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左琳)近日,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设计成果归属问题引发热议。因“空间站‘飞天’舱外服”项目技术负责人罗建平从湘潭大学辞职后,于2020年进入湖南大学,湘潭大学和湖南大学均宣传称航天舱外服为本校团队设计。7月9日上午,现任湖南大学设计学院助理教授的罗建平在朋友圈发布一份“情况说明”。
罗建平回应称自己是该项目技术负责人,2016年1月该项目结题,进入实施阶段,他对项目方案进行修改调整。2016年7月从湘潭大学辞职后,他依然在航天部门和清华大学的支持下继续从事该项目的研究和改进。2020年进入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工作,在学校的支持下组建团队,继续完成该项目的实施与完善,并与航天部门联合成立“航天产品联合设计中心”,开展多项与航天服相关的产品设计研发。
“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我主动说明支持单位,并将媒体采访提纲和采访视频及时告知相关团队成员。”罗建平写道。
7月9日,罗建平发布在朋友圈的情况说明。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官网上,罗建平的个人简历显示,2016年8月-2020年8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攻读设计学博士,其间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基于人因工效学的太空舱外作业防护服人机交互界面模拟分析与原型创新设计研究“项目主持人,参与主导负责申请和完成该课题。
罗建平提到的“航天产品联合设计中心”,系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与合肥高新区太空科技研究中心于2020年12月10日签署合作协议建立的。
合肥高新区太空科技研究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研究中心没有参与此次新一代“飞天”舱外服的设计研究,与湖南大学的合作是商业往来,具体合作内容涉及商业机密,不便透露。
2020年12月10日,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与合肥高新区太空科技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航天产品联合设计中心”。湖南大学新闻网截图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识产权中心主任詹广律师表示,现在需要明确的是,舱外服最终究竟使用了谁的技术。如果湖南大学的确参与舱外服的研究设计,在宣传时只要明确区分哪些是自己的设计,不要侵入他人设计的部分造成误解,可能不构成侵权。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情况要等学校统一对外发布,目前罗建平的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另有一名设计艺术学院工作人员称,上述情况说明,确为罗建平本人所发。记者多次拨打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电话,截至发稿暂未获回应。
编辑 刘倩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