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曾在2016年说:“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
中国目前有33个人工智能学院,按照每年培养1万应届毕业生计算,还要500年才能填补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
十一年前,股市猛涨,许多家长后悔没让孩子早点学金融炒股票;
九年前,房地产市场火爆,许多家长后悔没让孩子早点学建筑;
前几年,互联网行业异军突起,家长们后悔没让孩子早点选计算机专业;
现在,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不能再错过这次浪潮了。
说到这里,正好说说微软工程师李劲的故事。
李劲
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开始逐步向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知识。
1982 年,上海市教育局从每个区挑选了 8 名小学生和 8 名中学生,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计算机培训,从而试验一下儿童对计算机教育的适应程度。在一些老师的指导下,这些少年接受了中国最早期的计算机教育。
11 岁的李劲是其中一名学生。他是上海少年宫有名的电脑迷。在当时,电脑还是用金星彩电做显示器,分辨率很低,不过李劲乐于“无需花钱,只需动脑子就实现自己的想法”。他在 12 岁那一年编出了第一个程序。那是一个高射炮打飞机的游戏,大约 100 行代码。
参加这次培训的三个月后,上海市进行了第一次计算机编程竞赛,李劲是第一名,他在当时打印了一条 Sin 曲线。
2年后,1984年1月,上海举办十年科技成果展,集中体现全上海电子技术近 10年的发展。有关计算机成果的展台有两个,其中包括一些儿童做的计算机程序的演示,李劲作为代表专为大会做一些演示工作。
2 月 16 日,一位老人参观了展览,特地在李劲操作的电脑前停留了 6 分钟。李劲给他们演示了一些计算机动画小程序和一个下棋的游戏。
这位老人对李劲赞赏有加,看完他的表演,站起来和李劲握手,问他几岁,李劲答13 岁。老人摸着李劲的头说:“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这位老人就是邓小平,这句“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在当时得到了广泛传播,也极大地推动了全国性的电脑学习热潮。
这股风潮随后迅速吹向全国,即使是偏远的小城,少年宫内也出现了许多在电脑桌前运指如飞的少年身影,这一批人大多是70后、80后,是后来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中坚力量。所以今天我们所说的少儿编程热潮,早在 30 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萌芽了。
1984 年中国举办了第一届青少年程序设计竞赛。同年,计算机课程首次进入上海的高中课堂,翌年成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
1989 年,中国青少年计算机编程竞赛团队参加了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青少年程序设计竞赛正式更名为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标志着中国青少年正式与世界先进的青少儿编程教育接轨。
当年被邓小平“摸头杀”的李劲,也一直保持着对计算机编程的热情。16 岁时凭借计算机特长破格被清华大学录取,两年就读完了五年的本科课程, 23 岁时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计算机博士,在中国的图形图像编码领域有很大的学术成就。目前在微软研究院担任研究员。
微软研究院部分合影。第二排左三是李劲
这一代青少年,是直接在互联网世界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被称为“数字原住民”。这些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就知道手机和平板上可以看小猪佩奇,点开某个 App 里面的小动物可以说话。他们熟练地使用电脑或手机浏览网页、玩游戏、看视频,但并不知道如何利用他们手中的工具去创造东西,这是非常可惜的。
正如乔布斯所说,每个人都应该花至少1年时间学习编程,因为编程会教你如何思考。
当新一代年轻人已经成长,新一批少年儿童也开始迈入编程课堂时,中国的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传承的时节,希望李劲的故事可以启迪当前的青少年,为未来投身AI、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撒下希望的种子。
【乐睿童少儿编程】
乐睿童少儿编程是以STEAM教育理念为核心,根据PBL学习方法,为3-12岁儿童提供专业又有趣的编程思维课程。课程采用智能积木教具和配套教材,采取联动方式进行教学,寓教于乐。从生活经验出发,用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创意,从而培养儿童的计算机思维能力。
瑞丰文创乐睿童少儿教育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全球优质的教育产品,致力于为中国3-12岁的孩子量身设计“阶梯式”教育培训方案,内容包括少儿编程、悦读小剧尝托班等形式,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以善为根,带给中国孩子快乐的童年,睿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