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依靠稳定的业务优势冲击AI第一股,但相比对手,其还需要更多的垂直落地场景支撑未来的发展。
人工智能企业的上市步伐有了新的进展。
7月20日,上交所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云从科技首发上市申请获得科创板会议通过,按照流程,完成接下来的询价、路演、定价后,云从科技就可以正式敲钟上市了,而且不出意外将成为科创板“AI第一股”。
这对今年以来连连折戟的AI独角兽们来说实属不易。云知声在2月主动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依图科技7月初科创板IPO被终止,2019年在港股受阻的旷视科技,今年3月转战科创板后目前还在排队。
而成立时间相对较晚的云从科技,在3月经历了和依图科技同样的进一步IPO审查后,目前能够顺利过会,相当程度上与其在普遍亏损的AI行业里,依靠在安防、金融领域的稳定客户“亏损更少”有关。
不过,目前来看,尽管云从即将拿下“科创板AI第一股”的名号,但在商汤、旷视等竞争对手已经从安防等早期的业务开拓了更多的落地场景的情况下,云从似乎还缺少更多有效的商业化应用场景为未来的竞争做支撑,而这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创业企业发展的关键。
密集上市
在经历了2014年的热潮和2018年的退潮后,人工智能已经从技术框架建立走到了商业化应用的阶段,AI行业也已经跑出了相对头部的玩家,尤其是在发展更快的AI视觉、AI语音领域崭露头角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云知声等。
但AI商业化落地的初期阶段,依然需要巨大的资本支出,已经狂奔亏损多年的创业企业们开始寻求上市以求获得更多资金支撑企业发展。
旷视科技算是在资本市场最先有动作的企业,其在2019年8月开始谋求港股上市,但随后因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未及时完成上市流程,最终折戟。
或许是受到旷视科技受阻的影响,以及科创板建立对创业科技公司的吸引作用,多数AI企业都开始备战科创板。
2020年11月,云知声和依图科技的科创板上市申请相继获得受理,12月,云从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云天励飞提交招股书。
不过,在2021年2月份,刚获得受理不久的云知声却主动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官方解释是基于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撤回,会择时重启,但具体原因可能与其在智能语音的最大对手科大讯飞质疑其在语音病例市场的市占率虚假披露有关。
云知声之外,依图科技、云从科技、旷视科技和未曾披露上市计划的商汤科技是AI领域更为知名的独角兽,同时由于这四家的主要技术方向均为计算机视觉(CV),在行业内也被称为“CV四小龙”。
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方向中,相比机器学习、虚拟现实、知识图谱等分支,计算机视觉由于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如人脸识别)发展落地最快,四小龙最初基本都是靠AI视觉,在安防、金融领域迅速拿下客户。
四小龙的估值也是在AI企业中较高的,2020年胡润研究院对商汤、旷视、云从、依图的估值分别为500亿元、300亿元、200亿元和140亿元,比AI语音领域的云知声、思必驰,物联网领域的特斯联、涂鸦智能都要高出不少。
而人工智能对商业化落地的迫切需求需要更多的资金推动,独角兽们也需要给陪跑多年的资本一个交代。尽管目前最头部的商汤没有正式披露上市计划,但据悉其也在秘密进行A股和港股的双重上市规划。
抢滩登陆
从估值中就可以看到,云科技在四小龙中并不是最受关注的,除了商汤未披露上市信息之外,云从也是其他三家中最晚在资本市场有动作的,但却最先通过了IPO过会。
这很大程度上和他们不同的资本背景和业务落地方向有关。
从四家过往的融资历程来看,成立更早的旷视、商汤、依图在融资过程中多得到了阿里、IDG、红杉、高瓴等明星资本的的支持,而成立最晚的云从科技获得的基本都是内资和政府基金的支撑,包括南沙金控、国新资本、广东创投等。
云从科技融资历程
而事实上,云从科技的团队阵容基本上都来自中科院。创始人周曦是中科院重庆研究所智能多媒体中心的负责人,核心技术人员也多来自重庆研究所。
这也让云从科技有了“AI国家队”的称号,同时借助国字号股东们的支持,云从科技在初期拿到了诸多城市治理(安防、交管、政务)和金融领域的AI项目,客户则包括中、农、建、交等国有银行,东方航空、白云机场等重要机场,以及全国多个省市的公安部门。
AI视觉拥有广泛的落地场景
