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塔斯社10月8日报道,近日中科院开发的“探索4500”自主化水下机器人成功在北极冰盖下完成科考任务。在北极海海地探索中,获得很多新的发现,取得不少重要数据。这一次北极科考活动,中科院的水下机器人立下大功,成功抵达一些西方国家设备也不曾抵达的区域,算是个西方上了一课。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开发的“探索4500”型机器人参与第12次北极科考活动。“探索4500”机器人在极高的纬度下潜入冰盖覆盖的区域,对该区域进行了探索,对北极的地址过程有了更多的认知,并获得更多重要的数据。在高纬度地区进行水下探测活动存在很多的难题,其一更低的温度,在海冰的覆盖下,可能影响机器人的回收。海冰的快速移动可能对机器人的安全活动造成影响。为了应对这些难题,中科院针对性的开发一些技术,比如声学遥控和自动导引技术,让机器人的回收更加安全可靠。通过大量新技术的应用,这一次参与下潜科考活动地区机器人全部顺利回收。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向记者表示,这一次水下机器人在北极冰盖覆盖的海地,成功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地底波束,获得了水文资料和磁力数据,这些数据为认知北极地下的地质活动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后续的研究也提供了支撑。这一次科考活动也验证了“探索4500”的技术很先进并且成熟,能够适应北极地区的严寒环境,在高纬度地区,其导航系统的精度表现出色,在有密集浮冰的水域,机器人拥有不错的应急处理能力,另外其传感器的性能很好,获得的数据帮助很大。沈阳自动化所的所长称,近些年根据国家的需要,该国一直在推动水下自动化机器人的研究工作,推出一系列化的产品,为北极科考任务做出很大的贡献。
水下机器人是很高端的产品,之前高性能的水下机器人一直被西方国家垄断,中方想要花钱购买都买不到。不过近些年中方研究机构取得很多的成就,开发的深海潜航器已经能够潜入深海中执行任务,开发的水下机器人更是遍布个大洋,取得很多的科研成果。这一次的水下机器人在北极成功完成科考任务,抵达了一些西方国家水下机器人都没有进入的区域,成果很明显。一些专家认为,中方在这一领域已经突破西方国家的限制,并在部分技术上实现反超,给西方国家上了一课。
水下机器人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遥控技术和导航技术等,技术难度很大,特别是在低温环境、深水环境下,对产品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目前能够开发这样的机器人的国家屈指可数,中方科研机构能够开发这样的机器人,表明技术、材料等很多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