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砍掉芯片研发!“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10-31 11:20:44   浏览:9006次  

导读:风暴眼 | 砍掉芯片研发 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核心提示: 1,8月4日云从科技科创板IPO提交注册,并更新招股书,中信建投证券为其保荐机构。在其公布的招股书中,凤凰网《风暴眼》梳理发现云从科技营收、融资能力、自...

砍掉芯片研发!“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风暴眼 | 砍掉芯片研发 “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核心提示:

1,8月4日云从科技科创板IPO提交注册,并更新招股书,中信建投证券为其保荐机构。在其公布的招股书中,凤凰网《风暴眼》梳理发现云从科技营收、融资能力、自身实力都不是四小龙最突出的。

2,亏损25亿、营收不高、融资能力不强。如此“平凡”的云从科技,却成了四小龙中第一家被批准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3,安防领域同质化高、基础铺垫欠缺;泛金融领域市场规模小,在这两个领域,云从科技的优势并不明显,然而两个领域营收又占总营收的81.71%。另外,云从科技以43.21%的毛利率在四小龙中排第三,云从科技的盈利能力并不突出。

4,随着成功上市,云从科技或在短时间内没有融资顾虑,但如果其他三小龙,特别是商汤科技成功上市,云从科技的短期优势或将消失。之后加上老牌企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对手,云从科技的竞争环境会更严峻。

虽已启动上市进程,云从科技仍是前路漫漫。

随着成功过会,8月4日云从科技科创板IPO提交注册,并更新招股书,中信建投证券为其保荐机构。在其公布的招股书中,凤凰网《风暴眼》梳理发现云从科技营收、融资能力、自身实力都不是四小龙最突出的。不仅如此,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芯片也在2020年研发失败,这意味着如果其他三小龙成功上市,云从科技手中的砝码会越来越少。

亏损25亿、营收不高、融资能力不强 却可能是“AI四小龙”中首家上市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5年的云从科技,孵化于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是一家人工智能科技企业。业务涵盖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等领域。在“AI四小龙”中,虽然成立时间最晚,体量最小,但却是最早获得批准上市的企业。

根据云从科技公布的招股书,2018年至2020年,云从科技的总营收分别为4.84亿元、8.07亿元、7.5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83亿元、7.8亿元和7.5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7.08亿元和-6.9亿元,累计亏损25.78亿元。

营收不高,融资在四小龙里面也是比较弱的。根据天眼查数据,在过去6年时间,云从科技总共融资11轮,累计融资总额超过34.7亿元。顺为资本、元禾原点、普华资本等都对其进行了投资。

在“AI四小龙”中,与商汤科技334亿元和旷视科技超过81亿元的融资能力相比,云从科技的融资水平也属中等。

砍掉芯片研发!“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风暴眼 | 砍掉芯片研发 “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如此“平凡”的云从科技,却成了四小龙中第一家被批准科创板上市的企业。2020年8月,云从科技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同年12月获科创板受理。经过多轮问询,今年7月20日,上交所披露,云从科技IPO申请获得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

竞争力不足的“软件外包公司”

当前,商业化落地慢是众多AI企业无法绕开的难题,特别是以提供技术服务为主业的“AI四小龙”。目前AI企业的普遍业务是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目标用户主要是政府和企业。这个过程中,AI企业提供算法模型和技术维护,目标用户提供数据,通过数据、特别是高质量数据的反复“喂养”,机器才能更“智能”。

缺乏数据、缺少能够生产数据的自有商业生态已经成了AI企业的共性,所以看似AI企业技术精深、远景广阔,但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砍掉芯片研发!“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商业化落地是AI领域的普遍难题,但是目前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几乎没有。

“我们做好一个案例可能只要三个月时间,但是真正要做好一个产品、一个系统要三年的时间”,云从创始人周曦曾在采访中提到,尽管技术上具有优势,但AI科技企业依然面临商业落地的难题,“从技术上来说,云从科技相对以往技术有数量级的提升,但是技术再好用户都不会买单,用户需要的是你帮他解决问题。”这番话道出了包括云从科技在内的众多AI企业的困境。

根据 IDC 数据,2020年“AI四小龙”的市场份额已低于50%,而2019年这个数据是51%。四小龙中,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仍位居前两位;云从科技和依图科技分列第四、五位,第三位是安防硬件起家的海康威视。

砍掉芯片研发!“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在应用场景落地方面,安防影像分析占比最高。根据艾瑞数据,安防影像分析应用近些年占比保持领先,约为67.9%,广告营销和泛金融身份认证紧随其后,分别为18.1%和4%。

砍掉芯片研发!“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云从科技的前两大业务分别是以安防为主的智慧治理和以泛金融为主的智慧金融,分别占总营收总比重的57.75%、23.96%。安防领域虽然所占比重较高,但是竞争环境激烈,身价高出其数倍的“AI四小龙”之首商汤科技、安防“老人”海康威视等都在其中。

砍掉芯片研发!“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商汤科技有自己的原创底层平台,是几大AI企业中对底层平台构建最扎实的公司,去年50亿元投入打造的AI超算中心也即将投入使用,该平台是目前全国最大超算平台。海康威视从2001年就扎根安防市场,2012年以后成为安防行业全球排名第一的企业,占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接近30%。不仅如此,海康威视在行业内特别是传统政务领域有更为丰富的渠道资源。

