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资本加持,百度对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能汽车的研发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文/番茄酱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百度即将二次上市,只不过定位从16年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变成了如今“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AI公司”。
财报数据很好地证实了百度的身份转换。根据百度前不久公布的2020年Q4财报,百度的营收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广告收入占比在下降,而非广告收入占比同比增长了52%。数据变动背后,是以智能驾驶为代表的AI业务正在成为百度的下一个增长引擎。
事实上,财报上的变化只是冰山一角。正如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所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百度对AI的布局,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此次回港二次上市,意味着百度在根本上完成了由搜索帝国到AI帝国的凌空一跃。
而资本市场对百度的华丽转身有些后知后觉,到2020年下半年,才终于开始正视其估值:
2020年底,百度最高股价达到354.82美元,涨幅超过150%,市值最高时突破了1100亿美元。同时,国际投行瑞穗在最新的一份研报中,将百度的自动驾驶业务估值上调至400亿美元。
而美东时间3月11日盘前,百度正式披露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招股书,宣布将于3月12正式公开招股后,百度美股开盘大涨近7%,报收272美元。
此前,同样是二次上市招股首日,阿里仅有1.47%的涨幅、京东仅有0.22%的涨幅。相形之下,百度股价近7%的涨幅,意味着资本市场开始醒悟此前对百度价值的低估:在接下来的AI时代,谁拥有AI核心技术,谁就代表着未来。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深耕,百度早已成为了我国AI赛道的头部玩家,已具备全栈式的AI能力。如果说此前十年,都是百度在AI领域潜心深耕的十年,那么近两年,该到百度“一举成名天下知”,收获耕耘成果的时候了。
毫无疑问,作为“AI第一股”,在资本市场眼里,以Apollo为代表的AI业务是百度的新增长引擎和中长期发展的内驱力,有着巨大的增长潜能。那么,以Apollo为例,具体剖开来讲,百度AI业务的想象空间到底在哪里?
一、Apollo何以成为新增长引擎:高市占率,商业化加速
提到Apollo,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自动驾驶但实际上,除了自动驾驶外,Apollo还有智能交通和智能汽车两大核心业务,与自动驾驶一起,共同构成了汽车、驾驶领域,Apollo的智能化矩阵。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交通和智能汽车已早于自动驾驶做到了批量落地,而自动驾驶的落地也不断加速中,寓于三者中的商业化前景,正是百度估值脱离低谷期,一路狂飙突进的原因,这也应和了1995 年,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 Inc.)提出的“技术成熟度曲线”:
一项新技术诞生伊始,总会经历资本疯狂涌入的“泡沫巅峰期”,随后,这项技术暴露出各种问题:不满足预期、无法量产等,进入“泡沫破裂低谷期”。而低谷期后,技术进入“稳步爬升期”认清此科技的局限,与此同时,可持续存活的经营模式逐渐成长。
最后,技术进入“规模应用期”:在此阶段,新技术的价值与增长潜力被市场实际接受,落地模式也逐渐成熟。
客观来看,Apollo正处于稳步爬升期与规模应用期的交界点:随着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和智能汽车领域技术的不断落地、商业化前景日趋清晰,行业逐渐迎来规模应用的爆发期。
先说自动驾驶的落地状况。一方面,在自动驾驶乘车服务方面,百度Apollo加速落地:去年以来,百度ApolloGo服务陆续在长沙、北京等城市开放,作为全球唯一在多城开展Robotaxi与Robobus运营的出行服务,已接待乘客超过21万名,未来3年还将拓展至30城。
这意味着自动驾驶出租车不再是一件炫技的精致展品,规模化运行、打入出租车市场指日可待。正如李彦宏对Robotaxi 的判断:
“智能驾驶技术的迭代在加速进行。每更新一代,成本大约会下降 30%-50%。当成本下降到一个阈值,就会触发 Robotaxi 规模化运营。”
另一方面,随着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快速赋能,Apollo与开发者在多个场景,完成了多样化的“新物种”创新,在局部进行商业化运行,例如,阿波龙自动接驳小巴与新石器无人作业小车方案落地更多车型,比如招手即停、灵活贩卖,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新石器零售车。
这证明了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能力:哪怕一时不能大规模推开,也能“在攀登珠峰的同时沿途下蛋”,赋能物流、清洁、零售等场景,在限定范围内实现商业化。
再说智能交通的商业化情况。在新基建下,Apollo开启了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商业化之旅:
什么是智能交通?如果说自动驾驶是“聪明的车”,那么智慧交通就是致力于建设“聪明的路”,或者说,给每辆车配一个开了“天眼”的交警,站在上帝视角疏导交通,分配道路资源。二者协同下,可以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因此,近两年,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智能交通领域的新基建:去年5月19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表示:“将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稳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构建‘新基建’的应用场景。”
这加速了百度智能交通的商业化:政策指导下,交通新基建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而百度作为智能交通领域的头部玩家,少不了与政府进行to G向的合作,开启了“签约到手软”模式。仅去年8月,百度Apollo旗下子公司阿波罗智行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中标“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面向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采购人为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金额接近4.6亿元。
事实上,智能交通的大面积落地,对于Apollo的商业化,是一石二鸟之举:一方面,让Apollo营收增长,另一方面,车路协同将大大提升无人车的安全性,推进自动驾驶落地,使Robotaxi大规模商用成为可能。
再说说智能汽车的商业化情况。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汽车智能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车企对智能化技术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这就要求百度等有技术实力的AI头部玩家为其赋能,为车企提供“智能大脑”。
Apollo推出了软硬结合的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为车企赋能:围绕车内空间打造的智舱,高精地图为主的智图,自动驾驶降维为车企赋能的智驾,统筹全局的大脑智云。通过与车企合作,这四方面的技术商业化呈遍地开花之势:
拿智舱来说,Apollo智舱与超过70家车企的600款车型展开合作,已实现超过100万台的小度车载OS前装量产搭载;而智图的市占率排在全国第一。
所以你就会明白,百度财报里52%的非广告收入增长来自哪里Apollo为代表的AI商业化之“星星之火”,在不断扩散、弥漫,并将呈现燎原之势。
那么,Apollo凭什么成为汽车、交通领域的“最强大脑”?换句话说,Apollo凭什么有这么高的市占率?
