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物联网金融是解决传统金融业风控困境的突破口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04-15 09:19:35   浏览:140372次  

导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方便了人们生活,使人们可以通过线上、APP办理各种业务,然而由于很多数据都是基于人为主动提交,真实却不一定可靠,所以无法从根本解决诚信问题,这也是P2P最终被迫叫停的原因:基于社交数据做模型,贷款违约率...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方便了人们生活,使人们可以通过线上、APP办理各种业务,然而由于很多数据都是基于人为主动提交,真实却不一定可靠,所以无法从根本解决诚信问题,这也是P2P最终被迫叫停的原因:基于社交数据做模型,贷款违约率非常大。

  而物联网金融有本质不同,物联网金融基于交易全流程,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数据客观、真实、实时、全面、可追溯。因此,物联网金融可以变主观信用为客观信用,将风险控制在最低。

  物联网金融的特点与价值

  物联网金融基于互联网,但又更具透明度和参与度。

  (一)从本质属性看,物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源于虚拟经济高速增长到一定规模后驱动的金融创新发展,如服务于虚拟经济基础建设的网络信贷、服务于虚拟经济交易的第三方支付等。而物联网金融建立在实体世界已有智能化的基础上,借助物联网技术整合社会各类经济活动,面向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

  (二)从运行机制看,物联网金融侧重“人-物-人”联系

  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侧重“人-人”联系,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直接完成金融交易活动,但无法准确评估交易对手特征,如P2P的用户获取、信用审核及筹资过程均在线上完成,给借款人隐匿、伪造和欺骗留下了空间,使坏账率大幅增加。而物联网金融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即时交流,人与人之间通过物的媒介间接完成金融交易,物作为客观性手段,可以对生产、销售等全流程进行精准评估,最大限度规避信用风险,可靠性大大提升。

  (三)从影响程度看,物联网金融催生新的金融模式

  物联网金融是物联网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其变革了金融的信用体系、服务体系等,带来现有金融体系的升华,产生了仓储物联网金融、货运物联网金融等新的金融业务,孕育了智慧金融等新的金融模式,未来将通过支持实体经济的物联网改造而催生更多新的金融范式。

  物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影响,以5G为首的,包括物联网、区块链等关键核心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焦点,同时也推动着金融科技发展模式创新。

  物联网作为金融科技应用最广的底层技术之一,通过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已不断应用于金融服务的各项业务中,物联网技术不断打破金融行业壁垒、创造新的价值。

  目前,物联网金融广泛应用于金融信贷、金融租赁、保险等多个领域。在金融信贷领域,物联网金融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抵押物状态,提高风控精准率;在金融租赁领域,物联网金融通过物联网技术对融资租赁标的物实时监控,确保设备安全、不被挪用,同时通过对生产设备的状态监控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确保企业正常还款能力,从而保证融资租赁机构的风控精确度。在保险领域,物联网金融促进了UBI车险业务的发展,通过车联网技术了解驾驶员驾驶习惯,与车辆信息、周围环境等数据综合起来,建立人、车、路(环境)多维度模型定价系统,给保险公司合理定价、精准获客、降低赔付率等带来帮助。

  尽管物联网金融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但其还未大规模发展,原因在于:

  1、业务模式多为定制,复制困难

  物联网金融项目因企业需求不同及数据权限归属问题,多为定制化项目,项目开发成本高,复制难度大,使得物联网金融的规模发展受到阻碍。

  2、资源、数据共享缺乏途径

  目前,受限于企业对于自身信息安全的保障,各金融机构间的金融数据互联互通还存在难度,无法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就意味着无法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风险概率,这也成为制约物联网金融规模发展的一大障碍。

  3、数据利用率低

  物联网金融产生大量数据,目前大多数情况下,只简单地利用状态信息数据,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处理数据,充分发挥数据价值,数据不能变现,成为物联网金融发展的短板。

  4、安全性问题仍是痛点

  安全性问题是物联网时代关注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金融领域的一大痛点,任何接入网的物联网终端都有可能面临安全问题,物联网金融的大规模发展必须解决安全问题。

