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快捷和技术先进为受访者主要感受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伟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指纹、人脸等为主的个人生物信息采集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并在生活的各个场景广泛运用。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发布了一项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4.3%受访者使用过人脸识别。从使用场景来看,主要用于手机、电脑等设备解锁(69.9%),银行支付、转账等(65.3%)。在使用的体验上,方便快捷和技术先进是受访者最主要感受,但也存在“被采集”“被刷脸”等不好的体验。
94.3%受访者称使用过人脸识别技术
“现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挺普遍的,比如公园、超市门口的测温系统,进出小区的门禁系统,还有火车站的身份验证,都会用到人脸识别。”北京市民李伟(化名)感叹,“感觉一夜之间,人脸识别就哪哪都是了”。
调查显示,94.3%的受访者使用过人脸识别技术。交互分析发现,00后受访者使用率最高,达到96.4%,80后最低,为92.5%。
在人脸识别的使用上,受访者表示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为手机、电脑等设备解锁和银行支付、转账等。
90后青年王子期(化名)说:“我现在手机就用的是人脸识别解锁,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使用了,省去了输入密码的步骤。”不过他也表示,就实际体验来说,不同品牌的手机对于人脸识别的灵敏度是不一样的,“有的需要反应一段时间才能解锁,还没有指纹解锁方便,说明人脸识别技术还有提升的空间”。
张璇(化名)是一名95后,她表示,除了用来解锁和支付外,她还体验过AI换脸等新玩法。她介绍,每当有重大节日,如国庆节、建军节等,有些手机App、微信网页等会推荐AI换脸的玩法,能把个人的脸换到不同的形象上,之前的建军节她就体验了一次,“觉得很有趣、很新奇,让人能够走进那段历史,融入当时的场景之中,增强体验感和荣誉感”。
数据显示,打卡/考勤(48.6%)、进出门禁(35.1%)、交通出行(21.9%)和官方登记(19.4%)等也是人脸识别技术重要的应用场景。
方便快捷和技术先进为受访者主要感受
90后王惠身处深圳这座科技之城,她谈到,从去年开始,公司所在大厦入口处的安检方式由刷卡验证变成了人脸识别,刚开始还有所疑虑的她,也逐渐适应了这种更加智能的方式。“以前忘记带门禁卡,还需要到前台登记,现在只要站在那1-2秒钟,就可以通过了,非常方便快捷”。
张璇也同样感受到了人脸识别带来的方便快捷。冬天的北京郊区十分寒冷,在外面使用手机输密码对她来说是一项考验,在解锁和支付的时候使用人脸识别,省去了手动输入密码的麻烦。
但李伟感觉目前人脸识别存在被滥用、乱用的现象,“被刷脸”的现象也日益普遍。他表示目前居住的小区,进出都是人脸识别,而且是唯一的进出方式,不想刷脸都不行。“前些天,我去附近的免费公园逛了一圈,进入也得刷脸,就觉得没什么必要”。
王子期也觉得过度使用人脸识别可能存在一定的隐患,他表示自己之前在支付的时候会用人脸识别,但现在把这项功能关了,换成了原始的密码,即使输入错误还能及时撤回,“这样更安全、更放心一点”。
此次调查以青年群体为主,其中00后占18.9%,90后占54.8%,80后占23.5%。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