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微创机器人有没有准备好,它都必须要去上市。
作者 | 张核 刘杨楠
编辑 | 白鑫
又一家“微创系”公司走到了上市。2021年11月2日,微创医疗机器人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43.2港元,开盘价39.8港元,一度破发,当日收盘价为45.8港元。
机器人帮助医生动手术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作为“最强辅助”,手术机器人不仅可以减轻医生的负担,还能提高手术的精度和安全度。过去,外科医生经常需要站立十几小时完成一台手术,但有了手术机器人,医生不需要时刻站着盯紧病患,而是能在一些步骤中坐下看着电子屏幕完成手术,手术机器人的探视镜头能够突破肉眼极限,帮助医生看得更清、操作更准。
在全球手术机器人领域内,“达芬奇”是绝对的领头羊。第一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1998年就研制成功,于2000年获得FDA批准。此后二十年,达芬奇不断更新迭代,几乎垄断了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心血管外科等方面所有腔镜手术。打造达芬奇的直觉外科公司(Intuitive Surgical,Inc.)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年收入超40亿美元,市值已突破1000亿美元。
Intuitive Surgical股价
虽然喊出了“对标达芬奇”的口号,但从体量来看,微创机器人的主打产品“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离达芬奇还差得远。除“图迈”之外,微创机器人还有两款产品,分别是“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及“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三款均已被纳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的绿色通道,但至今还没有一款产品拿到“三类证”。也就是说,微创机器人还没有拿到一张“市场准入许可”。
图源:微创机器人招股书
即使如此,由于手术机器人的赛道光环以及微创机器人在国内手术机器人研发大军中所处的领跑位置,公司还是在一级市场受到了资方青睐,其投资者包括高瓴创投、CPE源峰、远翼投资、易方达资产管理等。其中,高瓴资本持股8.05%,为微创医疗机器人的最大机构投资方。
身处蓝海赛道、又有资方加持,微创机器人为什么选择在零盈利阶段就上市?要回答这个问题,或许要退后一步,看向孵化微创机器人的母公司微创医疗。作为国内老牌医疗器械企业,微创医疗近年从“生产医疗器械”企业转型为“生产医疗器械子公司”的操盘手,在2020年自身亏损十亿元的同时,孵化出了三家上市公司。
微创机器人上市背后,究竟有哪几层助力?为什么要如此着急地讲出这个零盈利上市的故事?
1.“高不可攀”的价格门槛
港交所并不是微创机器人的首选项。2020年底,微创机器人拟于上海科创板挂牌上市,但半年后,微创机器人放弃了科创板,转而于2021年6月在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并于9月底通过聆讯。
有分析师认为,微创机器人选择转战港交所的首要原因,是同属手术机器人赛道的天智航在科创板上市一年以来股价的大幅下跌。虽然天智航也曾有IPO首日股价上涨6倍,成功冲击百元股的风光日子,但产品迟迟难以大规模上线,一年解禁期已过,其市值距离最高点已蒸发近八成。
天智航股价
医疗器械板块IPO的节奏虽然还在加快,2021年上半年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上市数量已经达到21家,与2020年全年上市企业数持平。但进入2021年下半年,港股对于研发持续烧钱、还未实现盈利的医疗器械股,态度似乎趋于保守6月之后上市的心玮医疗、先瑞达医疗、博医疗等医疗器械板块企业上市即破发,首日跌幅均在20%左右,今日微创机器人也没能幸免于开盘破发的“魔咒”。
高端医疗器械公司在二级市场“遇冷”,也侧面反映了产业的现实情况。微创机器人所在的手术机器人赛道虽然是一片潜力巨大的蓝海,但由于技术壁垒高、成本难以压缩,导致产品落地难、盈利难。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道,预计2026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的市场规模为38.4亿美元,但截至2020年底,中国仅安装了189台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渗透率仅0.5%,在三甲医院的手术使用率不到10%。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李子剑曾对媒体表示,目前手术机器人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价格门槛过高。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价格超过2000万元,这笔开销需要患者来分摊,每次手术的“开机费”价格区间在3万至6万元。
“贵”是手术机器人要攻破的最大难点、也是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机会。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虽然达芬奇机器人拥有先发优势,但国内医疗市场广阔,国产手术机器人仍有很多机会。政策也在近两年频频释出利好信号,“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积极鼓励国内医疗器械创新。2021年4月、8月,上海、北京分别将部分手术机器人及其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畴。
2.“最值钱”的子公司
微创机器人IPO背后有一块强势的“背景板”让人无法忽略母公司微创医疗。
微创医疗已在2019年将“一胎”心脉医疗送上科创板,又在2021年初将“二胎”心通医疗送上港股主板。2020年底,“三胎”微创电生理冲击科创板,今日成功登陆港股的微创机器人是微创系的“第四胎”。
目前,微创医疗的医疗器械板块产品可分为两大阵营一方是依然处于蓝海且增速较高的手术机器人、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心脏瓣膜等产品;另一方是相对成熟且已迈入红海的冠脉支架和骨科等业务。
微创医疗的做法是,将身处蓝海的业务分拆上市,把已迈入红海,相对成熟的业务留在母公司。微创医疗这一招曾被人看做是建立了一套“风险对冲体系”,但现在看来,风险不仅没有对冲,反而层出不穷。
从2020年开始,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微创显得十分不友好首先,疫情冲击下,微创医疗重仓的海外业务几乎停摆;其次,冠脉支架带量采购,平均降价超过90%;再次,骨科医疗器械业务也即将面对集中采购。2020年,微创医疗亏损达12.48亿元。
微创机器人要如何“分担”其母公司微创医疗的困境?可以先来看看它的“哥哥”们的表现:
微创医疗于2019年将主营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心脉医疗分拆上市。但在今年6月经历过一波股价高点后,便整体呈下降趋势。从业绩上看,心脉医疗过去四年每年营收都不超过5亿元,归母净利润不超过3亿元,还不够对母公司产生能扭亏为盈的助力。
今年2月,微创又将旗下主营心脏瓣膜治疗的子公司心通医疗分拆于港股上市。但截止11月1日收盘价为5.2亿港元,较12.2港元的发行价已经腰斩。
此次IPO的微创机器人则被看做是微创医疗“最值钱”的子公司。在前两家上市子公司表现平平的现状下,微创选择此时分拆微创机器人上市,足以见得微创对该业务板块的信心。
3.不断增加的研发成本
微创机器人目前最棘手的问题是其尚不明朗的商业化前景。
最新财报显示,公司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亏损分别为6,980.1万元、2.09亿元、2.42亿元。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亏损已超过5亿。
微创医疗机器人的亏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研发成本。财报显示,公司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研发成本分别为6188.1万元、1.35亿元及1.60亿元。且公司表示,未来研发投入还会持续增加,这也意味着,如果未来公司商业化仍无明显进展,亏损将会持续扩大。
微创机器人还没有实现盈利的产品。在现有的产品中,“蜻蜓眼”最为争气。该产品为一款腹腔镜产品,目前90%的市场份额都被进口品牌占据,在群雄争霸的格局下,“蜻蜓眼”依然能抢占一席之地。然而,本次IPO募资用途并未对“蜻蜓眼”的商业化有所侧重。
但三款在研产品均进入绿色通道,仅从研发进度、拿证进度来看,微创机器人已经是国内手术机器人赛道内跑在前列的一员。
目前国内医疗手术机器人公司的产品大多处于临床研发阶段,至今未有一款产品获准进入手术台,达芬奇在手术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中仍是“一枝独秀”。国产手术机器人何时能突围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还有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