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自动驾驶企业的幕后金主们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11-19 14:34:34   浏览:9195次  

导读:2021年,可谓名副其实的智能汽车之年。国家政策出台的密度、产业动态的热度,可见各方对于发展智能汽车产业的重视程度。今年年初,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课题组启动大湾区城市智能汽车产业深调研,深入了解城市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其中,政策的前瞻性对发...

自动驾驶企业的幕后金主们

自动驾驶企业的幕后金主们

自动驾驶企业的幕后金主们

2021年,可谓名副其实的“智能汽车之年”。国家政策出台的密度、产业动态的热度,可见各方对于发展智能汽车产业的重视程度。今年年初,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课题组启动大湾区城市智能汽车产业深调研,深入了解城市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其中,政策的前瞻性对发展产业很重要,金融支持也很关键。为此,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课组将推出“2021年智能汽车产业投融资系列观察”。开篇课题组推出《全国自动驾驶企业融资地图(2021)》,通过分析近15年来,393笔创投机构在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投资的相关事件,总结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趋势以及幕后投资行为频繁的“金主”们。

自动驾驶融资的曲线图 今年迎来二次投资热潮

分析数据,2015-2018年是自动驾驶领域发展较为迅猛的时期。2015年,创投机构在自动驾驶领域发起了17笔投资,超2014年的4笔,这一年后,投资数字在不断增长:2016年32笔、2017年的55笔、2018年76笔。

至2019年,在经过相对火热的投资时期后,投资数字忽然“冷”下来了。

这或与当时自动驾驶场景商业化进度较慢有关,为此创投机构对于自动驾驶领域的热情回归平淡,投资频率开始放缓。2019-2020年,与自动驾驶领域相关投资事件分别为54笔和56笔,已回归到2017年的规模。

这一年,由于商业化进程缓慢,国外自动驾驶公司也勒紧腰带过穷日子。

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的2019年的“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自动驾驶Level 4和Level 5级别的技术预计需要超过10年以上时间才达到高峰期的技术。

2021年完成了两轮融资的驭势科技CEO吴甘沙曾公开表示,2016年到2018年,自动驾驶确实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到了2019年,感觉却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到了行业最冷的时候。

资金紧缺也促使自动驾驶企业的关注点从“烧钱多产出少”的全场景业务转到了限定场景的生意上。

针对封闭区域线路单一,对算法要求相对较低等特点,推出包括泊车、物流配送、街道清扫等商业化路线。如驭势科技、智行者、嬴彻科技、智加科技、图森未来等一众企业便是在这个时期崛起的佼佼者。

2021年开始,随着智能汽车已成为继互联网后全球最大的创业风口以及商业化场景有望加速落地,创投机构对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投资热情再次被点燃,自动驾驶领域也迎来了第二次投资热潮。截至2021年11月,创投机构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投资达94笔,远超往年水平。

Market Insights Reports也表示,2020年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价值为194.6亿美元,预计2021-2026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8.06%。经统计,截至2021年11月13日,A股市场的77只自动驾驶概念股票市值合计超3万亿元。11月以来38只股票累计涨幅达10%以上。

2021年也被誉为“自动驾驶上市元年”,多家自动驾驶科创领先企业纷纷传出上市的信号。此外,2021年前后,来自超20家科技、互联网领域龙头企业的新一轮“跨界入车圈”现象爆发,助推了自动驾驶领域的行情。

一线城市领跑融资 江苏成融资“黑马”省份

从地域分布来看,创投资金大多流向一线城市和长三角地区。

据统计,393笔投融资事件中,共有268笔投向了北上广深四地的自动驾驶企业,占比68.2%;以直辖市和省份为单位划分,353笔投资流向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以及浙江的自动驾驶企业,占比近九成。其中,北京为148笔,上海为74笔,江苏为66笔,广东为47笔,浙江为18笔。

具体分析,北京与上海因为有较为完善的相关产业体系、雄厚的人才资源优势以及开放的营商环境,成为创投机构青睐的投资地域。即便在2018-2020年的“平静期”,北京与上海两地的自动驾驶企业获投的频率与金额也没有较大波动。

2017年-2021年,创投机构每年在北京与上海两地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事件均达到10笔以上,而北京更是从2018年开始便达到20笔,随后逐年上升至2021年的34笔。

从省份和城市投融资数据来看,江苏省成了自动驾驶企业融资的“黑马”省份。以城市为例,苏州模式更是成为“后发先至”典型代表。

江苏省自动驾驶企业的66笔融资中有47笔投向了苏州相关企业,如果算上2019年将总部从北京搬到苏州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企业魔门塔,共有56笔投资投向了苏州的相关自动驾驶公司,可见一家企业带来的融资效应。

据了解,2018年才真正涉足自动驾驶领域的苏州,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找准了自身定位。苏州相城区的做法比较典型,该区相继印发了有关政策,从税收、补助以及硬件层面支持相关自动驾驶,提速智能驾驶产业商业化落地进程。

跨区域合作方面,该区联合上海等8个城市启动长三角车联网示范区互联互通测试活动初步形成全产业链生态,涵盖智能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整车、雷达、测试、地图等30余个细分领域。

