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间,“中国量子科技第一股”国盾量子交出上市以来首份全年财报。因疫情等因素对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进度造成影响,国盾量子全年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减少48%,净利润为2948.86万元,同比下滑40%。此外,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超过两倍至495.26万元,但亏损扩大至1344.27万元。
年报还显示,2020年全年,国盾量子研发支出6089.5万元。在核心元器件、量子安全应用开发等方面,国盾量子的“密码服务平台”项目于报告期内立项并完成初步研发,已与中国电信集团进行对接,部署于电信“天翼云”并为中国电信集团的“安全通话业务”提供量子安全服务。
财报显示,国盾量子在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核心设备中新增了“量子卫星小型化地面接收站”,用于卫星-地面量子密钥分发。同时,报告期内完成了量子密钥分发(QKD)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此外,国盾量子还在年报中首次披露了量子计算科研仪器等领域的布局。公司表示,2020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计算领域相关专利授权,在仪器的通用性、稳定性、模块化和软件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研发出超导量子计算操控系统,实现了从实验室自研仪器到商业产品的转化。
2020年5月,国盾量子推出了第一版超导量子计算操控系统并实现销售,公司计划后续加大在量子计算等其他量子信息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和产业推广力度。
国盾量子同时公告称,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量子计算原型机及云平台”和“特种行业量子通信设备科研生产中心”,并推出覆盖公司半数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加码量子科技主业。按照计划,国盾量子的量子计算项目为先后研制两台高性能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样机,并开发与之适配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公司提示,量子计算虽然在某些应用问题上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真正具备一定规模的行业落地应用尚未出现,市场还处于培育期。
4月19日,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宣布量子计算云平台完成架构更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俊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量子计算云平台的两大核心为建立知识的权威性以及提供先进的量子计算实验平台,共同为量子计算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他还表示,目前制约量子计算发展最大的矛盾是高昂的设备投入以及技术难度和应用之间的矛盾。“对于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我们往往需要上亿元的投入,一台比较高端的量子计算机的原型机的建造成本可能需要上千万元。”李俊云表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晓波教授也表示:“量子计算相关的研发仍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还有很多的实验路径和技术难关需要大量的研究加以验证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