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办公室里,没有一个员工,而电脑却在自动运行。包括移动点击鼠标、敲键盘打字、打开文件、发送邮件等日常操作都不在话下,甚至还能自己写文档。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早已应用在各类金融、运营商、法律、科技、电商、媒体、文娱等大型企业中。达观数据创始人、CEO陈运文博士向福布斯中国描绘了以上场景,并将其形象地比作“黑灯办公室”。
与工业领域的“黑灯工厂”一样,办公室中的电脑完全不依赖于任何人类员工操作,均由机器人自动完成。同时,此类机器人也并不具备任何实体或硬件,而是一种纯软件机器人,即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中文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也被称之为“智能办公机器人”)。
“如今,智能办公机器人已经可以模仿普通白领或公务员那样完成写报告、审核报告、填报关单、填财务报表等重复性的文字资料工作。” 陈运文说道。
达观数据创始人、CEO 陈运文博士
一脉相承
2008年,陈运文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2008-2015年,他先后在百度、盛大、腾讯等公司负责大数据研发和团队管理工作,致力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新兴技术的研究;2015年5月,他与老同事们一起创办了达观数据。
达观数据三大产品
目前,达观数据已成为国内知名智能文本处理及RPA技术服务商,专注于自然语言处理、光学字符识别、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和知识图谱等技术的研发应用。2020年5月,达观数据获得2.7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深创投、赛富投资基金、晨山资本、众麟资本。其历次融资中,还包括真格基金、海尔资本、方广资本、联想之星等知名机构。
“其实,这与我们的经历是一脉相承的。” 陈运文谈到创业契机时表示,自己和团队此前在百度、盛大文学、腾讯文学,一直做的是文字资料的自动化处理系统的开发。从底层技术来看,两者有着相似之处,只是应用场景不同而已。
他说:“当时,我们发现这一类技术能够在很多To B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正如达观数据已经能让智能办公机器人学习并模仿白领、公务员如何写文档、阅读文档。当它们掌握这一技能后,就能够实现自动完成从写作、审核、阅读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
例如,银行信贷业务,非常耗费人力。企业在银行办理贷款,往往需要1、2个月才能审批通过。因为,银行在此期间需要审核包括财务报表、银行单据、流水、重大合同以及撰写大量内部报告等等,通常一个白领需要3、4天才能完成。然而,现在智能办公机器人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一份几十页的报告。
让工作像“开了挂”一样轻松
陈运文说:“现在企业内部的文档写作,大多数都是重复性且枯燥的工作,而且90%都是有标准格式和套路的。”
陈运文认为:“这就像写‘八股文’一样。”只要让智能办公机器人来阅读此前的大量类似文档,总结其背后的规范、规律和段落结构后,就能形成一个自动化文字资料的建模系统。“智能办公机器人就会自动完成一篇‘洋洋洒洒’、段落章节都很完整的报告。” 他说道。
以往,普通白领或公务员每天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而智能办公机器人却可以连续7*24小时不停地工作,平均工作时间是人的4.2倍。同时,在一些重复性高、容错率低的文书工作场景中,普通人的准确率一般在90%左右,而机器人可以达到99.999%的精度。
“这些智能机器人都像是派驻到企业的员工,一开始会有一个‘师傅带徒弟’的过程,像‘实习生’一样来模仿‘师傅’的工作,并学习其中的套路。这一过程,就相当于人工校验和纠错,并作为好的训练样本,继续进行强化训练。机器人通过反复、循环的校验和训练,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达到人的水平后,才能正式上岗工作。” 陈运文说道。
他笑称,这种技术就类似游戏外挂一样,帮助白领或公务员完成重复性的日常工作,让工作像“开了挂”一样轻松。
智能办公机器人可以完成多种工作
同时,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文档格式和办公流程都不尽相同,达观数据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垂直领域和不同行业,推出相应的智能办公机器人。例如,财务机器人、报税机器人、海关报关机器人、行政审批机器人等等,机器人会通过学习和训练,就能完成相应的工作。
