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时时处处能以党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坚持原则,率领广大科技人员,为党和国家的科学事业兢兢业业地奋斗。
摘自蒋新松1990年7月《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
视频来源:科技日报,制作:赵卫华、李忠明、何沛苁、齐伟、马江伟
沈阳
共和国工业“长子”
东北铁路大动脉哈大线以西的铁西区
一直是沈阳机器制造业工厂集中的地区
在铁西区的劳动公园里
矗立着五尊劳动模范的青铜雕像
其中
只有一位来自科研院所
他就是
中国机器人科研事业的开拓者
蒋新松院士
蒋新松院士雕像
1931年
蒋新松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北门外
一幢紧靠长江边的青砖房里
母亲为他取名“新松”
是希望他能像松树一样
参天凌日月
拔地傲风雷
蒋新松的童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
四处颠沛的生活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他回忆童年时曾说道
我开始懂得了祖国的含义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只有国家强大了
个人才有自由、幸福和尊严可言
1951年
勤奋刻苦的蒋新松
考取交通大学电机系工企自动化专业
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
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
毕业后
他一直把握自动化发展的前沿技术
并致力于工厂的生产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
1982年
蒋新松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台
计算机控制的示教再现工业机器人
经他提议的"智能机器在海洋中应用"
被列入国家"六五"重大科技项目
他任该项目总设计师
制订总体方案
并负责部分航控系统的具体设计与装调
他领导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
研制出的"海人一号"样机
1985年12月首次试航成功
并深潜199米
能灵活自如地抓取海底指定物
技术达到了当时同类型产品的世界水平
在“海人一号”水下机器人鉴定会上讲话
他被聘任为“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
确定将CIMS和智能机器人
作为“863”计划自动化领域的两个前沿主攻方向
他领导了潜深1000米“探索者号”无缆水下机器人和
潜深6000米的“CR01”无缆水下机器人的研制工作
把我国水下机器人研究推向世界最高水平
让我国跻身于世界机器人研究强国之列
他还积极推动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应用
为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蒋新松院士在讲学
在蒋新松66年的生命里
无论身处逆境
还是面对机遇
无论作为一线科研人员
还是作为科研管理者或战略的制定者
他都秉持着对祖国和科学无比挚爱的深厚情感
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
做出了足以载入史册的贡献
在机器人研讨会上作演讲
他是
中国工程院院士
蒋新松
198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中科院直属机关党委提供
编辑:张琦琪
审核:岳靓
终审:刘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