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那么看重市场前景,我们在做这方面研究时,也没想过市场对它有多么强烈的需求。”谈及为何选择3D视觉这一细分赛道时,3D视觉初创公司显扬科技创始人丁克这样说道。
成立不到三年,显扬科技将创始团队在3D视觉和工业机器人控制上的技术研究成功转化为产品,如今获得了2000万营收,并预计将在2023年达到5000万营收规模。 近日,南都记者采访了显扬科技创始人丁克,了解显扬科技创始团队如何实现高校实验团队到高科技创业公司的转变。
靠兴趣驱动的创业公司
相关资料显示,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0月,由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多名博士共同创建,公司专注研发并产业化高速高清三维机器视觉设备、智能协作机器人系统。
显扬科技创始人丁克。
如今,显扬科技已经是拥有5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三维机器视觉设备精度能达亚微米级,三维数据采集帧率高达300帧,具有高精度、大景深、高稳定性的优势,已在多个领域成功替代进口同类产品,并顺利通过欧盟CE认证。
据了解,以往的机器视觉多停留在2D视觉层面,多用于缺失/存在(有无)检测、离散对象分析图案对齐、条形码和光学字符识别以及基于边缘检测的各种二维几何分析,但由于2D视觉无法获得物体的空间坐标信息,所以不支持与形状相关的测量。
在丁克眼中,3D视觉是机器人的眼睛,是整个机器人大系统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传感器,其测量精度、灵活性和速度方面都是2D无可比拟的,能够有效解决测量精度要求高,被测物体条件复杂的行业痛点。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报告,到2027年,全球3D机器视觉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4.6亿美元,在预测期内,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4.7%。
与此同时,丁克对3D视觉技术的热爱以及技术积累也获得了投资人的认可。在创业初期,显扬科技便已完成投资与融资约5000万人民币,皆来自内地,这还是在早期拒绝了许多投资人或者机构的邀约后获得的成果。
在丁克看来,公司处于初创阶段时,并没有较好的市场营收情况,所以投资方更多认可公司的人才团队和技术优势。
他进一步介绍,自己的创始团队在产品的产业化方面也有较为可行的模式,能够应用于食品、电器、陶瓷、物流、教育科技、新零售等行业。此外,显扬科技研发的三维机器视觉设备精度能达亚微米级,三维数据采集帧率高达300帧,具有高精度、大景深、高稳定性的优势。
“我认为我们的产品提高了制造业相关环节的生产效率”,丁克认为,传统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只能做比较简单的工作,稍微复杂的环节,没有视觉传感器是做不了的,我们的存在则是能让机器人干更多的事情。
与此同时,丁克还认为其3D视觉机器人能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相关痛点。
他举了一个例子:此前,他曾经去过一个喷涂工厂,他们负责人说他们的工作人员六个月就要换一批。
起初,丁克以为是工人工作太累才走的,后面才知道是因为工人视力下降太严重,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当时,他就想过,3D视觉机器人要是可以把工厂生产过程中风险较大的检测环节做好,可以降低工人们过往的视觉伤害。
深扎大湾区,以实践促发展
“公司以深圳为总部研发中心,佛山等地为组装应用中心,并依托香港高校资源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和前端研发,发挥大湾区产研互补的优势。”丁克向南都记者介绍,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有成熟产业链配套,还有同步到位的各方面资源。
其中,佛山、东莞、中山等大湾区城市有着较为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有着大量模具加工、陶瓷、电器以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对3D视觉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等品巨大的需求,让显扬科技的相关产品有用武之地,其各式各样的需求也让显扬科技的相关技术与产品走在前例。
钢铁制造工厂中的产品调试与部署经历让丁克尤为深刻。丁克透露,公司有来自于钢铁制造业的客户,工厂环境比较恶劣,生产过程涉及炼铁、浇筑、轧钢等流程,车间工作温度非常高,粉尘污染较重,严重影响机器人的正常运转,对产品的耐高温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因此,他们需要对机器人进行改进,通过相关举措使机器人能够在60-70度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但由于工厂机械的停机成本高昂,不可能停下几天让公司去修改,他们只能见缝插针,只能等到每周停歇的半天去进行调试,这个时间有时是白天,有时是夜晚,有时则是凌晨,紧赶慢赶,最终把这个项目成功交付,成为全国第一个用3D视觉机器人去处理这大型钢水浇灌的项目。
此外,显扬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高速高清三维机器视觉设备,以及智能工业机器人系统,联合多个知名机器人与机器人夹具企业,构建了一个机器人生态系统。显扬科技通过代理UR,Franka,ABB,遨博,艾利特,伯朗特,Kuka等机器人公司,Robotiq,慧灵等机器人夹具企业,创想三维等3D打印企业,快速部署基于显扬三维机器视觉产品的工业应用。
“目前公司年营收规模在2000万左右,预计在2023年,能达到5000万营收的目标”,丁克解释,基于之前的积累,公司应该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陈培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