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资源问题,已经摆在全球制造业的面前?
面对人口老龄化,日本通过立法来鼓励企业雇佣老年人,或将员工的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作为人口大国,我们是否可以模仿他们?
据央行网发文,2019年,我国老年人口占12.6%,劳动人口占70.6%,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占比将提高到26.1%,劳动人口占比下降到59.8%。
从计划生育干预,到未来老龄化、少子化的人口转型,我们的良策又是什么呢?
“全面放开计划生育!”
不少专家学者疾呼,他们担忧国内劳力人口会呈现断崖式下降,如果不全面放开,人口红利无从弥补,未来的经济还会一路看好么!
然而,面对经济压力,即便“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又有谁想多生几个孩子、又有谁愿意在家庭抚育条件不足的环境下,负重前行为国家培养未来的纳税人?
除了国家,目前也只有国家了。
“为什么不用智能机器人?”
随着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从科幻少年到科技大佬,无不在做机器人替代人力的梦,既然老龄化暂无良策,何不让机器人走进我们的家庭、工厂、市场,替人类去站街、摆地摊、养家糊口……
如果科幻能立刻实现,又何尝不是一件令人欣喜若狂的事呢,亲爱的机器人赶紧来吧,我也想坐拥几座金矿!
“企业可以利用智能机器人节税!”
来自某税收筹划公司的建议,由于人工成本不能产生进项,不能减轻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所以,如果购买机器人,则可以产生增值税进项。
以深圳某加工类企业为例,其劳力占比较大,每年需要承担的劳动力成本近3000万,公司的增值税税负较重,预计2022年该公司需要缴纳的增值税额为1000万元。
由于每年的人工成本和机器成本几乎接近,而且机器的工作效率比人工的效率会更高一些,所以完全可以考虑利用机器人来节税。
为什么机器人还不进入工厂劳动呢?
近日,在广东顺德碧桂园的工地上,有一大批智能化建筑机器人上岗了,包括结构类机器人、装修类机器人、辅助类机器人,以及用于工程建造的智能化设备。
据媒体报道,这批智能机器人不仅可以布料、清洁楼层、地坪研磨、外墙喷涂,几乎可以全天候工作,无论从效率还是精准都优于人工。
但是,目前能进入工厂取代人工,并工灵活操作、会沟通的机器人,还局限于程序本身和应用条件。
最大的难点在于,人工智能对工厂工作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很多会干粗活、重活的机器人,未必可以作为基本机器人工具,就别说替代人类了。
算算企业购买机器人能节多少税?
以上面的某深企为例,每年应缴纳增值税1000万元,购买机器人产生进项之后,每年公司应缴纳增值税1000-3000/(1+0.13)*0.13=654.87万,每年可节税345.13万。
然而,企业购买机器人,是否是最佳的税收筹划呢,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节税方案呢?
当然有,按照我国助残就业政策,生产加工类企业,通过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即可以享受国家增值税退税,如:
深企“琦轩实创”,安置健全聋友就业30人,每年节税316万元;
深企“持创捷宇”,安置健全聋友就业33人,每年节税348万元;
深企“宝鸿精密”,安置健全聋友就业128人,每年可节税1351万元。
那么,终极的问题来了!
我们期待的人口老龄化到底何时来,咱们生产企业目前的劳力还够不够,为什么咱聋人朋友们比机器人还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