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遭遇疫情冲击,科大讯飞(002230.SZ)去年还是实现对业绩的回补。4月7日晚间,科大讯飞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0.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6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48%。
一位接近公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科大讯飞的业务开始在后疫情时代发力。目前,人工智能已经从核心技术的算法创新的关键时期,到了典型行业的试点应用突破,现在开始进入到大规模应用阶段,用人工智能可以给教育和医疗等民生事业补短板,解决社会刚需问题。
今年2月3日,公司披露最新业绩预告,由于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企业经营持续向好,2020年度累计净利润为12.29亿元-13.93亿元,同比增长50%-70%,人工智能应用正式迎来红利兑现期。
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入局者众多。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目前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语音语义应用主流供应商包括腾讯、百度、阿里云等互联网巨头,也包括科大讯飞、思必驰、拓尔思以及捷通华声等AI公司,分布在医疗、教育、公检法等诸多细分赛道。
上述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人工智能基础领域的研究中,国内企业在数据的共享、场景落地的速度上还有不足。而疫情首先加速教育和医疗的刚需落地,场景中的数据会帮助人工智能在这些行业中应用更好,由此形成相互迭代,重点产业在技术和商业互哺下实现发展。
此次业绩快报数据,接近此前预告上限。对于业绩增长,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发展,公司源头技术驱动的战略布局成果不断显现带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当天同时披露的还有今年一季度业绩快报,预计2021年一季度归母净利1.25亿元1.4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疫情导致项目现场交付以及验收受阻,公司曾在去年一季度出现上市后首次单季亏损。此后,随着复产复工的推进,公司在二季度中标合同额同比出现快速增长,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96亿元,增长60.79%。
华安证券研报认为,科大讯飞已经逐渐从人工智能1.0阶段的大规模研发投入、行业探索阶段进入到人工智能2.0的规模商用、红利兑现阶段,有望在优势赛道逐步形成“数据-算法-产品”的闭环,构建“刚需+代差”的竞争优势,产生标杆案例、应用成效、标准化产品,从而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