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显示,脑卒中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首位原因,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人数有196万之多。其中,除了致死及严重案例,很多脑卒中发病患者救治及时,因而在病后仍能逐步康复。
然而现状是后期康复过程耗时较长。目前,脑卒中病人发病医治后,在后期他们需要耗费海量时间进行康复训练,通过行走等运动,修复神经中枢损伤、重塑神经控制功能。
在康复流程中,行业现有主要方案是利用传统的重型动力外骨骼进行相关的辅助训练。然而该设备却存在较多痛点。据英汉思调查,传统动力外骨骼售价普遍在100万以上,只有大型医院的康复科才有财力采购使用。此外,传统动力外骨骼体积庞大、十分笨重,不便于患者在康复科以外的场景下穿戴行走。
为此,英汉思机器人CEO朱瀚琦将美国多年研究应用于业界,在2018年创立了英汉思动力外骨骼机器人,打造了有别于传统方案的轻量化动力外骨骼,专注服务于脑卒中和其他各种病症影响所致的行走障碍患者。
朱瀚琦说到,除了脑卒中患者,中风、肌无力等疾病影响下的患者由于行动不便,需要家人或专人陪护,由此发生的年均花费往往在6-10万人民币区间。与此同时,在所有中风患者中,多数属于轻症,他们有一定自理能力,只是行动不便、生活品质有待提高。
此外,即使在医院康复科进行了阶段性治疗,患者仍需自己勤走动,从而进一步改善步态、刺激患者回归正常。因此,在后期康复的场景往往从医院转移到了家庭。
为了解决降低病人陪护成本、服务中轻度行走障碍患者、落实家庭场景行走辅助三个维度上的现有难题,英汉思目前主要推出了名为Movex的轻量化个人助行设备。
该产品重量仅为2.6千克,续航时间达到了5小时。应用该产品,能够有效改善行走步态,减少能量消耗,大大拓展病患的行走时间。
同时,英汉思将Movex的轻量化个人助行设备的成本降为传统外骨骼机器人的零头,售价由上百万将降至8000到数万元人民币不等,有效填补了目前传统方案只能应用于医院的缺陷。将患者的康复场景延续至家庭等场所,让他们在家也能延续康复训练,加速恢复。
据悉,该产品已经进入了国内多家医院并到了预临床阶段。据朱瀚琦介绍,截至目前,该产品在试用过程中大幅度改善了患者的步态,有效提升了他们行动自如程度,并计划在2021年对该产品将进行量产,最终使其成为消费级产品。
在硬件和技术上,英汉思核心部件主要依靠自主研发,并委托国内工厂生产。正因如此英汉思相较于国际同品类产品具有成本优势,产品性价比较高。据介绍,万元级别的售价在全球类似产品中都处于较低水平。
在核心部件中,高扭矩电机等部件由英汉思自研,因此相关核心物料成本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20%。此外,电机驱动器、编码器、电机传动等部件都由英汉思自主研发。同时,英汉思还掌握了自适应动力外骨骼助力算法,在不同的环境中,即时适应用户步态情况,从而实现柔性化、智能化的助力行走。
据悉,在2018年,朱瀚琦的研究论文曾登载至Control System Magazine杂志并在封面展示,该期刊为控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可见团队在技术上也受到了业界认可、处于领先地位。
谈及为何回到中国创业,朱瀚琦认为中国具有成熟的产业链优势,因而能将市面上动辄100万以上的产品做到万元级别。
在团队上,英汉思总员工在20人以内。英汉思CEO朱瀚琦本硕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随后在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取得博士学位。
据了解,英汉思在已获得来自XBOT PARK的种子轮基金以及清大创投的天使轮融资。接下来,英汉思将持续进行产品上市资质申请、规模化生产落地。在产品上,除了文中提及专注解决脑卒中及其他行走障碍的产品外,英汉思将持续开拓骨科相关产品,预计今年年内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