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晶泰科技创始人马健:AI制药研发让人看到国产创新药未来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1-01-14 09:41:16   浏览:5723次  

导读:从量子理论到生物医药研究,马健跨了个大行。 2015年之前,马健还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数值模拟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在国际刊物上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 2015年,马健与人联合成立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

晶泰科技创始人马健:AI制药研发让人看到国产创新药未来

从量子理论到生物医药研究,马健跨了个大行。

2015年之前,马健还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数值模拟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在国际刊物上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

2015年,马健与人联合成立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策划及运营,参与并监督产品开发工作。如今他参与申请的公司核心发明专利38项、PCT专利28项、美国专利7项,是中国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的代表人物。

新冠疫情发生后,马健迅速组织建立科学家研究小组,对病毒感染宿主机理进行分子层面的研究,在10天内完成2900多个药物分子和超过10000个中药成分的活性筛选,为病毒预警和防治、及药物开发提供基础研究和数据开源支持。

晶泰科技创始人马健:AI制药研发让人看到国产创新药未来

所创公司5年已全球领先

“让人类科技同病魔和时间赛跑”

公司成立以来,有两个话题性的事件让马健印象深刻。

2016年的阿尔法狗战胜人类围棋手,社会各界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力量,呼唤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随后,一大批着力研究人工智能的公司拥进这个行业,助力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

2018年,电影《我不是药神》热播,让国人认识到特效药在国内面临的窘境。晶泰科技组织公司员工共同观看了这部电影,其中一句电影台词让马健每当想起来就感触颇深,那就是“我就想活,我有什么错!”

“生命科学和医药研发是人类科技同病魔和时间的赛跑。”马健说,多年以来,各个大型药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去做药物研究,但是一款新型药品的上市通常要花费15年左右的时间,平均投入资金需要26亿美元。

这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和长周期的行业。马健介绍,尤其是近些年,无论是大型跨国药企还是国内创新药物研发药企的医药研究的成功率和回报率都在逐年下降,越来越难找到快速治病救人的药物。“所以对于技术的革新和呼唤来自于人类求生的本能,我们看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对药物研发具有很好的加速作用,虽然这个过程是曲折和漫长的,但是我们看到了未来。”马健说。

经过5年的发展,晶泰科技已经成长为一家世界领先的以计算驱动创新的药物研发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基于最前沿的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技术,开发出全球领先水平的药物固相预测与筛选平台,且通过了信息安全认证体系ISO27001。

平台的晶型预测服务已得到来自Pfizer(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全球药企排名第一)、BI(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德国药企排名第二)、Eisai(日本卫材株式会社,日本药企排名第二)等多家全球制药50强企业的长期订单和高度评价。

晶泰科技创始人马健:AI制药研发让人看到国产创新药未来

用AI助推国产创新药研发

“希望实现药物研发全流程优化”

长期以来,国内药物研发以仿制为主。从2012年到2019年,逐渐的走向了更加正规更具有创新要素的时代。

晶泰科技自成立以来就将科技、创新等作为公司药物研发的抓手重点推进。马健说,众多国际国内创新药研发公司都在围绕着药物研发的靶点发现、化合物的设计、临床研究以至临床人体实验等各个阶段进行积极努力。“我们也希望从一个局部切入进来,最终实现药物研发全流程的优化。”马健说。

为此,晶泰科技大力组建人才团队开展医药研究。2018年,晶泰科技在深圳龙华区AI制药研发行业率先成立院士工作站,并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国钟、美国工程院院士陈红敏加入,为公司更好的引领行业发展、打造AI制药专业性领军企业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2020年获批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人工智能与化学药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深圳公司全职员工105人,团队包括来自学术界、IT、医药产业界的人才,其中,博士33名(已认定深圳市高层次人才20人),硕士34名。

目前,晶泰科技获得风险投资近5亿,投资方包括了红杉资本、Google、腾讯、中国人寿等顶级投资机构,晶泰科技将利用好腾讯和Google等股东的AI战投资源和Pfizer等世界级药企客户的工业资源,并结合自身的人才优势、团队优势,力争成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第一家盈利的头部独角兽公司。

参与新冠肺炎疫苗研发

“10天完成2900多个药物分子和超万个中药成分活性筛选”

新冠疫情发生后,马健迅速组织建立科学家研究小组,调集云端的巨大算力,对病毒感染宿主机理进行分子层面的研究,为病毒预警和防治及药物开发提供基础研究和数据开源支持,在10天内完成2900多个药物分子和超过10000个中药成分的活性筛眩

马健认为,“疫”和“病”是不同的,两者的应对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疫”是未知、恐惧和传播的焦虑,面对疫情最有效的还是通过甄别、隔离进行控制。“我们说科技抗疫,它更多的是用科技手段来赋能我们的行政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只有在中国我们才看到这样的有机结合。”马健说,从生物医药研发角度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在生物学研究、药物发现等走在前面的,但是对于疫情,他们并没有充分地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和行政管理的力量。

疫情爆发后,马健组织的研发小组针对Remdesivir(GS-5734)等高关注度药物完成活性重点分析,并继续完成病毒Spike蛋白的丙氨酸扫描,综合评估预测病毒变异对其传染性、致病性的影响。团队也已经将阶段性研究成果与计算数据与同行共享,希望为加快找到有效药物的进程,为疫苗研发与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与研究基矗

同时,他们与广东众生药业合作,加速氯喹的研发进程。公司也在积极与武汉的实验科研组建立细胞层面试验数据的信息通路,同时寻找合作进行动物实验,用于进一步确认小分子单药和联合用药治疗效果。

【撰文】见习记者金永胜

【统筹】张玮

【作者】 金永胜;朱洪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赞助本站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