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机器人在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机器人的国产化,尤其在高端机器人领域的自研程度,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落后欧美15年
在机器人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莫过于工业机器人。无论是生产线上类似于搬运等苦力活儿,还是利用机械手完成许多高精度工作,很多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已经离不开机器人的助力。
根据中投产业院的调研数据,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588.7亿元,而工业机器人的占比更是高达六成。在世界范围内,有43%左右的工业机器人产能被中国市场消化。
面对国内市场如此大的需求量,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呢?据悉,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生产工艺掌握在日本、瑞士和德国的“机器人四大家族”手中。国内机器人市场70%以上的份额都被这“四大家族”瓜分,而且国内相关技术落后于欧美机器人市场约15年左右。
这样的数据对比无疑是“触目惊心”,国产机器人的崛起已经刻不容缓。
弯道超车较困难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机器人被被列为需要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反观国内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弯道超车还是比较困难。
在国内的工业机器人领域,“低端制造”的帽子始终没有摘掉。虽然国内拥较高的生产能力,但国内的机器人厂商基本都集中在下游产业链,根本无法触碰到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精密机械等上游部分的生产。
因为缺乏核心技术,国内众多机器人企业只能选择进行组装和代工业务,这更是进一步降低了利润率,最核心的议价权更是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此可见,加紧自主研发、打破欧美在机器人产业链的上游垄断成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实现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的国产化替代,才是降低成本并提高利润的有效途径。
据悉,目前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替代已经有了一定进步,但在性能方面与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写在最后
业界分析指出,未来十年将是国内机器人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服务机器人,中国市场均有着巨大的需求。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未来国内市场终将迎来100%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产品。
文/禹汐 审核/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