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媒体 / Alter
全球知名咨询机构IDC在刚刚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云服务市场研究报告》中,向外界披露了三个核心信息:
1、百度智能云以27.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也是百度智能云连续三次在AI Cloud市场中排名第一;
2、百度智能云、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组成的头部梯队,拿走了AI Cloud市场超过90%的市场份额;
3、2020年上半年AI Cloud的市场规模为10.94亿元,较于2019年11.6亿元,正在以近100%的速度增长。
按照一般的市场规律,每当行业中的巨头们“统一行动”的时候,往往预示着新的拐点已经出现。透过AI Cloud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凶猛的市场增速来看,在云计算的赛场上,AI能力已经是下一赛段的胜负手。
01 告别割裂,云智一体
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融合,早已是不可逆的趋势。
早在2016年的时候,市场调研机构埃森哲就曾在一份人工智能报告中,将AI技术理解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要素,指出AI技术可以通过智能自动化提升生产者能力和效率,并促进各行各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另一家市场调研机构Tratica也在同一时间预测,2016年到2025年的十年中,关于AI的直接和间接应用将迎来大爆发,整个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从14亿美元增长到598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52%。
彼时正值云计算市场激战最酣的时刻,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大户和传统IT巨头都在凭借过往的经验进场 ,“水煤电”的比喻逐渐深入人心,可等待云计算市场的却是一次次疯狂的价格战,俨然成了一场比拼资源和成本的野蛮战争。结果是残酷的,美团云对外运营59个月后,以停止服务的形式退场;网易云适时更名为“网易数帆”,转型为基础软件提供商;苏宁云等一大批不知名玩家,也纷纷开始败退……
云计算最终成为一场巨人的游戏,但巨人们并不想持续没有门槛的竞争。人工智能浪潮的崛起,为云计算市场制造了新的变局:相比于兜售存储、计算、CDN等资源型服务,人工智能让云计算可以进一步解决场景化的问题。于是巨头们相继开始加速云计算和AI的融合,将人工智能作为新的赛点。
百度智能云最早提出了ABC三位一体的策略,并在一次次组织架构调整后确定了云和AI融合的战略;阿里云在2018年的云栖大会上确定了云计算+IoT+人工智能的方向,寄希望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来拓展业务边界;华为云提出了“普惠AI”的概念,以云服务的形式输出图像识别、视频分析等服务;腾讯云也推出了AI即服务的产品。
只是人工智能的落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早期的云和AI是相互独立的,客户想要将AI应用落地,需要先收集和准备数据,对数据进行标注,然后是数据处理并选择对应的算法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后,再设法应用到实际的场景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在考验企业的耐心和技术实力,也导致AI的逻辑偏向于项目制的定制化服务。
如何进一步降低AI落地的门槛,加速云计算和AI的融合,百度智能云给出的回答是:以云计算为载体提供云智一体的服务。
02 从定制化,到体系化
至于百度的思路是否正确,市场早已验证了一切。
除了市场份额上的差异,IDC还在报告中对比了不同云厂商在人体识别、图像视频、NLP等细分领域的能力,其中百度智能云在这些细分领域的开放API数量、离线SDK、用户认知度等维度上均领先于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厂商。
不久前的2020百度云智峰会上,百度智能云官方也向外界展示了一组数据:百度智能云AI Cloud的活跃客户数同比去年增长了65%;百度智能云对外开放的AI能力已经有270多项,服务了260多万开发者,日均调用量超过1万亿次。
之所以在AI Cloud赛道上拥有碾压级的优势,与百度本身在AI领域的厚积薄发不无关系,同时也离不开百度智能云敏锐的洞察力:当人工智能被越来越多人视为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引擎时,意味着企业级客户对云计算的需求正进一步聚焦,从过去为了上云而上云,过渡到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深度融合的架构体系,改变人工智能现有的交付方式。
