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用不了几年,无人货物运输船、无人船远程监控与岸基支持、海上智能宽带等都会出现。
第一财经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由大连海事大学申请的有关“无人驾驶货物运输船舶技术研究”项目已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准。该研究项目力争在无人船舶智能航行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业内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无人船时代的到来,将彻底改变全球海洋运输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这正是我国航运业建立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机遇。
根据任务要点,大连海事大学作为试点单位,将开展七项无人驾驶货物运输船舶的技术研究,包括无人货物运输船舶智能航行技术;无人船远程监控与岸基支持;海上智能宽带无缝通信;船舶智能运维;无人船设计与建造;无人船测试与应用;船舶人工智能理论与仿真。
任务要点明确,通过1-2年时间,依托无人船岸基支持中心及智能船舶开发与运用技术公共学科平台,建成无人船技术与系统科研平台。船舶人工智能理论、无人船核心技术等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无人船试验测试体系基本建成。
再通过3-5年时间,在智慧港口自动装卸、无人船运营监管等方面取得应用突破。在无人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重大科研项目承担能力显著提升。形成政产学研高效合作机制,无人船研究成果实现有效转化。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研究人员于家根介绍,无人驾驶船舶具有“更安全、更经济、更环保”等诸多优点。发展无人驾驶船舶与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的“清洁海洋上安全、保安和高效的航运”发展目标吻合。随着无人驾驶船舶发展的日益升温,其未来的发展水平必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航运业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
于家根介绍,目前我国无人驾驶船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研究机构和船舶所有人参与其中,主要原因是该领域对未来无人驾驶船舶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且无人驾驶船舶发展在当前很难产生较大的经济利益。
另一个原因是仍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无人驾驶船舶的核心技术繁多,其中很多为“高、精、尖”技术。如无人驾驶船舶智能避碰技术便涵盖了传感器智能识别、船舶自动化、远程智能决策优化、船舶无人驾驶系统等核心技术。但现阶段的传感器智能识别技术仍难以识别高速、小型船舶。
第一财经记者从大连海事大学了解到,今年2月,由大连海事大学牵头联合中国船级社、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共同组建的“无人船舶系统及设备关键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获得交通运输部认定,成为我国无人船舶领域首个行业重点科研平台。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除大连海事大学外,近年来,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也介入无人船的研发,试图抢占这一市常
本月初,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签订了多功能双体无人船混合动力系统供货合同。
2017年6月,无人货物运输船开发联盟在上海成立,这是国际上进行无人货物运输船研究的少数联盟组织之一,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专注于该领域的联盟。该联盟同年还推出了《无人货物运输船规范》。