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加码工业机器人业务 埃斯顿拟定增募资不超过8亿元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01-24 15:28:37   浏览:14088次  

导读:本报记者 曹卫新 实习生 朱琳煜 近日,埃斯顿发布了《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并募集资金不超过8亿元,用于标准化焊接机器人工作站产业化项目、机器人激光焊接和激光3D打印研制项目、工业、服务智能协作机器人及核心部件研制项目...

本报记者 曹卫新 实习生 朱琳煜

近日,埃斯顿发布了《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并募集资金不超过8亿元,用于标准化焊接机器人工作站产业化项目、机器人激光焊接和激光3D打印研制项目、工业、服务智能协作机器人及核心部件研制项目、新一代智能化控制平台和应用软件研制项目、应用于医疗和手术的专用协作机器人研制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募投项目整个其实就是为了夯实我们的‘护城河’,把‘护城河’建的更宽。”谈及本次定增计划,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时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募投项目主要是关于焊接机器人的产业化以及核心部件、应用技术的研发。我们会持续在技术部分加码,针对下游更多应用场景展开应用开发,并扩充焊接机器人产能,进一步开拓市常”

研发投入夯实技术领先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埃斯顿现有核心业务覆盖了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到机器人集成应用的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构建了从技术、成本到服务的全方位竞争优势,被福布斯评为中国“2020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五十强企业。

作为首批通过“中国机器人”认证的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埃斯顿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较强实力。除了自身的三大研发团队外,公司还拥有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智能核心控制部件及解决方案、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方面的技术专家支持团队,并与多个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研发合作。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有软件著作权191件,授权专利429件,其中发明专利142件,已经申请尚未收到授权的专利有147件。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06亿元、1.68亿元和1.94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2%、11.49%和13.66%。

采访中,时雁告诉记者:“2020年上半年,公司刚并表Cloos(位于德国的一家焊接机器人企业),综合算下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8.20%。但未来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的绝对值肯定会越来越多,占营收的比重将继续保持在10%左右。”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通常与车间员工隔离,以确保人身安全。随着标准化结构、集成一体化关节、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完善,工业机器人的人机协作能力逐渐成为全球企业的研发重点和待突破领域,工业机器人正向着小型化、轻型化、柔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类人精细化操作能力不断增强。

记者了解到,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埃斯顿在运动控制和伺服系统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储备。近年来,通过收购全球焊接机器人领军企业Cloos、全球前十运动控制系统品牌TRIO、战略投资微型伺服及康复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企业BARRETT和机器人三维视觉技术Euclid等公司,埃斯顿在品牌和技术上已初步完成国际化布局,为未来机器人发展的新趋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加码工业机器人业务布局

焊接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应用领域,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力设备等行业应用广泛。据悉,公司收购的Cloos为全球机器人焊接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可为客户提供从焊接机器人、焊接电源、焊枪、激光定位及传感、自主焊接工艺自动编程软件等全系列产品和服务。公司拟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实现Cloos焊接机器人的国产化、标准化和批量化,拓宽公司产品广度。

“我们的第一个募投项目标准化焊接机器人工作站产业化项目,属于新建产能。”时雁告诉记者:“收购Cloos之后,公司将Cloos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和自身对国内焊接机器人市场的理解相结合,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焊接机器人产品。目前有少部分初期产品推出,能看到比较好的订单状况,但没有专门针对焊接机器人的具体产能,本次募投的标准化焊接机器人工作站产业化项目就是我们跟Cloos整合后的焊接机器人产能项目。”

据了解,本次募投项目还可以增强公司机器人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性能水平,布局细分医疗领域,助力公司打造以“自动化软件”为核心竞争力的软硬一体化企业。

“2021年公司在机器人板块定了冲击万台的目标。我们判断工业自动化这个需求是长期刚性的,如果说2021年万台目标能够达成的话,我们认为‘2025年进入全球机器人第一阵营’的战略目标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基矗”时雁表示。

“在人力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呈现稳步需求递增的局面。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成为政策支持的方向,各种技术融合大背景下,工业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将在未来进一步提升,这些都利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工业机器人的大头其实是造车业,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向我国转移,尤其是特斯拉这样的工厂更加推崇自动化,可以预期未来工业机器人需求将迎来爆发。”

(编辑 李波 上官梦露)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