与之对应的一幕:在8月份举办的ABC SUMMIT 2020百度智能云智能计算峰会上,百度智能云奉献了一场以“智能计算”为主题的技术盛会,新一代云基础架构“太行”、云原生数据库产品“盖亚”等新技术集中亮相,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百度智能云将云能力和AI能力深度融合的AI-Native架构。
全新的AI-Native架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数据中心、AI芯片、AI计算集群、高速互联网等组成的云基础平台层;二是飞桨平台、数据智能平台、云原生平台、云边端一体平台提供全栈技术的工程开发平台,和视频云、区块链、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办公等场景应用解决方案组成的应用开发平台;三是包含互联网架构、数据智能、模型工厂的智能化实践方法论。
打一个比方的话:传统的云计算是服务于“计算”的,百度智能云通过系统架构上的调整,将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进行了体系化的融合,进一步向“为AI而生”的智能计算迈进,等于说打通了云智一体的“任督二脉”。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头雁”,百度深知当前AI Cloud还处于早期阶段,应用场景大多始于线下的定制化。尽管 AI落地的庞大市场空间不可小觑,但前提是找到AI快速落地的战略,并将战略付诸于行动。
03 百度善谋,布局有道
百度智能云的知行合一,其实也是在顺应潮水的方向。
云计算一直被视为一场马拉松式的竞争,但绝不是不顾方向地蒙眼狂奔,而是需要结合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节奏。就像在AI落地的需求渐渐显现后,百度智能云、阿里云、腾讯云等均有所洞察,一些表现迟钝的玩家大概率将被市场所淘汰。
所不同的是,百度智能云还有另一重先天优势。
云计算的比拼从来都不是纯粹的技术战,战略高度、反应能力、市场策略、协同能力等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不只是飞桨、百度大脑、AI-Native等帮助百度智能云收割市场的“奇兵”,云和AI在组织架构上的无缝衔接,让百度智能云在战略上可以审时度势,并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比如百度智能云洞察到了产业智能化的急迫性,迅速提出了“以云计算为基础,以AI为抓手,聚焦重要赛道”的新战略;立足产业升级的“十四五”规划出台后,百度智能云将“壮智凌云”作为2020百度云智峰会的关键词,并推出了迎合市场趋势的云智新生态计划,以扶植1万家合作伙伴的形式加速AI走进生活生产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是IDC等权威机构的背书,还是百度智能云本身的战略协同,都预示着百度智能云正在借助AI Cloud的赛道上演一场加速超车的布局。
可以给出的解释是,企业上云已经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即从最初为了节省成本上云,到思考数据上云的安全性,再到对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的“纠结”,现阶段的核心命题在于:上云可以带来哪些能力上的提升?也就意味着,AI正在从云厂商的差异化优势,逐渐转变为吸引客户的必备能力。
何况百度智能云的云智一体布局,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在金融领域,百度智能云与浦发银行打造的首个金融数字人,帮助企业大幅提升了在金融创新、客服交互方面的能力;在保险行业,百度智能云与中国太保产险联合打造的车辆智能定损产品“太AI”,可以精准识别32个车辆主要部位,损伤识别准确率超过90%,客户理赔时间被压缩到分钟级;在健康领域,百度AI探索出了糖尿病医防融合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糖尿病诊疗的规范化水平......
正如百度CTO王海峰多次提到的观点:“驱动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在百度智能云的战略构想中,云智一体的融合能力正是让AI作为一种通用能力走进千行百业的基石,也是百度智能云战略能力的来源。
04 写在最后
随着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同这样一种观点:AI就是继蒸汽、电力、信息技术后,触发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通用技术。
先于行业给出洞察,并且在战略上率先布局的百度,则悄然开启了新的征程:
当AI能力已经是企业上云的首选,不断被各行各业的案例反复验证的时候,百度智能云已经在云智一体的模式下开足了马力,一面将百度的AI能力作为差异化竞争力不断开拓市场,在云计算的新赛段中占据了领先地位;一面诠释了云和AI天然的伙伴关系,正在一个又一个行业中触发生产力智能化变革的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