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报道
2021(第十九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于11月9日至15日在京举行。11月13日,在“求索新发展2021中经前沿科技与创新发展论坛”上,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未来是什么样子,是大家讨论热烈的一个问题。云从科技认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人机协同。这是因为,人机协同能够最大化地实现人和机器两者的优势互补,是解决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现实问题的需求,从而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长久发展。”
姚志强指出,人机协同会成为未来主流的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这一点已被业界所认可。不过目前具体如何去实现人机协同,每个企业正在摸索不同的方式和道路。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云从科技在对如何更好地解决人机交互的探索中,早在2018年起就向人机协同操作系统重点布局,逐步确立了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两大重点业务板块。就在今年7月21日,云从科技申请科创板IPO已获批准,挂牌交易在即,有望摘得“AI第一股”。
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当下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一般感知和认知是AI能力的缺失,也就是说会产生一系列实际问题,比如智能驾驶、飞机起飞控制等方面出现事故或故障,这成为AI发展的一个困境。而像一些科幻类型的影视作品会渲染人机冲突与对立,部分人认为AI会造成大量人类失业。
“无论是人类,还是机器,目前来看各有各的优势和缺点。前者的优势自然是具备抽象力、创造力,拥有社交和情感,即使是很小的样本和数据,人可以做到很好的认识与理解。但对于机器智能尤其是现在深度学习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较强的算力、较大的存储,对于比较精确的、标准化的内容能够做理解,同时可以分析很多数据,从中挖掘数据价值。”姚志强如是说。
在姚志强看来,未来AI是安全可控、技术普惠、共同成长、发掘人类潜能的,为了解决更长远的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需要一个更自然的交互、更和谐的融合,即人机协同。
解构AI技术趋势的“三浪”
姚志强从对移动通信技术的三次浪潮解构,推导总结出了AI发展趋势的“三浪”。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从以诺基亚手机为代表的“第一浪”到苹果iOS引领的“第二浪”,实现了软件的解耦,而以开源的Android系统为代表的“第三浪”,进一步实现了硬件的解耦,使软件应用生态更加繁荣。通过类比,AI行业发展轨迹大致也可以分为“三浪”,“一浪”是以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为代表的单点技术实现突破,催生了人工智能在特定场景的初步应用;“二浪”则是人工智能经历了对单点技术的聚焦关注,客户逐渐发现自身的复杂需求难以得到快速响应,转向寻求获取人工智能综合解决方案以实现对全业务链条的AI赋能,形成行业价值闭环;“三浪”则是随着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将以用户体验的革命性提升为主要驱动因素,AI将尝试以人类与机器智能交互嵌入所有业务流程,联通线上线下数据,进行智能流量的再分配,大幅优化人类与智能的协同体验。
“现阶段,AI行业已进入第一浪末期,并开启技术第二浪的时代。正基于此,云从科技打造了AI生态的核心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姚志强说道。
与许多互联网企业打造的“中台”有所区别,云从科技的人机操作系统提供底层的相关算法、数据管理能力和应用接口,面向客户的业务端,同时为开发者提供研发的一些智能应用的技术支撑和供应链。因此,它整个未来发展的基础是能够提供比较完整的技术支撑和供应链,这样才能降低AI应用的门槛,有助于未来生态的发展。
姚志强以机场安检的应用场景举例,从机器替代人工自动识别就属于“一浪”,从一个单点提升了工作效率,而接下来云从科技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CWOS做的事情就是改造机场业务全流程,推动生产效率和旅客体验革命性提升。从航班停靠机位、下客,到完成各类航班节点保障工作、旅客登机,短短半个多小时时间,需多部门协同完成一系列工作。利用“二浪”感知、认知融合的技术,智能化引导跨部门工作衔接、工作规范合规监测,并结合知识动态调整工作流程,合理配置保障资源,有效改变了工作协同、监管依赖人工的现状,从而大幅度提升节点保障工作效率。
姚志强表示,云从科技希望通过整个这样的一个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的融合,发挥目前已经有的,在计算资源、智力资源、数据资源等方面的一些优势,能够为更多行业去赋能。同时,在具体业务上,针对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级别的产品去助推各行各业的变革与数字化升级。
(编辑:张靖超 校对: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