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懂懂编辑 | 秦言
来源:懂懂笔记
Preface
唯有不断升级、拓宽、进入新赛道,才能赢得长久的胜利。
市场蓝海陡现、资本蜂拥而至、IPO鼓声密集……站在2021年Q4这个时间节点回看几年前那些在医疗AI领域默默前行的创业者,你会被他们对于科技与生命融合发展的惊人洞察力,以及商业价值与个人使命的前瞻性所折服。
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宏大叙事背景下,今年医疗AI市场这一垂直赛道的确“爆发”了。这其中,包括近期全球医疗健康一级市场融资势能的暴增:第三季度全球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总额创历史新高,涨幅为近3年之最;当季共有75起融资的交易额超过1亿美元,占比为8%;同时,也包含“医疗AI四小龙”新一轮医疗AI企业赴港上市潮,所引发的资本市场强烈反响。
面对第三方机构对于AI医疗健康行业未来五年突破万亿市场规模的预言,以及全球一流医疗机构纷纷开启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消息,一片蓝海已经浮现。在这样的声势之下,已完成招股并定于11月5日挂牌上市的“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2251.HK),自然备受关注,而且引发了行业内、资本市场和舆论的广泛讨论。
那么,名不见经传的鹰瞳科技为何会如此“引人关注”?
医疗AI大势下的天时地利人和
众所周知,慢性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如果能够早期发现甚至预防慢性病,对很多人的健康和生命都是一个福音。
面对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常见慢性病,能否有简单、易用且可靠的手段,尽早发现和预防?这就是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影像分析领域兴起的原因之一。
从鹰瞳科技的招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到,这家医疗AI领域的独角兽目前主要聚焦于视网膜影像AI领域,用一句略显简单的话去描述,就是对着眼球拍照后,AI可以从视网膜图像中快捷精准地发现数十种慢性病和病灶隐患。
视网膜影像AI是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赛道中一个更为垂直细分的领域,而鹰瞳科技能引发行业和资本如此多的关注,还有什么深层原因?从其招股说明书和行业整体分析来看,无外乎是天时地利人和。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顺应大势、内在蓄势和赋能行业这三点。
行业发展是大势所趋(天时),仅仅从AI医学影像市场规模来看,综合多家第三方机构的预测数据,预计将从2020年的3亿元(人民币)增至2030年923亿元(人民币),2020年至 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6.7%。也就是说,这将是一条具备千亿市场潜力的垂直赛道。具体到人工智能视网膜医学影像的市场规模,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将从2020年的7600万元增至2030年的340亿元,十年内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80%。
另外,AI医学影像在医疗机构场景中,主要作用是协助医生进行疾病检测及诊断,在2020年约占比近86%。而在院外的大健康场景中,AI医学影像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第三方机构预测2020年至2030年将会以较医疗机构场景更快地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102.7%。
在这样的行业巨大势能下,扎根AI医学影像市场的鹰瞳科技已经有足够的想象空间,而其自身优势的资源积累,也对这种大势形成了很好的承托。从招股说明中的内容来看,2015年9月成立至今,鹰瞳科技在五个方面逐步形成了自身实力的“蓄能”:分别是软硬件融合技术能力、优质且全面的数据积累、AI算法长期优化迭代、行业领先专业团队、行业资源整合(多场景应用落地)的能力。
软硬件技术融合指的是其同时具备了算法、硬件及服务研发能力,主力产品Airdoc-AIFUNDUS的一体化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具备了提供普惠服务的基础能力;全面数据积累,则是招股书中强调的370万张完整用户视网膜影像和相应多模态数据,基于这一全面、海量和多样化的视网膜影像数据库才有了AI算法的“训练基地”;至于AI算法的优化迭代,与其六年来扎根行业、积累丰富数据紧密相关,令算法和模型在训练中不断提升了智能化识别能力。
另外,招股书中也指出,鹰瞳科技在专业人才储备上也形成了坚实基础,其研发团队拥有涵盖DL(深度学习)、ML(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精人才,在国内拥有152项专利及专利申请。此外,过去两年其研发投入分别达到4121.2万元、4230.9万元,2021年上半年相关投入更增至2400.5万元,同比增幅39.3%。
基于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目前鹰瞳科技在医疗行业的资源整合(多场景应用落地)能力也值得关注,除了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AI糖网辅助诊断软件之外,其产品还覆盖了医院临床科室,以及体检中心、社区诊所、视光中心、保险公司、药房等多元化健康服务场景。
在上述五个方面优势形成的“地利”之外,最后的“人和”则是赋能行业发展的能力。招股书显示:一方面,鹰瞳科技与临床试验单位北京同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清华长庚医院等有着紧密合作,还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上海长征医院等机构共同承担了相关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另一方面,其先后参与了人工智能SaMD国家标准以及SaMD的首个分类指南草案,也将自身对行业的理解、对技术的专研,与赋能行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整体状况,这只“医疗AI第一股”在近期引发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行业的高度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图不止千亿市场?
