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佘晓晨
编辑 |
1
7月8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徐立在演讲中表示,如今的人工智能发展很快,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平衡各种治理框架,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治理政策。
“我们过去一直谈创新的范式,从归纳总结再到演绎推理,但是有了计算机之后演绎推理可以用计算机模拟,或者归纳总结可以用计算机做驱动算法。”
徐立在演讲中表示,这些是大家经常说的创新四个范式,但他认为,“真正的颠覆式创新都不是从这里来,是从天才灵光一现的脑洞或者猜想试验带来的。”
徐立提出,有了计算机之后,我们可以重新回答一下1950年阿兰图灵的问题“机器是不是可以思考?”或者说,“机器会猜想吗?”
他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一些领域,机器已经给我们人类非常好的样板,使得反向推动我们人类科学的进步。”
徐立称,随着过去20年来计算机的发展,最好的人工智能算法,过去十年对于算力的需求增长了接近100万倍,这是巨大的突破。而人工智能的算力大装置是推动猜想的因素粒子对撞机,就是在随机的可能性当中撞出新的粒子探索未知。
徐立认为,我们人工智能发展当中一大部分都是基于猜想完成的。他举例称,比如自动驾驶中很小的场景“自动泊车”,老司机经常可以总结出来泊车的规律,但是这些规律不能及时转化到计算机,计算机是自己演化出的一套规律,甚至科学家都无法用办法解释计算机倒车的逻辑。但他认为,这并不妨碍自动泊车在很多的场景落地。
无人驾驶也是一个例子。徐立表示,就是因为审慎地逐步应用开放场景,才能将无人驾驶的场景普及到大众,“未来拥抱这种场景的迭代,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研发出来技术的边界。”
此外,徐立提到,更复杂的应用是开放环境下的决策比如游戏,倒车还需要人的指导,而游戏的难度远高于倒车或者围棋,人类很难给出标准答案。“但在这一方面,机器的猜想已经给了我们出其不意的惊喜。”
总结来说,徐立认为,目前机器还没有完整地控制和迭代。商汤将以能够推动人工智能伦理发展的关键,秉持可控、绿色、环保、可持续、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伦理发展观。
“今天人工智能的猜想可能是牛顿的第一颗苹果,而上海的包容开放会长出更多的成果。”徐立称,要用人工智能的创新带动人工智能的普惠,让人工智能影响更多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