安防领域同质化高、基础铺垫欠缺;泛金融领域市场规模小,在这两个领域,云从科技的优势并不明显,然而两个领域营收又占总营收的81.71%。另外,云从科技以43.21%的毛利率在四小龙中排第三,云从科技的盈利能力并不突出。

砍掉芯片研发!“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不仅如此,芯片研发的失败让云从科技一度不被看好,外界将其定义为“软件外包公司”。云从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终止了“人工智能 SOC 芯片研制及结合高准确度人脸识别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项目,将采购境外厂商的芯片。

算力是AI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工智能芯片是AI公司必须要走的路,否则没有竞争力。商汤科技有自己的超算中心,可以依靠机器低成本、大规模地生产算法;依图科技收购了熠知电子的求索芯片,2020年4月起也开始自主研发人工智能芯片。芯片的失利,不仅增加了云从科技的外购成本,也很容易导致软硬件不匹配,削弱云从科技的行业竞争力,使云从科技彻底沦为“软件外包公司”。

行业投资人董新蕊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企业而言,在技术上识别算法框架已经没什么差异了,就看谁投入训练的数据量大、精准,芯片对于AI企业就是一个差异性的卖点,能够加速自身AI技术更好更快的落地。

他进一步称,云从科技芯片研发失败,就意味着失去了市值实现的预期,对于业务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市场投资者更看重的是企业未来收入的增长以及业务指标的提升。

身处AI红海 云从科技能否顺利突围?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AndMarkets最新报告,2019年全球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为46.433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950.805亿美元,从2020年到2027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46.9%。

在该领域,除了“AI四小龙”、传统安防厂商,百度、腾讯、阿里等大厂也涉足其中。这些企业中,既有综合实力强大的大厂,也有基础深厚的老企业,更有技术先进的高科技企业。那么,作为“AI四小龙”中第一家上市企业,云从科技能否突围,在人脸识别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呢?

从前文市场份额图可以发现,云从科技的竞争对手主要是“AI四小龙”。云从科技到底实力如何,或许可以从研发费用、研发人员、专利数量、业务情况等方面的对比中判断一二。

作为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科研属性强烈,高研发投入是AI企业维持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之一。作为“AI四小龙”之一,云从科技在2018年到2020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5亿元、4.5亿元、5.8亿元,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是30.61%、56.25%和76.59%。

砍掉芯片研发!“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数据在“AI四小龙”中并不突出,甚至垫底。以上市失败的依图科技为例,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依图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01亿元、2.91亿元和6.57亿元、3.81亿元,分别占同期营收比的146.94%、95.77%、91.69%、100.10%。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的研发投入更是高出云从科技2倍以上。

在AI领域,科研人才一直被视为企业重要资源。然而当前国内AI人才紧缺,顶级人才仅仅只有美国的1/5,算法人才缺口170万。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曾在多个场合表达AI原创、人才的重要性,表示AI创新需要尊重原创、培养人才。

砍掉芯片研发!“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在四小龙中,商汤科技拥有3000名研发人员,其次是旷视科技,研发人员为1413名。云从科技和依图科技以997名和837名研发人员紧随其后,人才优势并不突出。

砍掉芯片研发!“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周金涛在《涛动周期论》描述:创新活动使企业家获得利润,创新引起模仿并打破垄断,创新浪潮的出现引起经济繁荣。在四小龙对比中,云从科技专利也不是很突出,以175项专利位列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在175项专利中,发明专利仅为62项,而商汤科技的发明专利已经达到8000多项。

研发投入、AI人才、专利情况外,企业关键技术也是可以研究企业科研实力的元素。

砍掉芯片研发!“AI第一股”云从科技的硬科技含量还有多少?

四家企业都提供智能解决方案,业务场景囊括金融、商业、生活等多领域。在关键技术方面,商汤科技最先确定了平台创建方案,建立了面向商业、城市、生活、汽车的开放平台。开放平台的创建,有助于缩短AI算法的研发周期,提升AI与产业融合的效率,这也是商汤科技的盈利模式,它希望通过平台赚钱,而不仅仅是企业的“外包公司”。

AI超算中心则是用来支持整个“AI工厂”运转的基础,它打通了算力层、平台层和算法层三者之间的连接,通过超强的算力基础,为人工智能的研发、创新和应用提供源动力。查阅招股书,截至2021年6月30日,商汤科技已积累了超过2.2万个赋能不同应用的人工智能模型。

云从科技和旷视科技直到2020年才开始创建Brain++AI生产力平台和轻舟平台,具体商业变现能力尚没有具体数据。

作为同处于AI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新晋企业,四小龙都面临商业变现难的困境。但从科研投入、人才、专利数量、关键技术看,云从科技并非属于该领域的顶尖企业,这也契合了云从科技近年的财务情况。

随着成功上市,云从科技或在短时间内没有融资顾虑,但如果其他三小龙,特别是商汤科技成功上市,云从科技的短期优势或将消失。之后加上老牌企业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对手,云从科技的竞争环境会更严峻。

[责任编辑:黄越 PF165]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