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硅基智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钟南山、吴凡、樊嘉“有话说”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07-20 15:04:48   浏览:3962次  

导读: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 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医疗健康产业 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数字健康 智享未来健康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发表真知灼见...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

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医疗健康产业

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数字健康 智享未来”健康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发表真知灼见,共同探讨后疫情背景下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医疗数字化转型发展、新基建赋能如何深化医疗健康领域融合应用等话题。

钟南山:人工智能在新冠疫情中

的技术研究应用令人瞩目

“面临当前的新冠疫情,中国在疾病的监控预警、病毒溯源,防控救治、疫苗研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指出,其中结合人工智能的技术研究应用令人瞩目。

据了解,目前,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中科院、科研机构和AI企业,共同打造了“人工智能呼吸健康大数据云平台”。此外,还建立了全球疫情控制的趋势预测、AI新冠肺炎的影像识别、AI药物的筛癣AI肺功能管理和质控的人工智能新一代的技术技术平台,从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卫生防疫、公共应急、健康服务等方面加快提升了健康资源的供给和质量,为医疗卫生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20年以来,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蔓延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钟南山表示,当前全球健康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疾病谱发生了变化慢性的、非传染性的疾病的负担日益加重,占比超过了80%。“国际社会需要联合起来,守望相助、风雨同舟,汇集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来应付这场全球的公共卫生的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钟南山在演讲中还指出,中国的医疗卫生战略将“以健康为中心”代替“以治疗为中心”。换而言之,医疗工作重点要放在“上游”,让人们健康少得并不得病或者只得小玻

而这一战略,离不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钟南山表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赋能了医疗健康公共卫生领域,推动了全球医学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研究以及药物器械的研发,进一步的提升人类对疾病和认知的理解。“这更能体现了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为推进疾病的预防、早诊、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等方面提供了更丰富、更强有力的支撑。人工智能在这方面崭露头角,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防治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

吴凡:用五个字概括

应对新冠疫情的“上海模式”

论坛上,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与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在发言中,用“早、快、准、全、暖”五个字概括了应对新冠疫情的“上海模式”。“上海有一个高效运行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信息化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上海首次运用了大数据流调的方式,非常快速地回溯病原,锁定密接、次密接以及界定高危人群和需要管控的范畴。”

去年4月,上海发布“公卫20条”,目标是汲取疫情防控工作经验教训,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同时还推出了配套的5个政策性文件和1个法律法规,其中就有科技方面的配套政策,在总结上海抗疫应急科技攻关工作前期经验的基础上,贯彻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的新指导方针,确定了加强上海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基本框架。

吴凡表示,信息化技术、AI和大数据的应用,为病原学基础研究、药物和治疗方法、监测预警技术等提供了更多手段,加快了疫苗的研发、转化、应用和评估。而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去年7月就批准成立了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整合上海优势科研力量和资源,面向建设上海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核心要求,聚焦上海和国家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领域重大问题,为上海和全国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人才储备、技术支撑和政策建议。吴凡也希望,通过这次合作签约,能培养更多跨学科的专业创新人才。

樊嘉:全面打造“AI智慧医院”

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事实上,近年来,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设施和解决方案与医疗场景正加速融合。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正深刻改变着医疗手段、医疗模式。各大医院也正通过数字化建设推动临床诊疗规范、合理用药,提升病理分析能力、医学研究能力等。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在主旨演讲中介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组建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院落地。“除了先行先试的病理、超声、影像、核医学等领域外,还重点布局试点心血管病中心和肝癌中心两大学科,进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开发应用和研究,全面打造‘AI智慧医院’。”

据了解,中山医院迄今已有多项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例如,肝脏外科涵盖知识图谱、影像AI、专病库、科研平台的“肝肿瘤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可协助医生更高效、精准发现可疑病灶;内分泌领域,基于大数据治理和决策树模型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推荐平台已经建成……

樊嘉表示,人工智能临床应用结合大数据,极大延伸了医疗服务“上下游”,从追溯患者发病最初,到利用智能应用再落实疾病防治、管理、后续康复等,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来源:东方网,如遇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