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为别的号的供稿,有些话不太合适,首发于此。
中国湖北武汉在位于汉口中山公园对面的武展中心里,近年来由于武汉几个新建大型场馆的启用而变得渐渐人迹稀梳,却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里排起了长队。
由来自全球各个领域的专家与从业者在这里排队、签到、入场,和一个充满疑问而又期待的心情想要了解行业最前沿的人们聚此究竟是为了什么?
据武汉一位官员同时也是这一天的策划者之一透露,这场活动已经预热了近一年了。
它的组织者跟所有武汉人一样,总觉得这座城市还有股没使上的劲,和不知从哪儿来的对未来无论是自己还是这座城市的期待。
因而在12月武汉这个最困难的年份的结尾,他们相约在这里商讨,希望能弥补这种不易察觉的失落。
虽对大多非从业者来说,区块链并不是一个那么熟悉的概念,但这样一场活动还是得到了武汉官方的支持。
据我了解,武汉在区块链行业中,无论是企业的数量还是规模,都称不上靠前,甚至是有些落后。
而就在这个12月里,先是蚂蚁集团开了一场关于区块链的英雄城市峰会,后是行业媒体巴比特在武展中心开了一场世界区块链大会。
这不禁让人疑问,区块链跟武汉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它接连来到武汉?
一
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当天就问了活动的筹办者巴比特的CEO王雷。他回答了三点:
1、武汉官方对于区块链的研究、理解与支持。
2、武汉是全国的科教重镇,有人才优势。而这个行业恰好极度缺人。
3、武汉有较强的工业基矗而这个行业势必要与工业结合。
1、3好理解,2却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
“抢人大战”在近年来的中国并不少见,运气好的时候,还能闻到各城市之间的火药味。而作为在全国拥有79所大学、每年在校大学生130万、数量排名世界第一的武汉,更是这其中最为迫切的角色。
但让人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座人才储备量世界排名第一的城市,却在前些年,排到了人才净流出的第一。
据蚂蚁金服在2015年的一项报告显示,前五大热门的跨省就业迁移路线分别是武汉到深圳(第一),武汉到北京(第二),长沙到深圳(第三),武汉到广州(第四),哈尔滨到北京(第五)。
在前五名中,武汉不但排到了第一,更是出现了三次,且均是人才流出方。
而据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2017年的数据显示,在武汉高校毕业生中,每年有99%的博士、96%的硕士和89%的本科生流向市属以外的单位。
这也就导致了,在2017年武汉疾呼,“5年内留住100万大学生”。
近年来,由于武汉人才政策的不断推进,情况得到了一些好转。且在经历疫情后,因为情感的因素,也会让不少人回到武汉。
但回到理性,武汉的薪资水平与可选择的企业及行业生态,无论有多么诱人的条件、多么充沛的情感,武汉可能仍不是某些行业人才的第一选择。
只是作为城市而言,亦不能面面俱到。既是互联网之城,又是光电子之城,亦或是汽车之城、钢铁之城、制造业之城,总得有自己的特色,总得有几个产业、行业以及就业的优势。
那么这个特色与优势的方向在哪?这需要武汉官方的考虑与权衡。但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至少有一个策略可以明晰的是:固有的存量优势自然可以保持,但若想要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无疑是在能够带来增量的新的方向里。
新的方向是什么?在12月的这两场活动之前,武汉出台了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八条政策,并在筹建武汉区块链产业示范区、产业基地和相关研究院,加上这两场合称的“区块链周”,“武汉欲打造区块链产业之城”的话呼之欲出。
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区块链行业,仅中国的人才缺口就在75万以上,全球则高达500万。处以一个极度缺乏人才的境地。换句话说,区块链缺人,而作为全国科教重镇,区块链亦缺武汉。
虽然这个数字和每年百万大学生相比,并不能完全解决武汉人才流出的问题,但作为一个新的增量方向而言,它或有可期许的前景。
二
谈及前景,可能不得不提武汉乃至中国正站在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而这个转折点,就是数字经济的演变。
近两年来,区块链行业中最为人瞩目的话题无疑是Facebook即将发行的数字货币Lipa。但或许需要注意的一点是,Lipa可以无缝对接全球超过20亿的用户,一旦发行成功,它将能迅速发展成全球性的数字货币,甚至将超越国家货币主权。而它的依托,是美元。
换句话说,它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美国继续推进美元霸权的工具。
但就如近两年的中美关系,摩擦不断。数字货币在数字经济的竞争中,本就是核心地带。
数字货币因其特性,既可以在本国进行支付和跨境支付,亦可以在其他国家进行支付和跨境支付。但问题是,对于被他国数字货币替代的国家,自己的主权货币无疑将面临威胁。
而货币政策,又是一国调控本国经济的主要手段。那么当自己的主权货币受到威胁时,自己的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时的传导效应,则无疑将会减弱。
那么,当Lipa成为全球主要数字货币时,加之中美关系的恶化,货币政策的失灵,我国该如何保证自己的经济不受影响呢?
所以在去年,领导人指出,“要将区块链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如果说过去十年,我国处在一个数字经济引领下的生活模式和商业模式逐步转变的过程,那么在以武汉为代表的新冠疫情期间,这种全社会的生活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变,更可以称为一个受迫式的激变。
中国古人讲,不破不立。尽管这是一场灾难,但在数字经济的范畴内,武汉反而是成为了那个最早动身的角色。
比如,让作为武汉人的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疫情期间的湖北健康码,正是由一家武汉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在极短的时间内所开发出来。而这都是此前不曾会见过的情况。
尽管,它有些隐私方面的问题依旧无法回避。
三
当然,武汉也并不是一直以来动作都如此之快。
比如,在城市治理水平上,武汉的治理能力问题就曾在疫情初期被大量暴露。食材紧缺,医疗挤兑,赶鸭子上架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的上级任务、以及禁足愤懑的居民所联系形成的各种矛盾,就曾让武汉的城市治理能力被大为诟玻
当然,后来的武汉紧追直上,甚至在医疗防疫这个范畴内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的标杆,一度也被人们称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
但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
一句特俗的话是,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每天都在爆炸的时代。而如何利用好这些信息,利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这在近年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
而在这些新的数字技术中,区块链因其自身的特性,成为了数字化治理中一个重要的基矗
比如,由于能构建透明可信任的场景,便可以打通不同行业、区域监管机构的信息壁垒,优化办事的流程与效率。
还比如,由于拥有电子存证的特性,能够为法治层面解决电子数据的“取证难、示证难、认证难、存证难”等问题,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等等。
区块链作为数字化治理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却在近段时间内频繁来到了武汉这个曾最受全球关注治理水平的城市。像命运一般,让人哑然。
所以我有时候觉得,区块链作为一项新的数字技术,自然可以为许多行业赋能、为许多领域带来新的机会、也为许多城市带来更多的增长点。但作为一个武汉人而言,我更觉得,这似乎是这座城市发誓要提升治理能力的决心。
首发于人民不需要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