而安防和金融是AI视觉在初期最易应用,也是最先应用的领域,如机场的人脸识别、银行交易支付时的人脸识别等,商汤、旷视、依图初期也都有各自的安防和金融业务,但云从依靠资源优势占比更高,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市占率一度达到50%以上。
这使得其他三家都开始寻找其他的落地场景。依图向AI医疗方向开始探索,旷视在物流领域寻求突破,商汤则在自动驾驶领域有所发力。
但相比安防和金融领域,AI在其他方向上落地更难。安防领域的率先落地因为有着巨大需求,金融领域则是由于银行信息化程度较高,利于AI业务的开展。
而在医疗领域,由于医疗数据标准的不完善和医疗信息化的相对落后,目前AI医疗发展空间受限;在AI物流领域,对硬件(如物流机器人)能力更高的要求则使得企业需要更多的投入,对AI企业来说则是更大的亏损。
尤其是依图,在AI医疗领域并未取得满意成果后,其又发展了更为烧钱的AI芯片业务。AI芯片前景虽好,但在已经有巨头占位(英伟达、华为、寒武纪)的情况下,竞争更加惨烈,后来者很难取得优势。
而云从则因为有更稳定的客户和项目,在AI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虽然营收不占优势,但能够将亏损控制的更少。
云从、依图、旷视营收亏损数据
7月初,依图科技已经被终止科创板上市,巨大的亏损之外,缺乏核心的竞争优势和商业落地场景估计是重要因素。
云从的劣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云从即将拿下AI第一股,但从场景落地领域上看,其曾经的优势可能在未来变成劣势。
安防、金融等政府类业务固然稳定可靠,但其不仅是各家AI企业都在竞争的方向,同时也要面临传统安防企业的竞争。
目前,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传统安防企业都已在积极转型,从使用第三方的AI技术转为自研,而他们本身拥有巨大的客户资源和资本支撑,势必会挤压创业企业的空间。
另一方面,相比旷视、商汤在更多领域的探索,云从目前的主要场景依然主要是初期的城市治理、智慧零售、智慧金融等领域。
旷视虽然目前亏损更多,但其在AI物流领域的探索优势正在显现出来。在旷视的业务板块中,除了早期的消费物联网和城市物联网,主打AI物流的供应链物联网也已发展成为了核心业务之一。
旷视科技三大业务板块
电商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仓储的效率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以物流机器人为主的AI物流能够实现更高效的智能分拣、自动化运输等功能,旷视则以AI视觉为推手持续布局。
旷视科技在2017年开始进军AI物流,随后通过收购和投资物流机器人企业开始打造自身的AI物流业务,并逐渐由软件企业向软硬一体化发展,目前已经开发了多款自研物流机器人和物流软件系统。
旷视科技物流机器人
2020年,旷视科技的AI物流业务已经开始起势,其通过AI物流优化升级的徐福记智造工厂、梦燕自动化物流中心相继完工,帮助客户显著实现仓储物流的降本增效。
除了旷视,商汤的AI场景化应用探索也有了更多的进展。作为四小龙中技术优势最大、估值最高的企业,商汤在多个领域的场景落地都成果斐然。
其中,其在智能汽车方向的落地目前进一步加快。在7月初的2021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商汤正式发布了包含智能驾驶、智能车舱、路云感知平台三大方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品牌SenseAuto绝影,从车端、路端、云端全面赋能智能汽车。
商汤智能汽车独立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商汤早在2016年就成立智能汽车事业部,2017年已经和本田开始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经和超过30家企业展开合作,定点量产项目的覆盖车辆超过2000万辆。在今年4月的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奇瑞和长城的部分车型已经实现搭载。
而随着汽车对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升,智能驾驶作为AI视觉的主要落地场景之一,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目前来看,云从能顺利科创板过会,表明资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仍有信心,也说明云从的技术和业务能力都值得肯定。
而长期来看,对人工智能企业来说,上市只是新的起点,云从还需要拓展更多的应用落地场景,来保证自身AI技术的持续完善和AI规模商业化的诉求,而这也是任何一家AI企业在未来不被淘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