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亏损上市的微创医疗机器人,讲得好资本故事吗?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10-09 06:20:29   浏览:10391次  

导读:据港交所披露,近日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微创医疗机器人)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将很快登陆港股市场,摩根大通和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随着医疗需求的提高,手术机器人的前景也越来越好。而微创医疗机器人还处于没有收入,完全亏损的境...

亏损上市的微创医疗机器人,讲得好资本故事吗?

据港交所披露,近日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微创医疗机器人”)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将很快登陆港股市场,摩根大通和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随着医疗需求的提高,手术机器人的前景也越来越好。而微创医疗机器人还处于没有收入,完全亏损的境地,能否借助二级市场的火热翻一翻身还要打一个问号。微创医疗机器人在上市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微创医疗集团分拆上市的计划,在前有达芬奇,后有许多的参与者情况下,微创医疗机器人的未来似乎并没有那么明朗。

01

朝阳赛道,手术机器人前景光明

手术机器人以提高外科手术的精度,减少手术时间,缓解医生疲劳等临床优势,使得手术机器人受到了外科医生的欢迎。同时手术机器人还能缩短了医生对于复杂手术的学习曲线,减少了病人术后恢复时间等诸多特点,也得到了医院和病人的支持,手术机器人市场前景非常亮眼。

根据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手术机器人的全球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3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8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6%。有赖于手术机器人的蓬勃发展,预计2021年的市场规模为118.15亿元,未来5年以26.2%的复合年增长速度保持增长。

相比着美国等成熟市场,国内手术机器人有待进一步开发。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是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55.1%;欧盟仅次于美国市场,占全球市场的21.4%,而中国2020年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只有4.2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1%。

而腔镜手术机器人是手术机器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2020年全球市场份额为52.55亿美元,占手术机器人整体市场的63.15%,骨科手术机器人排在第二位,占比16.75%。而这两类机器人的国内渗透率均没有1%,而美国市场分别有13%和7.6%,加上腔镜手术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以及在微创伤技术上的优先性高等优势,使得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增长潜力非常大。

同时腔镜手术机器人是商业化最成功的的手术机器人,其市场影响力非常高。而微创医疗机器人的核心产品就是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也是国内唯一一款完成注册临床实验的腔镜手术机器人,而目前国内获批上市也只有达芬奇一家腔镜手术机器人,微创医疗机器人的市场竞争对手也只有达芬奇。

实际上在过去五年内国内手术机器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5.7%,高于全球市场增长率,也说明了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正是处于急速发展中的。而且随着需求端的扩大以及渗透率的提升,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的手术机器人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区,而这一地区还没有稳定的手术机器人企业,微创医疗机器人的机会近在眼前。

随着手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也获得了政府的政策支持。比如,在6月份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中,就有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等内容。而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宽以及手术机器人从甲类降为乙类,很有可能促进手术机器人的加速发展。

但是手术机器人前景虽大,微创医疗机器人目前还没有完成商业化。

02

商业化难,成熟化也难

招股书显示,微创医疗机器人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净亏损分别是6980万元,2.09亿元以及2.43亿元,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净亏损分别同比增长了199.8%和395.4%。

亏损的背后是研发成本的增加,招股书显示,微创医疗机器人研发投入从2019年的0.6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35亿元,同比增长119%,到了2020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增长到1.60亿元,同比增加295%。

亏损上市的微创医疗机器人,讲得好资本故事吗?

实际上随着研发成本的巨幅增加,微创医疗机器人的行政开支也在扩大,尤其是销售及营销开支。微创医疗机器人在2021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就有1400多万,同比增幅高达16倍之多,而且随着商业化的需要,营销开支会更多。

而且微创医疗机器人也没有收入,伴随着商业化的落地还需要一段时间,可以预期的是微创医疗机器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还会继续亏损,甚至是亏损拉大。

微创医疗机器人旗下的三大产品,除了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完成了临床实验,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镜和鸿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都完成临床实验有一段距离。即便如此,图迈距离商业化还有距离,不仅仅是需要更多的实际临床表现认可,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进行研究调整,在适应多场景下的应用需求和合适地切入到实际手术过程等方面仍需要时间准备。

这也意味着微创医疗机器人的盈利前景并不乐观。甚至在招股书的风险提示里,微创医疗机器人就说“自成立以来已产生重大净亏损,并预计将于可见的将来继续产生经营亏损,且可能永远无法盈利。”商业化难题不能解决,或许微创医疗机器人就陷入了亏损的漩涡,这或许是微创医疗机器人选择登陆港股市场的原因。

即便是完成了商业化,能不能在市场上有成熟的表现也是问题。比如,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被FDA获批6年后才有了极大的发展,而且微创医疗机器人还要面对着有优良表现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竞争,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益效用,微创医疗机器人都需要做一个很好地平衡。

而随着腔镜手术机器人有着相当优秀的市场表现,有更多地玩家选择这一赛道。比如TransEnterix开发的Senhance,Avatera Medical公司的Avatera System以及Revo-I的Severance等等,而鸿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面临的玩家更多。除了直觉外科的达芬奇Si及达芬奇Xi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外,商业化是包括微创医疗机器人在内的玩家都存在的难题,谁先一步商业化,谁就有更大的优势。

03

引入资本,分拆上市,有何目的?

微创医疗机器人作为医疗器械巨头微创医疗分拆的子公司,在2020年8月31日完成了总额30亿元人民币对外融资协议的正式签署。其中包括对微创医疗机器人15亿元人民币的直接增资以及微创医疗的15亿元人民币股权转让,引入了包括高瓴资本、CPE、贝霖资本、远翼投资等在内的多家著名风投机构,投后估值高达225亿元。

众多资本的青睐与一家没有收入的公司结合在一起,显然分差极大。而作为微创医疗机器人的母公司微创医疗来说,分拆掉一家没有盈利的公司确实对于自身的资本表现是有益的,而且微创医疗分拆的公司还有心通医疗和心脉医疗等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还不错,不是已经上市,就是走在上市的路上。

而分拆上市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比如说京东。无论是京东健康的上市,还是京东物流的上市,都获得了资本市场巨大的支持,二者的市值总和近乎母公司的一半,不仅是对子公司有好处,母公司同样也是如此。

而58同城分拆上市失败的例子也不远。作为58同城分拆上市的天鹅到家仅隔17天就搁置了上市,而相较于京东的分拆上市成功来说,很明显的不同点就在于子公司是否有健康的盈利模式。而这一点对于微创医疗机器人来说,可是相当的致命,即便港股市场没有亏损强迫退市一说,但是讲不好资本故事的结果,就是被资本抛弃。

据媒体消息称,微创医疗机器人拟募资7到10亿美元,而资金主要用于其他候选产品,扩建产能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显然微创医疗机器人对于商业化的执念是相当的深。但是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有明显的不同,能否获得投资者的信任还有待观察,而且小摩和中金公司最近半年推荐的新股表现都不怎么好。

实际上也有行业人士分析,微创医疗机器人被分拆上市的原因或许是缓解研发压力,但是微创医疗机器人缺得并不仅仅是资金,还有着医疗数据支持以及更多的临床数据等方面的帮助。而且一旦上市成功后的医疗微创机器人还要面临着业绩压力,或许独自生长和套现赚钱的意味也不少。

而且相对于手术机器人赛道里的巨头直觉外科来说,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有70%和净利润率有34%的优异表现,微创医疗机器人可不是只靠上市就能赶得上的。

亏损上市的微创医疗机器人,讲得好资本故事吗?

亏损上市的微创医疗机器人,讲得好资本故事吗?

亏损上市的微创医疗机器人,讲得好资本故事吗?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