  传统金融业的风控困境

  作为掌握国民重要经济信息的实体,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等传统金融机构相对于金融科技企业来说,风控要求较高,灵活性较差,门槛较高。金融科技企业运用信息技术,主要聚焦长尾市场,客户群体主要为长期被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忽略的小微企业和零散客户,但近年来逐渐向大型企业客户渗透,导致传统金融机构业务逐渐被侵蚀。因此,传统金融业面临着业务发展需要和风控要求高的双重困境,而传统金融机构风控的主要痛点如下:

  1、信息不对称

  风控的基础在于获取真实、有效、完整的信息,而金融信息一般呈分散化、碎片化特征,很难满足获取要求,主要表现为:不易掌握交易对手的真实经营状况、还款来源、融资用途、担保效力等,即与交易对手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此外,还有公司内部信息不对称:由于公司地理位置分布广、组织架构复杂,或者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信息交互不充分,导致风险信息传递不顺畅,风险管理效率和效果降低。

  2、时效性难掌握

  时效性在物联网时代已成为各企业竞争的主要要素之一,对于公众客户来说,习惯了互联网时代极致用户体验的客户更倾向于选择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对企业客户来说,融资速度就是金钱,甚至关系到企业存亡,时效的重要性不用赘述。而对于金融机构本身来说,每个项目留给风控人员调查和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多地搜集到有效信息,是做出准确决策的保障。

  3、成本压力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很多风控手段对风险防范可能都非常有效,但由于成本过高而无法实践。比如,作为债权人,查清融资人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企业间复杂的关联关系、隐性担保关系、异常资金往来等对风控都非常重要,但由于时间和人力成本压力,可能最后只能被动接受客户提供的资料及陈述,或仅做简单验证,从而使风险识别与判断受到影响。

  物联网金融破解传统金融业风控困境的途径

  物联网金融的出现,为传统金融业风控困境找到了突破口,“物联网+金融+实体经济”的模式促进客观信用体系的建立,将风险控制到最低,主要途径如下:

  1、海量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动产融资实时监管突破双重困境

  过去由于技术条件有限,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对动产融资业务非常谨慎,原因在于:传统动产融资过程中,其监管质量与准确性主要依赖于企业运营状况调研、调研人员专业水平、企业财务和信用状况、企业道德程度等较主观,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无形中给银行放贷带来较高风险,同时还使银行面临着抵押品难以量化、重复抵押、货权不清晰、监管过程不透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出现银行“不敢贷”、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供求明确却无法匹配的尴尬局面。

  而物联网金融可以帮助银行拓展中小企业动产融资业务,又能保障融资风险管控:物联网金融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借贷企业的生产、运营、物流等进行全方位感知监控,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从更大空间去监管动产的状态、降低动产虚假质押、重复质押等潜在风险,实现贷前客观调查、贷中智能监控、贷后实时管理的效果。此外,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建立金融机构内部信息共享平台,可以解决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因此,物联网金融可通过海量数据感知监控打破金融机构内外部信息孤岛,实现拓展业务和风险管控的双重需要。

  以某数据农贷场景为例,通过物联网金融实现金融机构全流程参与养殖户养殖过程,利用物联网设备对养殖场温度、湿度、禽畜数量全方位监控、物流运输全程追踪、销售数据全面收集,形成海量数据,从而全面感知监控。与传统注重贷款发放和贷款利率、贷中放任的方式相比,物联网金融更注重放贷过程中的资金管理和资金利用效率,在风险防控的定位上将养殖过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作为核心,通过全流程参与饲料厂、兽药厂、屠宰场的物流监控和电子合同,将欺诈成本显著提升。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企业规模、历史交易、固定资产等信息不再重要,而将风控着力点放在养殖全过程,形成管理、订单、保险、提料、收入等智能监控和交叉验证全流程,将放贷风险降到最低。

  2、打破时间维度,提升风控管理和金融服务效率

  物联网金融不仅从空间维度全方位提供海量数据,同时也从时间维度进行实时感知、传输和监控。对于风险管控来说,物联网金融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只能通过人为耗时调研的局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感知监控物状态、实时传输、实时分析,为风险管控人员准确并及时地提供第一手资料,能大幅度提高风险决策效率。对于金融服务来说,风险管理效率的提高,也促进金融借贷服务效率的提高,从而使企业客户融资效率提高;同时,物联网金融促进整个客户信用体系的建立,也会提升公众金融服务效率。

