辆,高速公路的里程是16万公里,其中重卡很大比例都在跑干线物流。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市场规模差不多三万多亿。

美国市场规模跟中国也差不多,美国大概是10万公里的高速公路,重卡保有量350万,市场规模也是万亿级的。所以从市场规模来看,干线物流的市场规模和潜在商业化的前景都是巨大的。这就是为什么智加科技要专注在干线物流自动驾驶的原因之一。

除了市场规模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商业化,还有智能驾驶技术在商业化落地这块能够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也就是说给终端的物流车队、物流公司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或者能帮助他们解决什么样的痛点。

道路安全和运营成本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物流车队和物流公司很大的痛点。

交通安全层面,9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如果能够实现自动驾驶,或者说自动驾驶渗透率程度足够高的话,它会对交通事故减少和甚至避免会有巨大的改善,这对终端客户和整个社会来讲价值是巨大的。

第二,燃油和人力成本在整个运营成本上大体上占了三分之二的规模,就是60%以上,而智加科技目前通过在美国和中国的几十万公里的实际道路验测,已经验证了自动驾驶至少能提升燃油效率10%以上,这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随着驾驶级别的不断提升,双驾可以变为单驾,甚至没有司机,效率整体上会实现38%的大提升,这将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同时因为自动驾驶的实现,我们整个重卡的运营时间可以从大概平均每天11小时,发展到几乎可以实现24小时每周7天的运作方式,从运营效率上、资产应用上也有大的提升。

大家也在问: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还有多远?我们的回答是已经不远了,甚至现在已经开始了。

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落地不会一蹴而就的,我们认为它是渐进的过程,智加科技以无人驾驶作为最终目标,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几十亿里程数据积累的迭代优化,来不断地完善和改善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在渐进的过程中,通过量产的车辆在实际道路的商业化应用过程中给终端客户和社会带来价值。

智加科技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智能驾驶系统的量产,也已经在实际道路上开始了试运营,并且在商业化运作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目前,因为法规和政策的要求,我们还需要安全员坐在车子里监督,但客观上它带来的价值至少有10%的燃油效率提升,还有提升了司机的利用率。另外对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大幅提升。

2021年,搭载PlusDrive自动驾驶系统的一汽解放智能重卡J7超级卡车已经小批量量产,总体的硬件配件方面,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驾驶员的监控系统等等,这是外部设置,内部我们还有很多的计算单元、其它的软件等。

智加科技刘立: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不会一蹴而就|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

总体来看,对重卡来讲,车辆的主体结构和车辆的外观都没有改变。另外所有的软件和硬件都要达到车规级要求。相较于一般的消费品,车规级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我举个例子,在满足车规级的硬件要求方面,在高低温的要求情况下,车规级一般是-40到85度的要求,而一般的日常消费品的要求可能在0到50度。

而要实现工程化,最后完成量产,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任务也非常艰巨,因为它这个过程要经历很复杂的测试验证,包括对高低温、震动和冲击、耐久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测试验证等,这对最终实现的量产车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里想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认为引以为自豪的一段验证的经历,搭载我们PlusDrive并且满载的一汽解放J7智能重卡,由安全员监督,完成了从苏州到敦煌往返的6500公里的自动驾驶长途测试。其中我们经历了平原、高原、山地、戈壁等不同的地貌,其中最大温差达到30度、海拔差达到3600米、最长的隧道达到10公里左右,也就是把几乎所有极限的环境、地貌都经历过了,并且自动驾驶比例达到了96%。

当然我们还要和终端的客户和物流车队,一起实现在实际道路上的商业化运营,才能真正地把自动驾驶的价值体现出来。

为此,我们和荣庆联合打造了中国首条量产智能重卡的运营专线,连通长三角、京津冀和济南商业圈等三大经济圈,我们核心的指标能够实现自动驾驶比例达到90%以上,充分地把自动驾驶的价值体现了出来。另外我们还实际验证到,自动驾驶模式使得省油确实达到10%以上,同时在司机驾驶舒适性、道路安全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另外我们也完成了全球首次在高速公路上满载重卡的无人驾驶展示。五峰山的过江道路是中国首条通车的未来智慧高速公路,全长35.8公里,位于长三角经济中心核心地段,其中有过道、弯道、桥梁。这段视频展示了智加完成全球首次在高速公路上展示满载重卡的纯无人驾驶并且与社会车辆混行。

我们也经常被问到,智加科技在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图是什么。

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PlusDrive的量产,它基本能实现在高速公路主路的自动驾驶功能。当然因为有法规要求,我们现在还是有安全员坐在驾驶室里,但是它的功能现在是可以实现这样的过程。

第二阶段,在未来一两年时间,我们计划实现从收费站到收费站的过程,中间包括上下匝道等,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更新里边的相应感知系统硬件软件及计算单元等。

从技术角度讲,我们预计2024年后,如果政策法规或者其它环境的允许,智加科技就可以实现在限定条件下的L4无人驾驶。

最后,智加科技则计划实现从仓到仓的无人驾驶运输,包括上下匝道、收费站。这是智加科技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高速公路或者干线物流无人驾驶的技术路线图。

往期「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文章

澳门大学须成忠:「保守」无法推动智能驾驶行业进步 | 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

2021-12-15

Innoviz 中国区总经理苏淑萍:激光雷达于智能驾驶车辆是工具,而非用来「炫富」

2021-12-16

美团夏华夏:「无人配送」,技术难度并不低 | 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

2021-12-17

阿里达摩院郭振宇:技术进步不等于商业成功 | 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

2021-12-20

AutoX 肖健雄:无人驾驶,路线不同但殊途同归 | 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

2021-12-17

西井科技无人驾驶事业合伙人孙作雷:商用车无人驾驶的用户培育期已基本完成 | 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

2021-12-20

魔视智能高文博:「主机厂+供应商」体系将长期共存 | 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峰会

2021-12-21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