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马越
编辑 | 牙韩翔
1
今年央视315曝光的案例,大概让所有进入过线下购物场所的人心头一惊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你承载了个人信息的面部影像,已经通过商家的人脸智能识别摄像头,悄悄被记录、分析和存储。
央视记者在全国多地先后调查了20多家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商户,包括科勒卫寓无锡宝马汽车4S店、港汇恒隆Max Mara专卖店等地,所到之处,人脸识别信息均被偷偷获龋央视曝光的人脸识别系统的生产公司包括苏州万店掌公司、上海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雅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根据央视的报道,科勒卫浴已经在全国上千家门店安装了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万店掌”摄像头,消费者只要进入了其中一家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被摄像头抓取并自动生成编号,而以后消费者再去哪家店,去了几次,科勒卫浴都会知道。
苏州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薛经理称,他们平台目前拥有的人脸数据量已经上亿。
商家为什么要用人脸识别摄像头来“监视”消费者?
事实上,商家使用人脸识别摄像头是用于所谓的“精准营销”。
线下零售店普遍存在的痛点是,与网店不同,线下门店无法有效利用线下流量。线下数据单一而隔离,不同实体商家的用户数据无法打通,线上线下数据割裂。比如说在传统的线下零售中,一个顾客进店,商家是无法知道他以前有没有来过、来过几次、是否有消费意向、有什么消费偏好等等。从而导致想要精准地向一类顾客推销难度很大,广告发放效率低、转化率低,从而导致广告效果无法统计。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商家获取消费者信息的一个新数据源。
一旦被抓拍,同一个人就会生成一个独有的“Face ID”。人脸识别除了可以做人群流量监控,还可以通过摄像头里面采集的影像,辨识一些生物特征,比如性别、年龄等等。在央视的报道中,在一些人脸识别设备的后台,可以清楚地看到顾客的人脸信息、性别、年龄,甚至还有此时此刻的心情。同时系统还为商家提供了“标签”功能,可以将某些特殊人员加入黑名单,比如同行、记者、职业打假人。
人脸识别摄像头记录的消费者信息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有了人脸识别的信息,商家就能更容易地分析判断客户知悉每一位到店顾客消费记录、购物偏好等信息、关联消费数据、消费总额、客单价、常购商品,最近到店时间、频次等等。
上述涉事的苏州万店掌公司的陈经理表示,人脸不戴口罩,智能摄像头的人脸识别率在95%左右,而戴口罩的话,识别率在80%-85%左右。
2020年12月,曾经有一则济南购房者戴头盔去看房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据媒体报道,目前国内有80%以上售楼处安装有人脸识别系统,开发商把人脸识别系统用于判客,以此识别购房者的类型,这是为了分辨购房者第一次到售楼处是自访客户还是中介带来的渠道客户,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给渠道商佣金。
但最关键的问题的就在于,作为被收集人脸信息的消费者,毫不知情。
在央视记者先后调查的全国不同商户中,没有一个商家明确告知,征得同意更是无从谈起。而上述多个智能摄像头设备制造公司也表示,人脸信息是在消费者无意识的情况下抓龋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规定,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也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收集个人信息,应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等规则,并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
2021年正式实施的《民法典》第1035条明确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征得该自然人或者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致命的是,人脸信息属于个人独有的生物识别信息,目前已经成为很多用户的支付密码、账号密码等,由于用户无法更改自己的人脸信息,一旦泄露,将严重威胁用户的财产隐私安全等。
人脸识别应用的泛滥,一方面出于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出于商业前景考虑,无论是互联网大公司、传统安防公司以及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都在这一领域大举投入。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超过6500家人脸识别相关企业。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比高达9成。另外,我国约22%的人脸识别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技术较为先进的公司会提取面部的特征值来替代原始照片,这些特征值是匿名性数据,经过加密处理后即使被泄露也无法重新定位至某个具体的人。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
但不少公司,包括央视曝光的上述公司在内,都是直接收集和存储原始的面部信息。这对于用户来说,隐私泄露的风险大为提高。
正在审议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是我国首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立法。其中规定,要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收集敏感个人信息要经过个人单独同意,向个人告知处理敏感个人信息的必要性以及对个人的影响。
而以目前的状况看,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造成的个人信息暴露的情况不容乐观。眼下,人脸识别行业还处于技术跑在监管前面的境况,而目前多方也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尽早划定红线,用法律规范约束这一技术的大范围滥用,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和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