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目前中国普通消费者中,不少人都对光刻机和芯片制造颇为关注。
只要深入了解,就能看到现阶段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受制于人的窘迫。这是摆在中国制造业从大变强之路上,最难越过的大山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中国制造业领域,不仅仅是在芯片方面受制于人,在工业制造的关键设备上,同样被海外企业高度垄断。
这个关键设备正是工业机器人。
自1954年全球首台机器人诞生以来,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就率先建立起了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
得益于日本关键零部件制造业强硬的技术壁垒、以及德国原材料、系统集成领域的优势,两大发达国家的机器人产业一直掌握着大半全球市常
时至今日,世界高端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仍然被来自日本、欧洲的四大巨头垄断。
公开资料显示,
这
“四大家族”则是日本发那科、安川,以及德国的库卡、瑞典的ABB。
其中日本发那科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笔者了解到,
早在
2008年时,发那科就凭借超20万台的机器人出货量稳居世界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
“四大家族”不仅在全球市场中名列前茅,更垄断了超过90%的中国市常国产机器人制造企业的生存空间,只有5%左右。
根据华创证券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不足
30%。
要知道,相比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工业高度智能化的如今。
因此,我国亟需在工业机器人的制造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但面对高端产品线的全面失守,我国机器人产业被笼罩在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的阴云下。
同时,还要面临人口老龄化、用工成本增加、工业需求增长以及海外的技术封锁和打压。
不过,有压力就有动力。
更何况,
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
2025年我国市场规模将达到1463亿元。
广阔的市场前景会进一步激发中国企业的研发热情。同时,我国机器人制造企业也应该多多学习一下日本、德国等行业巨头的发展思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谛林 审核/子扬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