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陈维城)个人信息保护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权益,3月3日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的消息显示,《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3月7日晚间,新京报举办“2021两会新京报经济策之个人信息保护”论坛,邀请代表委员、与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收集例如人脸识别信息、精准定位、通讯录等信息时,企业如何应用和如何保护信息?哈出行信息安全负责人、数据安全与合规专家薛勇认为,从行业业务发展的角度看,人脸识别要比传统输密码或者验证码便利。为什么人脸识别这么火,从长远来看,就是因为便利性,所以立法很重要。从我们业务发展来看,哈出行四轮车业务,要验证司机的身份,比如犯罪记录都需要人脸的识别,以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这是业务发展的必要性。蚂蚁呀嘿的软件火热,以及前两年流行的影视剧人物换脸。除了信息安全以外,我觉得更多还是对个人的名誉的影响。
“如今行业平台把人脸当做密码来用,平台上有个人账户,通过识别人脸,就可以使用账户。但人脸与个人姓名、身高、长相一样可以公开。所以人脸识别作为密码有安全隐患。未来,我们是否可以从技术上考虑,把当前采集到的人脸信息进行相应保护,从密码功能转为账号功能,这样也能快速识别账户,同时安全问题大大降低。”薛勇表示。
薛勇提到,个人人脸信息属于生物特征,与其他个人隐私信息一样需要保护。在哈出行收集到人脸信息存在服务器里,所有的图片都加密。用户查询时,身份不通过就查不到。图片链接都是加密,司机注册时,提供驾照、身份证图片,哈出行都加了水印,即使转发,都知道图片来源。这些保护措施都比较通用,一般大企业基本没有问题。
编辑 徐超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