就像文章开头描述的场景一样,办公室里的每台电脑都可以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无不干扰,都可以各自自动实现任务。同时,陈运文也表示:“在一定场景下,由于需要应对大规模的文字资料的校验,就离不开强大的算力,利用更多服务器一起配合进行运算,才能迭代出更好的算法模型。”
深度智能赋能企业
目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迫切的需求。陈运文认为:“现在,很多企业都想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赋能,但并不知道从何入手,也不知道哪条路靠谱。就是有这个心,但没这个力。”
他表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最重要就是让计算机模仿人的操作,同时吸收人类专家的经验,让人更好地去完成更具创造力的工作,把重复性的工作交给计算机去做。
“对于企业来说,这件事是可以落地的。我们为企业铺设好了‘道路’,而且这条路一定是行得通的,并且已经在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很多企业中已经开始应用。” 陈运文强调道。
同时,他表示,智能办公机器人属于智能企业服务软件范畴,作用就是将智能化技术赋能企业,让企业从原本的信息化、数字化,进一步升级为智能化。最大的改变就是以往需要人工操作的工作,现在只需交给计算机即可。
对于企业决策,陈运文坦言,真正的决策还要依靠更有经验的人去完成。虽然现在计算机能够为人的决策提供足够多、足够丰富的参考依据,但仍然不能完全取代人。
提到创造力,他认为“现在所有的智能技术,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为了模仿人。无论是人脸识别,还是文字处理,都没有真正涉及创造力。例如,对于一些文书工作,智能办公机器人更像一个“机器人助手,其作用就是将白领或公务员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力、更具想象力、更具智慧的工作中去。
“真正好的创造力,离不开需要人类智慧的灵光乍现,因此现在的机器人仍然难以达到这一层面。” 陈运文说道。
深耕场景化,真正为行业赋能
智能办公机器人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即文字处理。
陈运文将人工智能产业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图像处理、语音识别及文字处理。他认为,相比之下,文字处理的难度更高。因为,文字处理千变万化,属于认知层面的技术。
相对于人脸识别,文字处理的技术成熟度至少滞后三年左后。正因此,文字处理在最近2、3年才开始真正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尤其在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大型机构的中后台环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这一趋势正在加速。
他还认为,相比图像处理等,文字处理的市场潜力更大。因为,文字处理在各行各业都可以得到应用,应用场景广阔。据统计,文字处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常例如,中国白领的总人数约3,700万,而公务员为600万左右,总数为4,300万。如果其中10%的白领的工作用智能办公机器人来取代的话,就已经达到万亿级市场的级别。而目前,中国这一市场仅仅打开了1%而已,可见未来潜力无限。
对于人工智能产业遭遇资本寒冬的话题,陈运文认为,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在市场宣传和科普的过程中,正越来越强调落地。除了要找到明确的应用场景外,一定要做好、做精某一细分场景,并且一定能够解决行业痛点、为行业赋能,才能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陈运文强调:“关键还是要深耕场景化,真正为行业赋能。现在,很多大型企业的付费意愿很强,前提是真正对他们有用。”
谈到公司的竞争力,陈运文认为,达观数据首先具备先发优势,目前公司在这一赛道里,在规模、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等各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并已经拥有不少世界500强的客户。同时,公司针对中文语言环境,做了大量算法和技术的开发,能够理解从中文字词到篇章,再到大规模文档之间的关联,犹如一个真正的白领一样完成工作。
其次,落地方面,达观数据的技术已经与产业深度结合,能够针对某一工作岗位开发适合的智能办公机器人,而且能够适应银行、证券、保险、物流、制造、电信等场景中的各种日常办公岗位。
“打铁要靠自身硬,公司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商业化不仅要成功,还能有持续不断地盈利能力。
作为一家中国本土的AI企业,我们一直非常关注科创板,未来有机会在A股上市。”他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