广东省的企业融资主要在广深两座城市。

广州模式偏向于稳扎稳打,指向性明确。站在传统汽车制造高地,广州不断推进汽车产业智能网联化进程,深化智能驾驶、车路协同、关键零部件和网联应用等核心能力。为推广商业应用,广州接连出台《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示范应用场景目录》等政策文件,打造应用示范场景。

深圳则借助在电子、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厚积累,不断加快汽车智能网联化的步伐。如深圳坪山区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布局,在平台建设、道路测试、示范应用、产业政策支撑、产业空间创建、全域开放基础环境构建、车联网先导区申创等方面积极探索,也为此汇聚了产业链相关头部和初创领先企业。

创投归类明显 企业属性创投成重要趋势

经研究员统计发现,共有611个创投机构或者个人参与到了393笔投资事件当中。综合投资频率、投资机构属性以及投资成果等方面维度后,IDG资本、蔚来资本、尚颀资本、启明创投、红杉资本中国、联想之星、顺为资本、金沙江创投、创新工尝广汽资本等10家创投机构为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

以投资方向和机构属性来归类,IDG资本和红杉资本算是一类。其中,IDG资本是上述创投机构中投资最为频繁,投资收益及成果也是最为显著。IDG资本共向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投资了18笔,涉及11家企业,涵盖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传感器、高精地图等多个细分领域。

从这些投资事件可见,IDG资本更偏向于投资处于成长期的初创企业,其投资轮次多集中于C轮之前。IDG的投资对象中,接受过IDG天使轮的小马智行Pony.ai和禾多科技已成长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前者估值已达56亿美元,后者估值也达到了9.8亿美元,同时IDG投了种子轮的轻舟智航的估值也已到了9亿美元的关口。此外,IDG还参与了嬴彻科技、文远知行、滴滴自动驾驶、宽凳科技、YOGO机器人等自动驾驶头部企业的投资。

金沙江创投的投资理念则更有方向性,技术快速落地是其关注的重点。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周奇曾表示,自动驾驶不分高维、低维概念,安全下沉到车上去才最重要。L4的自动驾驶如果开放路段,他认为3年以内安全不可能下沉,但是在封闭场景必须要安全下车,要是不能安全驾驶等于没用。

所以,金沙江创投投资的3家自动驾驶公司分别是重卡自动驾驶公司智加科技Plus、矿山自动驾驶公司踏歌智行以及自动驾驶传感器研发商鉴智机器人,皆有着清晰的产品落地路径与迅速商业化的能力。

从出身造车新势力的蔚来资本的轨迹来看,其是通过投资来开拓自身发展版图的案例。

投资轨迹可见,既有头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魔门塔、小马智行Pony.ai、嬴彻科技,也有车联网公司四维智联、激光雷达公司图达通Innovusion以及矿车自动驾驶技术商易控智驾等。有分析认为,从蔚来资本的投资轨迹可见其充分整合产业链资源与增强议价能力,同时也是为提高公司业务产业链条的抗风险能力。

广汽资本也如此。2019-2021年期间,广汽资本共投资了5家与自动驾驶技术相关企业,且绝大部分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技术商。为此有分析认为,广汽资本通过投资,从软件层面不断提高集团的智能网联化水平,通过资本的力量为集团提前进行关键领域的战略部署,实现快速“补链强链”。

融资领域较集中 后续融资力度相对减弱

研究员在综合分析城市获投企业数量与投资轮次等因素后发现,创投资金在自动驾驶企业的分布情况也相对集中,每家企业基本获得3轮融资。

数据显示,创投机构对北京自动驾驶领域的相关企业发起了148笔投资,共涉及43家企业;对上海自动驾驶领域的相关企业发起了74笔投资,共涉及28家企业;对江苏自动驾驶领域的相关企业发起了66笔投资,共涉及20家企业;对广东自动驾驶领域的相关企业发起了47笔投资,共涉及18家企业。

企业获投融资轮次分布情况也显示了当前融资的一种趋势。

据统计,393笔投资事件中,B轮之前的融资事件共有278笔,占比为70.74%。D轮之前的融资事件共有383笔,占比为97.50%。据观察,仅自动驾驶重卡技术商图森未来在上市前得到了E轮的融资,金额为3.5亿美元。

换而言之,仅有不到三成的企业能够获得战略投资、B轮或者更靠后的融资。分析起来,这也是因为仅有少数获投企业能通过其业务前景与商业模式持续性打动创投机构,获得更大规模的资金来“输血”。

从获投企业的业务类型来看,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与应用研发、传感器、车联网技术、高精地图以及汽车技术测试等是融资较为集中的业务领域。

具体来看,137家获投的自动驾驶公司中91家公司业务范围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与应用研发相关;其次是传感器链条的相关企业,有31家公司获投。可见,虽然创投机构在车联网技术、高精地图以及汽车技术服务也有涉及,但创投机构更加偏向贴近实际应用场景、商业化能力强以及需求更加明显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传感器硬件等领域的企业。

A14-15版出品: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课题组统筹:任先博 甄芹分析:研究员 陈培均 制图:刘寅彬 张博 何欣数据合作伙伴:IT桔子


赞助本站

相关热词: 自动 驾驶 企业 幕后 金主们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