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舱“感觉良好”背后:曾穿戴设备入水训练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11-11 11:42:53   浏览:13348次  

导读: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在这次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的首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在这次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的首次出舱活动中,王亚平成为了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以及在舱内配合支持的航天员叶光富上演的一场“太空群口相声”,也为民众津津乐道,一夜之间,“感觉良好”成为流行语。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这句话的背后,既有“历史传承”,也浓缩了航天人的辛苦付出。据介绍,接下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还将进行1~2次出舱活动,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做准备。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舱“感觉良好”背后:曾穿戴设备入水训练

今年7月,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实施了首次出舱活动。

13年前翟志刚也曾说“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翟志刚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成功出舱。他报告说:“我已出舱,感觉良好!”接着,同样穿着新款舱外航天服的王亚平汇报:“我一会儿出舱,感觉良好!”此次在舱内配合支持的叶光富则说:“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这段对话让很多正在观看直播的网友会心一笑,纷纷开始模仿造句。

也有不少观众记得,这并不是翟志刚第一次说出这句话。身为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13年前,即2008年,他作为神舟七号乘组的一员也承担了太空出舱活动任务,由于开舱门时消耗了大量体力,翟志刚喘着粗气,却异常清晰地说道:“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当时的情形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因为就在开舱门时,整个飞船曾经响起了警报声。神舟七号航天员景海鹏报告说:“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注意检查!”但在紧急状态下,翟志刚、刘伯明等人商议决定调整任务顺序,让翟志刚先把五星红旗带出舱外,用力挥动。今年6月,刘伯明回忆说:“那次任务,我们经历了一些险情,遇到了一些困难,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不管怎么样,都要坚决完成任务,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13年弹指一挥间,这一次,翟志刚打开出舱舱门时,表现得毫不吃力,言语间也很轻松。

继翟志刚之后,王亚平也顺利出舱,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她的身姿,也很快冲上了微博热搜。

同样说自己“感觉良好”的王亚平,此前经历了非常艰苦的训练。她曾于2013年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并在天宫一号上完成国内首次太空授课,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在她看来,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是女性”就降低门槛。接受出舱训练时,王亚平不得不承认,由于先天生理条件不同,女航天员在力量等方面难免和男航天员有差距,“怎么缩小这个差距?就是练。”

不久前,王亚平进行出舱活动水下训练的视频曾广为流传,其中介绍,她需要穿戴120多公斤的装备入水,不断完成各种动作,单次练习长达四五个小时不间断。那时她说,“吃饭的时候,手都是抖的,连筷子都拿不了。”一次水下训练的体能消耗,相当于跑“全马”,训练结束时的体重能降一两公斤。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舱“感觉良好”背后:曾穿戴设备入水训练

据介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自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已在轨工作生活超过20天,先后开展了货运飞船物资转移、空间站组合体管理、新上行舱外服启封和测试、在轨医学检查、失重防护锻炼、空间试(实)验等日常工作。

此次实施出舱任务前,他们也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不仅包括试穿舱外航天服,熟悉舱外机械臂操作,还于近日完成了首次在轨紧急撤离演练。演练以空间站失压报警开始,仅用几分钟,三名航天员就撤离到了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整个演练天地配合顺畅,处置快速得当。

系我国空间站阶段的第三次航天员出舱活动

此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出舱,工作时间长,活动范围大,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两名出舱航天员先后完成了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舱外典型动作测试等任务,于北京时间11月8日1时16分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第三次航天员出舱活动。

今年4月29日和5月29日,我国先后成功发射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6月17日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组成的飞行乘组送上了太空。他们也成为我国空间站的首批“访客”,在轨驻留3个月,其间共实施了两次出舱活动。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止11时02分,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航天员聂海胜在舱内配合支持。两名航天员出舱后,圆满完成安装机械臂级联装置工作,并完成了舱外典型动作测试与救援验证。经过约7小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1年8月20日8时38分,航天员聂海胜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10时12分,聂海胜、刘伯明身着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在舱内的航天员汤洪波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北京时间2021年8月20日14时33分,两名出舱航天员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比原计划提前了约1小时。期间,航天员乘组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安装舱外扩展泵组、抬升一个全景相机、组装舱外设施等全部既定任务。据介绍,这些工作服务于空间站的建造任务,也是为了全面涵盖关键技术验证的要素。

南都此前报道,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展开为期6个月的太空工作生活,创造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长的新纪录。

南都记者获悉,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包括: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进行2~3次出舱活动,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作准备;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待航天员乘组安全返回东风着陆尝工程总体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进行全面评估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正式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采写:南都记者侯婧婧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