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外卖、打网约车、骑共享单车、在线订票......这些由数字驱动的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占我国GDP比重已近4成,对GDP贡献率近7成。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与近年来我国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的数字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在此背景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主办的中国城市数字经济论坛召开,一场主题为“数字生活新服务 人民生活新享受”平行论坛上,携程、饿了么、得物在线新经济平台负责人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企业遇到的难题,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疫情发生后,携程经历了创立2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退单高峰。” 携程副总裁孙天旭表示,公司几万名员工在十天时间内处理完数百万份订单,由于春节期间不能外出旅行,今年第一季度公司亏损12个亿,大多用来赔付原本准备旅游而不得的出行人;第二季度逐渐复苏,到了第三季度,随着国内旅游逐渐恢复,今年第一次取得盈利的成绩。
孙天旭说,为了能够快速复苏,携程开启直播模式。截至目前,今年携程已经做了100多场直播,创造了接近25亿元的销售额。以前人们认为携程是一个交易型平台,但今年人们不能出国,旅游需求切换到国内,因此需要更多旅游灵感。携程迅速转型,推出各种优惠、提供从行中到行前的多样服务,用户在旅游方面组合消费意愿提高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比如,原来人们只是在平台上订一个酒店房间,但今年同步在线推出套餐的酒店增长超过两位数,这是因为休闲旅游的需求在不断丰富,住酒店不仅仅是睡一晚,还更希望体验酒店所提供的配套服务。“在线旅游方面的数字化转变,能够给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更好服务。”
除了“出行”,“外卖”也是数字生活不可或缺的环节。从最早的商业形态以场为中心,到了电商时代以货为中心,本地生活是以人为中心,划出3-5公里完美的生活圈,覆盖身边所有的吃住游等等,又有很好的配送体系满足大家对于消费餐饮、消费万物的需求。对此,饿了么副总裁蔺珉表示,在疫情期间,许多餐饮商家的外卖订单量占到总营收比例60%。而为了实现无接触配送,饿了么不断铺设智能取餐柜方便用户,对于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来说,在疫情的催化下,数字化的进程大大提速了。
当各大平台在吃喝玩乐等领域竞争时,也有一些“玩家”另辟蹊径发掘机会。同样成长于上海的得物 App,以“ 90后”用户为主。得物App创始人兼CEO杨冰在论坛上表示,在这几年对数字经济的探索中,他发现年轻用户更需要数字平台表达自我、更愿意通过互联网进行消费选择、与同好分享消费体验。
“拥抱年轻人就是拥抱未来,在线新经济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杨冰看来,数字经济、数字新消费有利于更精准匹配供给和需求双方,达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区别于传统电商模式,得物APP还增加鉴别真假与查验瑕疵的服务。“当我们买一件认为比较重要的商品时,通常会找一个懂行的朋友一起去了解,这是延续了很多年的行为。而在线上消费场景下,一开始没有其他公司提供这样的服务,于是我们把‘懂行的朋友’变成了查验真假的专业服务研究人员。”得物App聚集一批鉴别师,除了坚守底线辨别商品伪和劣之外,还特别注重用户体验,基于平台数据信息的分析提供很多延展服务。
论坛上还涉及一个热点话题:当互联网平台经营者掌握海量用户数据后,形成越来越精准的“用户画像”,并借此进行差异化定价策略相同的商品或服务,平台对“熟客”索价高于“生客”,此举被称作“大数据杀熟”。如何看待大数据杀熟?蔺珉认为,要区分是营销活动,还是专门做大数据杀熟。某些拉新的营销活动,确实给平台的老用户造成困扰,这个可能是行业面临的问题。她说:“此前平台做拉新活动,没有考虑到大家会理解成大数据杀熟,接下来需要探索什么样的营销活动既能获得新客户的信任,同时让老客户感受也非常好。”
对此,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惠志斌表示,追求个性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是中国未来整个数字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这也能推动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正是基于此判断,惠志斌也在现场给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提出建议,应该更好地面向用户与消费者,做好产品与服务。在他看来,当明确做好产品与服务时,技术层面反而是辅助与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