  以蛋壳公寓为例,如果微众银行引用物联网金融模式,通过智能门锁及时获取公寓入住率,通过入住率及时预知蛋壳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迅速做出风险决策,可能会适当降低其损失。

  3、数字化风险管控,解放时间、人力成本压力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使用传统手段详尽调查融资人财务、运营、信用等状况,时间及人力成本太过高昂,而物联网金融实现数字化远程实时风险监控,只需铺设物联网设备,通过系统实时分析得知风险状况,从根本上解决时间及人力成本压力。

  以某企业化工品动产质押场景为例,大多数中小型化工企业,通常租用仓库、采用第三方物流运输,固定资产资源非常有限。引入物联网金融模式后,通过物联网终端,实时监测化工产品的液位、料温、浓度、体积、标密、质量等信息,实时联网,将监测内容远程传输给平台,掌握动产情况,赋予动产以不动产属性,控制借贷风险。此外,金融机构可通过建立标准化流程,复制案例,将同一套平台和设备使用于其他同类化工企业,金融机构只需后台监管,无须人为信用测评,可大大解放金融机构的时间及人力成本。

  综上,可以看出物联网金融能解决大部分传统金融业风控困境,但安全性、可信度问题仍是目前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物联网金融与区块链结合或许能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物联网金融未来发展展望——与区块链结合

  虽然物联网金融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传统金融业发展,保障其风险管控,但由于定制化业务模式、数据资源缺乏共享途径、数据利用率低、安全性问题等原因,物联网金融并没有呈现爆发式增长,未来物联网金融的规模化应用是否应结合其他辅助技术,区块链或许是其中一项重要技术。

  1、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结合,助力普惠金融

  想象一下,未来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某一天,你去商场买东西,付款时,原本笑嘻嘻的营业员忽然严肃地对你说:“对不起,这些钱你不能用,它附加了慈善捐款的签名,只能用于慈善物资的购买。”这就是数字货币的使用场景,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管理数字货币钱包地址、监管交易信息,做到交易可追溯,最终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2、区块链智能合约,促进大数据共享联盟建设

  区块链的特点,决定了其天然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物联网金融与区块链相融合,可构建物联网金融区块链联盟,将金融机构、融资企业、监管部门等数据供需方通过可信证书加入大数据共享与交易联盟网络,认证通过即可访问大数据中心数据。细化来讲,区块链技术通过智能合约对金融风控场景事件进行逻辑、时间、身份等条件限制,进行建模编写,利用智能合约监测并触发执行,同时,可对资产等敏感信息通过公钥密码技术进行加密,所有参与者共同维护大数据共享与交易联盟的公共账本,建立信任机制,保证信息安全共享。

  3、区块链溯源机制,全面利用数据、保障交易安全

  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金融结合,保证了企业业务全流程信息的完整性、不可变更性和安全性。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能够登记和验证物联网设备,这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可以看到微控制器等产品的原产地,确保它们不会被入侵或受到其他损坏。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整合并实时反映所有环节信息的真实动态,其“共享账本”的特点,能防止信息篡改,使得无论是金融机构、借贷企业还是监管部门都不能随意操控数据,各方的交易行为也是加密不可改变的。所以,区块链技术保证了所有数据利用效果的同时也保证了交易的安全。

  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可快速拓展物联网金融仓单质押模式,根据仓库位置、货物信息等仓单信息,通过区块链技术对其锁定和激活报警,当仓单处于锁定状态时,对仓单下的任何货物进行未经许可的非法操作时,系统就会发出警告信息,有效解决目前虚开、重开仓单等问题,使实物监管融资变得更加规范、便捷、高效和安全,大幅度保证融资安全、提高融资效率。

  虽然,区块链技术对于物联网金融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物联网技术本身的发展,以及运用其他辅助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安全技术等,都会对物联网金融的规模化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使物联网金融不再是部分企业的定制化项目,而在金融业全面普及。同样,安全问题也是制约物联网金融发展的一大因素,区块链能否有效解决安全问题、区块链可扩展性解决方案、多重签名技术能否抵御黑客攻击,还需时间验证。

  (作者吴凡,来自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中心)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