从狭义角度来看,鹰瞳科技所聚焦的AI医疗影像市场将在2030年形成千亿级规模,但是从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或许鹰瞳科技剑锋所指并非只是这块蛋糕。
这样的判断,一方面来自于对其招股书中业务方向、未来潜力的解读,另一方面则是对创始人张大磊的理念和心态的分析。
先从张大磊对于鹰瞳科技的愿景,以及过去这些年来的创业历程谈起。作为连续创业者,张大磊在创办鹰瞳科技前,曾有微软、PPTV、新浪等互联网企业担任高管的经历,这些年在互联网领域的闯荡,自然让张大磊深刻理解了“互联网思维”的内涵。但是2015年成立鹰瞳科技,走的路恰恰与互联网思维大相径庭,因为这是一个必须静下心来、摒弃浮躁的事业。
经历过互联网“热钱激荡”的十多年起伏后,能够静下心来关注“生命质量”这件事的创业者,不容小觑。
都说看一个人“不要听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张大磊在学生阶段是一个能够静下心来,花四五年时间把《二十四史》研读下来的人,这也让他在踏入社会前就学会了思考“经世致用”背后的道理。而在经历了互联网行业的起起伏伏之后,在医疗AI领域静下心来埋头6年多时间去创业,想必在商业层面,更是对这四个字有了深刻认知。
公开资料显示,鹰瞳科技创立至今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融资金额近8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复星、平安、中信、搜狗、清池资本等多家知名企业。鉴于资本在互联网行业的一贯作风,快进快出其实是常态。但是从张大磊与早期投资者打交道的结果来看,又是与常规模式大相径庭:目前没有任何前期投资者提前退出。
面对这样一家聚焦AI医学影像市场的创业企业,前景似乎更值得外界的关注。一家专注生命品质的人工智能企业,思考的是如何创造自己期许的商业价值,思考如何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获取应有的商业利益,反映出鹰瞳科技对资本市场的“平常心”。
张大磊不止一次对外坦承,自己从创立鹰瞳科技之后就在思考两点:不去做短期见收益的事情,而是做长期、难而正确的事;不会去成为循规蹈矩的企业,而是会坚持做一个量我自我的企业。
这是在招股书之外,从一个创业者一言一行中可以看到的答案:这是一家有着清醒自我认知,且看清未来愿景的创企。
作为鹰瞳科技创始人,这种“长跑者”心态也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及对社会意义思考的“长期主义”。
从坚持“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出发,再去观察鹰瞳科技目前的主业,即通过AI能力对视网膜影像进行分析,监测血管和神经隐患,显然志不在所谓“千亿规模”的市常这是一个切入点,作为公司创始人,张大磊和管理团队未来期许的应该是对“个体”全生命周期的基础服务平台型企业。
这样的市场前景,是超越AI医疗影像市场的更广阔空间,相信没有投资者会忽视AI+健康医疗万亿市场的巨大潜力。
坚持初心与长期增长
当然,踏入天时地利人和的风口期,面对万亿级的蓝海,并不意味着胜算在握。作为医疗AI第一股,每股发行价定为75.1-81.3港元,加之引入广发基金、常春藤、Lake Bleu Prime、LAV、OrbiMed等基石投资,IPO前的鹰瞳科技可谓风光无限。
面对AI+医疗健康的巨大蓝海市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坚持自己的初心?
一方面,如何面对无数跨界入局这一领域的互联网巨头、资深创业者和“初生牛犊”;另一方面,如何看待来自资本市场的云卷云舒,自身能否不忘初心。
面对动辄万亿级的巨大市场前景,永远不缺席的就是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对手。从第三方数据来看,中国IT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19年为2.2万亿元,至2026年预计将达到5.2万亿元。其中增长势能突出的基于“人工智能应用下新型医疗IT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7781亿元,2019年至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1.1%。
这样的一片蓝海,不仅是BAT等互联网巨头关注的第二曲线,更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包括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在内的“AI四小龙”觊觎的大蛋糕。作为“AI医疗四小龙”之一的鹰瞳科技,且率先拿下了“眼科诊断第一证”,需加强医院AI影像应用场景;同时院外健康服务市场的前景更为广阔,更容易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正如鹰瞳科技D轮投资方清池资本所分析的,“随着人工智能医疗诊断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疾病早筛早诊将迎来变革性的高效普惠时代。”因此,鹰瞳科技IPO之后要持续强化的,无疑是在高效、普惠背景下AI医疗服务商的应用前景,并且持之以恒。
其次,从创业者心态来看,无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人工智能领域,能够长久走下去的成功企业,都具备了“长期主义”的理念和愿景。这其中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亚马逊、特斯拉,也有国内的大疆、字节系、小米系的众多例子。众多案例中最值得借鉴的,是这些企业自身在技术研发上的不断打磨和创新。
从鹰瞳科技与投资方长期相处的结果,可以看到张大磊的“长跑50年”背后清晰、理性的创业心态,能够理性对待企业估值和自身整体发展、行业现状的匹配度,是一个企业在IPO之后坚持“长期主义”并稳定发展的前提;从技术层面来看,鹰瞳科技的优势是在AI医疗影像赛道上,拥有自主研发的图像智能分析技术,这在AI创企中也是为数不多的存在。而其基于此提供的软件和硬件高度一体化、端到端优化解决方案,也让企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底气。
最后,是跳出行业发展的圈层。观察过去十多年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脉络,可以看到HIS(医院信息系统),EMRS(电子病历系统)、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等进程,不要只盯着上千家公立医院(及数万家医疗机构)。
唯有坚持自主技术研发并进行多元商业化的发展主线,在院内AI医疗诊断场景下夯实商业壁垒后,面向院外大健康场景的做更广阔空间的跃升。
或许,应对这条挑战的“筹码”,应该就在张大磊手中。
【结束语】
回归本质的商业逻辑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大道。正如投资大神沃伦巴菲特所描述的:市场就是一个赛场,别人都在喝酒,如果你坚持喝可乐,就很好 。
对“长期主义”企业的定义,源自企业能否认清这一点,即任何产品、任何企业、任何人都有其生命周期,唯有不断升级、拓宽、进入新赛道,才能赢得长久的胜利。如此看来,鹰瞳科技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就是自己。未来五年时间内,鹰瞳科技能否不断超越自己,答卷就是创业的初心,以及对生命质量和生命尊严的持续思考。
冷眼旁观 麻辣点评 深入分析
真诚推荐你关注
END
“分享、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