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西安市举行2021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活动现场,一些新技术、新成果纷纷亮相。然而,在为进步喝彩的同时,万物互联的安全风险也不可忽视。
普通的扫地机器人,秒变窃听偷窥工具
本次宣传周活动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向观众展示了一台普通的扫地机器人是如何秒变窃听、偷窥工具的。
该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市面上常见的一款扫地机器人,其对外的端口存在漏洞,通过该漏洞,攻击者可获取扫地机器人的控制权,控制其运动轨迹,还可以录音、拍照等。”
上热搜被讨论,网友反应有不同
随着这次宣传周活动的举行,“扫地机器人存漏洞或成窃听偷窥工具”的话题上了热搜,而网友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大部分网友第一反应“太可怕了”、“隐私泄露无孔不入啊”、“这个角度太奇葩了,防不胜防”,还有部分网友表示不解:“扫地机器人为啥有录音拍照功能?”
实际上,现在市面上的普通联网扫地机器人本身就存在可能被不法分子入侵的网络端口,再加上扫地机器人的功能越发智能全面,可接收语音控制以实现一句话指挥扫拖、播放新闻音乐、提醒备忘天气、甚至家庭内外语音互动等功能的智能语音款,以及配有摄像头主打识人辨物、远程管家的视觉识别款均已问世。
(某款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宣传图)
因此,扫地机器人存在安全漏洞的话题并不是空穴来风。
对于这类风险,有网友认真表示:“所以我从不买物联网家电”,同时也有网友调侃:“控制我家机器人是想帮忙扫地吗?”“窃听就窃听吧,我这点钱谁还看得上。”
实际上,当不法分子利用扫地机器人窃听偷窥时,不仅仅会对用户带来经济风险,这样一个小型车载摄影机可能也在直播、记录用户的个人生活隐私。哪怕仅仅是通过日常对话收集用户的兴趣所在、个人信息进行广告推送,也是一件烦人事了。
因此,宣传周活动现场的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扫地机器人等物联网智能设备时,要尽可能选择有安全保障的产品。
同时,在宣传周分论坛上,不少专家表示,今年国家颁布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应以此为基石,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建立起自主可控的数据安全生态。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