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机器人与人进行对话、协助客户办理业务,在商场迎宾导览场景等已经屡见不鲜。如何让机器人更符合人的需求?怎样丰富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4月16日,第八届上交会举行第三届中国国际服务机器人创新发展大会,不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就后疫情时代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上海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拓展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等话题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
“上海愿拿出金子般的土地”
“对好的服务机器人企业,上海愿拿出金子般的土地。”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戴柳说,上海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不缺基础研发能力,也不缺产业配套能力,更不缺市场推介能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上海正在大力发展五型经济,也注重五个新城的产业发力,机器人产业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能充分体现五型经济的应有之义,而五个新城发展需要动力和引擎,机器人这样的高能级产业责无旁贷。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建明表示:“2020年上海工业机器人总产量5.3万台,占全国规模的四分之一。在服务机器人方面,一大批细分领域的企业快速成长,崛起为新一代的产业生力军和技术策源地。”服务机器人企业的发展,仅仅靠组装集成是走不远的,一定要坚持核心部件和系统集成的双轮驱动,抓住重点方向进行突破,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一掷千金的投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届中国国际服务机器人创新发展大会现场座无虚席。
他说,一是要推进核心部件攻关,服务机器人对芯片算法、传感器以及智能模块等核心技术都有更高的要求;二是要扩展行业应用场景。服务机器人未来的市场非常广阔,要聚焦实际需求,努力降低成本,把看似高大上的机器人变成走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伙伴。
后疫情时代,机器人能做什么?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不少机器人企业产生新的思考。“疫情中,钛米消毒机器人给疫情中的医院提供了大量服务,疫情‘逼’得我们去考虑什么东西是医院真正需要的。”
在本届上交会亮相的消杀机器人,服务于智慧医院建设。
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骐说,相对于先进性,医院更看重可靠性、安全性。消杀服务对机器人而言其实颇有难度,消毒机器人不是把消毒液变喷洒出来就可以,“而是面对不同场景中的多重耐药菌、危险致命的病毒,如何通过消杀达到实际的效果。对于钛米来说要做到真正的合规。”
“弄两个机器人,帮医院做一点事,医院并不认可。”他说,机器人是企业生产的主体,但最终目的是要给医院提供信息化建设。疫情以后,“钛米要抓住新基建的趋势,在医疗领域做人工智能的排头兵。”
云迹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姚杰发现,受疫情影响,一些楼宇的空置率提升了。提升使用效率、实现智慧管理很有必要。他说,上交会云迹科技展出的服务机器人楼宇服务管理平台、智能送物机器人等一系列智能技术和设备,不仅打通了从楼宇大门到白领工位的“最后一公里”,更重要的是在疫情常态化大背景下做到了有效减少人群聚集。
应用于写字楼等场景的智能送物机器人。
未来,服务机器人还有着更多可能。上海电气集团首席投资官张铭杰透露,“工业领域是一块很大的蛋糕,是未来服务机器人的发展空间。”工业行业面临着节能、数字化等需求,服务机器人工业行业的市场更有前景。
本届上交会智能机器人展区,吸引了不少观众。
在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下半场,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王昕磊建议,机器人企业应该更偏向于自主研发的核心算法和控制系统,“这比实现简单的功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