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出行这个科技气息浓厚的场景,距离日常生活中打个车说走就走的体验还有多远?
8月18日,百度世界大会2021带来的“汽车机器人”和“萝卜快跑”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告诉我们的答案是:快了。
Robotaxi无人化出行,作为自动驾驶最核心的应用场景之一,落地速度超乎想象。
目前,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累计接待乘客超过40万人次,测试总里程超1400万公里,部分城市区域已经开始进行真正的商业化运营。
在经过技术上的多年沉淀之后,自动驾驶出行进入商业化区间,走向规模商业化应用的下半场将要来临。
汽车机器人:赋予智能汽车未来形态多样性
8月18日,百度与央视新闻联合举办“AI这时代,星辰大海百度世界大会2021”,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发布了“汽车机器人”。
首先要问一句,智能汽车时代,传统汽车的形态需要被颠覆吗?
实际上,汽车本身的形态是人类需求与机械设计制造之间的平衡,比如四个轮子就是稳定性、可控性与开发成本协调后得出的最优解决方案。
这就不难理解百度汽车机器人的设计由来,外观上,自动门、玻璃车顶和外部传感器融为一体,既符合车辆美学设计,又能随时获知外界情况,保障车辆安全运行。
内饰上,汽车机器人的曲面屏、智能控制台、变光玻璃、零重力座椅等智能化配置满足语音、人脸识别等多模交互能力,分析用户潜在需求,主动提供服务,同时具备自我学习和不断升级能力。
打破常规设计正是第二次寻找需求与设计间的平衡点,这是百度在无人驾驶出行的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基础上,对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未来汽车形态做出的前瞻性探索。
先看下汽车机器人的三重能力:L5级自动驾驶、智能交互、自主学习升级。
前者是基于Apollo在自动驾驶算法上的多年研发经过超千万公里实际测试升级得来的;另外两者则是通过车内外传感器与智能组件配套实现,以小度助手汽车版为代表的智能化套件既实现了有温度的交互和有“头脑”的升级,又更容易实现规模化应用。
本质上,这种标准化、强体验感的配置其实丰富了无人驾驶出行的使用场景,另外,结合不同级别的软硬件使用体验,无人车出行的增值服务也有了可供探索的开发方向。
汽车机器人这一打破常规的设计和搭载多重智能体验的技术,定义了智能汽车的未来形态该从何处去,可以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因此不难看出,百度汽车机器人是跨越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曲线后诞生的综合型产品,它实现了技术与体验的平衡进步。汽车机器人也以技术+体验的优势,代表了未来无人车出行的方向。
更进一步地,它还给未来自动驾驶出行铺开后的应用与商业场景、增值服务方向提供了初步指引,如何真正将这些要素落地于产品?这就必须提到这次世界大会上,百度带来的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
萝卜快跑开启下半场竞赛
自动驾驶竞赛的上半场,厂商专注方案策划、技术迭代和测试,距离应用始终差了一段距离,也缺乏萝卜快跑平台这种明确的商业模式构建。
所以,进入自动驾驶下半场之后,比拼的路线发生变化,核心在于大众化平台带来的商业化最终铺开。
在这个层面,百度正成为先行者。
作为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正是通过推动Robotaxi的常态化、规模化运营,打通了从车到生活的应用节点,开始探索效率、调度等问题。
作为未来商业化的基础,这一突破,这或许归功于百度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积累的数据与经验带来的回报。
根据近日发布的百度2021年Q2财报显示,无人车迎来大规模商业化的破局点。今年6月,百度Apollo推出了第5代无人车Apollo Moon,将每公里成本进一步削减60%。此外,无人车服务用户满意度评分达4.9分(满分5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成本效益的提高,成本将继续摊保
萝卜快跑发布的背后,是336个自动驾驶牌照(其中229个载人牌照)、1400万公里总测试里程、超40万乘客体验和2900件自动驾驶专利在支撑。
这些数据说明,百度Apollo已经渡过了自动驾驶技术的验证阶段:实际测试,初步的无人车出行运营尝试,以及来自城市政策的支持。
在“萝卜快跑”的基础上,百度Apollo计划未来3年计划落地30城、部署3000辆车、服务300万用户,它将能够探知到未来更多城市、场景等智慧交通要素,反哺体系建设。智能出行产业的闭环或许有望来临。
凭借先发积攒的运营调度等经验,百度又能够继续领跑这一赛道。
在这个方面,机构甚至抢先于商业化落地看到了百度自动驾驶业务的价值。
此前,瑞穗分析师在报告中将百度自动驾驶业务估值从200亿美元上调翻倍至400亿美元。而中金分析师指出:“基于领先的自动驾驶积累和布局,Apollo将在未来数年内持续受益于国内的智能驾驶浪潮,并迎来商业化加速。”基于对Apollo接棒下一级业绩增长动力引擎的期待,中金甚至对Apollo给出了539亿美元的估值。
今年二季度以来,共有43家投研机构发布了对于百度的研究报告,其中34家给出了“买入”评价。
为什么机构也如此看好?因为其商业化前景早已存在。并且百度Apollo商业化不但表明技术达到了应用级,而且验证了其良性运营的可能性。未来实现自主造血后,整个商业模式都将更有生命力。
下半场,自动驾驶光彩依旧,但更多智能汽车领域的要素也将熠熠生辉。如果说汽车机器人代表技术验证的成功,萝卜快跑代表运营模式的建立,那么百度Apollo已经跨越技术和商业的成熟度曲线,给未来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自动驾驶新故事拉开序幕
此前,工信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指出,2020年后,具有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和5G-V2X将逐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
美国交通运输部也连续多次发布自动驾驶国家计划,今年1月再次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总体规划》,提出开展商用自动汽车评估等措施加速发展。
可以肯定的是,汽车智能化是趋势,而自动驾驶会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8月16日,咨询机构IHS Markit(埃信华迈)发布了《中国自动驾驶市场与未来出行市场展望》,报告预测,2025年自动驾驶L2以上的新车渗透率至少达到45%,2030年将突破80%。
IHS的报告指出,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万亿,CAGR在20% - 28%之间。
其中,随着新能源、共享出行方式等要素的完善,Robotaxi在共享出行市场的占比将达到60%,规模为1.3万亿这意味着出行市场未来会走向无人车时代。
IHS报告认为未来Robotaxi的主要参与者将集中在2-3家服务供应商,头部服务商或超过40%的市场份额。原因是类比共享出行市场的发展规律,规模化运营无人车服务既需要完备的流量生态,又需要前沿技术能力,而用户会向拥有这一类优势的头部服务商集中流动。
百度,从一开始就笃定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同时坚定地投入Robotaxi,推动其规模化商业的产业落地。
因为立足于高等级自动驾驶路线,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战略选择空间和技术优势,技术降维可以赋能车企,推动汽车智能化,投入到无人化出行领域,又掌握领先优势,挖掘丰富智能出行场景。
当下,自动驾驶正处于从测试走向规模化市场应用的历史转折性节点,商业化图景展开,新故事等待书写者。
结语
7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进一步帮助推动智能汽车落地。
从汽车机器人重新定义智能汽车未来形态,到萝卜快跑代表的大众化无人车出行应用,百度Apollo在技术和运营两条路线上跨越了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主要周期。Robotaxi领域下半场的追逐战,百度Apollo已经抢先具备了规模化商业运营的实力。
回顾IHS报告对整个无人车出行市场的预测,百度等拥有领先落地经验和技术积累的头部服务商,或许已经看到了阶段性胜利的曙光。在不久的将来,你我乘车出行时习惯的动作,也许就变成了打开萝卜快跑,呼叫一辆无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