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幻与现实到底有多远?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07-16 14:11:06   浏览:5476次  

导读:1927年,弗里茨朗执导的无声电影《大都会》上映,片中出现了电影史上的第一个人工智能角色,机器人玛利亚。 此后,人工智能成了大荧幕上永不过时的题材。《地球停转之日》、《2001太空漫游》、《西部世界》、《银翼杀手》、《终结者》、《黑客帝国》等等,一...

1927年,弗里茨朗执导的无声电影《大都会》上映,片中出现了电影史上的第一个人工智能角色,机器人玛利亚。

此后,人工智能成了大荧幕上永不过时的题材。《地球停转之日》、《2001太空漫游》、《西部世界》、《银翼杀手》、《终结者》、《黑客帝国》等等,一部又一部经典作品诞生,撩拨着大众人工智能的求知欲。

近一个世纪快过去了,人工智能是否已经成了科幻电影里那般?从近日举办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幻与现实到底有多远?

300多家人工智能厂商参会,百余场论坛活动,业界大佬云集,各种展项齐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相当于为大家推开了一扇窗户,以供深入观察人工智能产业。

和往年一样,大佬金句频出,厂商秀出看家本领,无论是现场看还是直播间,观众都能如愿收获很多增量知识。风云汇对今年大会全程关注,三天时间里,随着接触更多的展项、论坛,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也不断刷新。

如科幻电影导演诺兰写过的一句台词,“不要试图去理解它,要去感受它。”人工智能作为与科幻走得最近的科学技术,或许感受才是认识它的正确方式。

而要谈感受,一个词总结过山车

接下来,一起来复盘大会上的亮点,相信你也会不由地出现“没想到你是这样的AI!”“原来AI还能这样玩?”的情绪起落。

1

高大上的AI,遇上城市垃圾

不看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多数人可能想不到,路人随手乱扔的垃圾会和AI之间发生一段故事。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这个词是自带滤镜的。经过各种报道、文学作品的渲染,大家一提起“AI”,往往会联想到某某科技公司的顶级实验室,又或者与《钢铁侠》电影中贾维斯一样的智能机器人管家。

然而,走进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会场,看到的却是另一种画风:接地气。

接地气到何种程度?举个例子,大会的熟面孔商汤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场景的落地。城市接入智能平台之后,那些贴近日常的生活琐事,就成了人工智能的分内之事。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幻与现实到底有多远?

比如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大街上垃圾乱扔,私家车堵住了消防通道......这些城市痛点问题以前需要人工发现、处置、核查,AI介入后实现了自动发现、自动核查,从发现到处理做到人工智能闭环管理,极大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高大上的AI与城市垃圾管理碰撞出火花,传统认知和实际应用的落差,难免会让观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从云端滑落。

细想一下,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纵观今年大会的数百家厂商的展项,一改往年的炫技风格,接地气的应用成了主流。各式各样的AI应用,虽然当前尚未飞进千家万户,但是已经让社会意识到了人工智能的更多可能性。

比如来回穿梭于世博展览馆到世博中心的各种自动驾驶汽车,其中商汤有款车非常有趣,叫SenseAuto自动驾驶AR小巴,利用AI+AR技术,给参会观众自动驾驶体验的同时,还实现了AR导览以及创意街景的展示;再如美团展示的无人机配送方案,融合了飞控、避障、动力等多个领域专业技术的无人机,终极目的只是把一份黄焖鸡更快送达。

“还有大量吃穿住行线上线下的细分场景有待开拓,生活中的数据挖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大会上也重点强调了加速推进技术落地的重要性。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AI技术在日常的应用愈加广泛,大众对其的认知将更加完整、客观,即看到人工智能接地气的另一面。

2

基础设施雄起,支撑应用爆发

从展区走出,来到各个论坛活动,企业代表以及各领域大佬分享的内容,侧重点与上述展项有所不同。

透过他们对产业的前瞻和理解,观众又得以换个角度重新认识人工智能。

比如,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说道,人工智能从“天上的云变成了地下的雨,将改变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同时,他对现阶段产业发展给出建议,“技术要扎到根,根深才能叶茂。”

再如,商汤科技CEO徐立认为,“过去10年,最好的人工智能算法对于算力的需求增长了接近100万倍”。

应用和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就像叶与根,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意味着应用爆发的过程中,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特别是应对细分繁杂的长尾应用时,需要探索更大的可能解空间,就要求提供集中的大规模算力。

例如上海市的城市治理,日常管理人口3000万,服务270多万市场主体,涉及的事件成千上万,且大多数都是长尾需求。诸如解决火灾、高空坠物、老人跌倒等小数据、小样本事件时,机器只能通过通用的技术做出延伸和泛化,来对这些场景进行可能的猜想,然后给出预警、解决方案。

由此,超级计算很有可能会掀起AI产业的新一轮红利期,算力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0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中国“人工智能基础支撑”指标在全球排名第4位。其中,计算基础表现尤为突出。截至2020年7月,中国共有226个超算中心进入全球500强行列,居全球首位,是美国(113个)的两倍;共拥有85个数据中心,排名第9。