二、“业界之光”Apollo,解决行业痛点
事实上,在AI领域,靠讲故事、包装是立不住的:实力才是硬道理。百度Apollo能有优秀的商业化成果,要归功于其在技术、产业链等方面的日复一日的积淀。最重要的是,百度高大上的技术不是炫技,而是真的奔着解决行业痛点去的。
先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百度绝对属于我国的先入局者和头部玩家。自动驾驶的痛点是什么?是落地难。
知乎上前几年有一个问题:“自动驾驶什么时候才会凉凉,估计还要多久”,截至目前,已经有85.5万浏览量。
提问者的质疑,也代表了很多人心中自动驾驶的归宿无法落地。而近几年,随着技术发展,Apollo Go的落地,让百度亲手打破了“自动驾驶无法落地”的魔咒。
不止如此,百度解决行业痛点的野心不至于自动驾驶,而是整个智能交通生态。百度深知,自动驾驶要想大规模落地,光有“聪明的车”还不够,还得有“智慧的路”。
因此,在智能交通领域,早在2016年,百度即开始布局“车路协同”全栈研发。
去年4月,百度推出成熟的“ACE 智能交通引擎”,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构建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现代化智能交通体系。
百度的成果得到了业界认可被称为国内外第一个车路行融合的全栈式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是中国特色智能交通建设的最优解。
而智能汽车方面,百度也解决了车企最迫切的需求:不仅有其他技术型企业的车联网、高精地图等业务,还把自己的自动驾驶优势,通过降维的方式“让渡”给传统车企。
如Apollo智驾公布的百度L4技术在私家车上的量产规划,以领先的AVP (最后一公里的自动泊车)解决方案为起点,为车企解决“最后一公里”取车、停车问题。
这无疑是奔着解决主流车企的行业痛点去的:“最后一公里”是汽车领域的一大痛点,即取车时找车及还车时找停车位影响用户体验。而自动驾驶真正实现了从“人找车”到“车找人”的转变:
一方面,能够扩大车辆运营半径,服务更多用户,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站点间及车辆充电的自动调度,从而节省人工成本。同时,可以将汽车停车点设在较偏远的位置,降低停车位的租用成本。
那么,随着百度二次上市,资本加持下,百度Apollo将往何处去?
三、Apollo的「下一站」
可以预见的是,资本会激发出Apollo更多增长潜能。
首先,业务上,百度将加速打造本土化的智能驾驶方案,自动驾驶“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形象将不断夯实。
据聆讯资料,在诸多业务中,百度重点提及了智能驾驶业务,表示将通过提升L3与L4自动驾驶技术、与更多的汽车制造商合作为更多的乘用车赋能、改进模拟模型以提高解决方案的精准有效程度等多种方式,提升智能驾驶的进展以及商业化。正如第二届百度Apollo生态大会上,李震宇表示:
“交通产业和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一遇的大变革。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新基建、智能交通、交通强国战略,取得了巨大进步。Apollo聚焦‘智能’,通过智能化帮助车企造好车、帮助政府修好路。”
其次,百度的估值会不断水涨船高:事实上,对比同赛道Waymo、cruise等估值,Apollo存在被低估现象。
今年1月19日,市值超过1.6万亿美元的微软,正式投资超过20亿美元给通用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Cruise,使得Cruise的估值从2019年的190亿美元飙升至300亿美元,这个估值应该是接近Waymo的保守估值了而摩根士丹利对Waymo的估值甚至达到1050亿美元。
在技术并不逊色这两个国际自动驾驶公司的情况下,百度Apollo单自动驾驶业务就约等于300、400亿还不算百度的智能交通与智能汽车业务。所以,随着Apollo真正实力的不断展露,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有望水涨船高。
最后,资本赋能下,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智能交通的商业化也会不断推进。
据百度招股书,百度本次上市融资的用途将用于持续科技投资、促进以人工智能为主的创新商业化、以及进一步发展百度移动生态、实现多元化变现等。
其中很大一部分,百度拟用作持续科技投资,并且促进以人工智能为主的创新商业化。包括吸引及留用人才、通过开发更多AI能力、提升智能驾驶与其他增长计划的发展与商业化、投资AI芯片及扩展信息科技基础设施、收购及投资其他企业。
事实上,百度一向注重研发,2020年百度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总营收的18%。而有了资本加持,百度对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能汽车的研发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可以确定的是,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百度正在拥抱它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