行业资料显示,目前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是商汤在上海临港建设的智算中心,预计于2021年底投入试运营,其总算力可达3740 Petaflops,1天内可处理时长23600年的视频。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幻与现实到底有多远?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大算力基础上,商汤把算力、平台和算法三大产业要素整合,构建了一套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并取了一个挺有趣的名字,叫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

算力、平台和算法连接协同,如此一来,借助算力支撑,通用的平台、模型的批量化生产,以及先进的算法工具、技术的支持,AI产业的生产要素成本被大幅降低,而且还驱动了AI以自动化、自适应的方式进行生产和落地。

这与胡厚的观点契合,“当前的瓶颈,不在技术的发展,也不在应用上,而是在于开发的效率。现在效率太低,开发太慢,严重地阻碍了技术和应用的结合。我们用超大规模的预训练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基于预训练的大模型,开发者只需要少量的行业数据,就可以快速开发出精准度更高、方法能力更强的系统。这种工业化开发的模式会大大促进AI产业的发展。”

简而言之,AI基础设施的雄起,可以有效加速人工智能的遍地开花。今年的大会,委实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市场以及中国企业的爆发潜力。

3

科幻走向现实,AI伦理治理不容忽视

人们对科技的终极幻想,都藏在科幻作品里。AI技术持续进步迭代,科幻作品描绘的场景距离现实生活还有多远?

科幻元素,也是大会的亮点之一。商汤科技和三体版权方三体宇宙就在大会上宣布共同探索“AI+科幻”新范式,打造线下沉浸式娱乐新业态。同时,《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三体宇宙首席执行官赵骥龙等人也围绕“AI技术如何赋能科幻产业,而科幻作品又能如何启发科技创新”,在AI企业论坛上进行了圆桌对话。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幻与现实到底有多远?

”雷达峰”、“水滴”、“智子”、“二向箔”等等,在AI技术的赋能下,《三体》中的经典设定是否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搬进“现实世界”?

科幻和人工智能这对CP的故事,听上去就让人热血沸腾。但别高兴得太早,既然说了是过山车,当情绪冲到峰值时,必然就会再次回落。冷静观之,虽然AI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可要推动科幻走向现实,仍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

一方面,《三体》等优秀科幻作品里的设定,本身就难以进行视觉化的呈现,更别说推向“现实”。

2015年拍摄的《三体》电影,该片最大的制作难点就在于特效,报道称影片光特效镜头预计达1700个,基本超出大部分电影成片所有镜头总和,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特效量最大的电影。即便如此,粉丝也仍对场景的还原疑虑重重。

相较于影视制作,沉浸式的线下体验显然难度更高。不仅要在画面方面高度还原出科幻作品里那些高概念的想象,还要在虚实融合的环境里创造真实的互动,商汤将如何用AI的创新力量破题,有待日后大家一起见证。

另一方面,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本身,基础设施雄起等驱动力令发展不断提速,同时伦理问题加速浮出水面。若一味地追求速度,产业可能会驶向危险边缘。

例如互联网行业里较为常见的“大数据杀熟”现象,本质就是算法的滥用。从追踪行为数据开始,算法对用户进行管理、分组、识别,然后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给出不同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新用户的让利,也可能是老用户的剥削,但获利者都是平台。

还有被“困在系统里”外卖骑手,AI算法成为“监工”之后,一味追求效率而不断压缩外卖订单交易时间,侵犯骑手利益的事件引发了全民重新思考人工智能的伦理发展观。

回到本届人工智能大会,如何应对伦理风险和挑战,正是大家集中讨论的焦点议题。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幻与现实到底有多远?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薛澜在人工智能治理论坛做了主题报告,他表示:“如果人工智能的治理跟不上,不但有可能给社会带来各种风险,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制约AI本身的发展。”

对此,全球很多投身AI创新与实践的企业,都围绕治理议题贡献了诸多良策。例如,腾讯此前提出过可知、可控、可用和可靠的“四可”原则;百度也曾提出AI伦理四原则:安全可控,促进平等,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非取代人、超越人,为人类带来更多的自由和可能;商汤提出了技术安全可控、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均衡伦理治理规范,并倡导行业要秉承“发展”的人工智能伦理观

新技术的发展伴随着风险再正常不过,这是发展的必然,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大不相同,因此在谈论伦理治理时,要考虑普惠发展的目标,即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其二是在先进技术落地的同时,要考虑行业变革的快速性,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找出不同治理框架下的发展平衡。

此般内外并举的伦理发展观,可从根本上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4

写在最后

综上,为期三天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逛完,从展项到论坛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就像坐了一回过山车。

因为接地气的应用而来的落差,看到基础设施雄起而对爆发充满希望,听到科幻场景将要变成“现实世界”的激动,以及最后情绪平息后的冷静分析,起落之间走完了一个回环。

再回过头来想一想,电影是电影,现实是现实,或许从一开始大家就应该对人工智能多一份理性。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也应如是,追求速度与激情,更要尊重客观的发展规律。


赞助本站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